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海》2017,(5)
介绍了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特点,梳理总结事故的规律及内在致因,结合当前水上安全形势,从人员因素、船舶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商渔船碰撞事故防控的对策措施,以减少商、渔船碰撞事故的发生,促进水上运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一个海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船舶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其中船舶搁浅是船舶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研究我国近10年间南海海域的船舶搁浅事故,抽取其中40起事故作为样本并提取相关信息,将船舶搁浅致因分类研究。利用贝叶斯网络的基本理论,建立起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船舶搁浅致因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对搁浅事故致因的概率分析和实际中事故发生概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船舶碰撞事故的统计表明,能见度不良时发生的碰撞事故占碰撞事故的60%以上「1」。为了找出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船舶碰撞的共因,有必要对案例进行分析。下面是一个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发生的一起船舶碰撞故障。  相似文献   

4.
文章构建了船舶事故发生模型,从分析了影响事故发生的基本因素。根据人因失效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魏茂镇 《珠江水运》2023,(18):95-97
锚泊船舶在风、流、浪等外力影响下会产生偏荡现象,船舶偏荡轻则引起船舶走锚,重则引起船舶搁浅、触礁、碰撞或翻沉等海难事故,危害性极大。本文归纳总结了单锚泊船舶的显著性特点,深入分析影响船舶在锚地偏荡的多种因素,通过研究天津港“KOTA BUDAYA”轮走锚碰撞事件,从实际案例出发,对锚泊时的偏荡特性进行深度研究,探究船舶因偏荡发生走锚后应采取的合理应对策略,切实减小船舶偏荡带来的危害,从而防止海难事故的发生,避免经济损失,保障海上人员安全,使得航运事业可以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船舶事故综合风险评估过程中风险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价影响因素繁多、评价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较强的问题,以层次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制约因素的权重值,利用模糊集理论建立各指标因素的隶属度矩阵和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在此基础上建立船舶风险控制方案效果的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普通货船碰撞事故为例,建立船舶碰撞事故层级结构,通过专家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分析专家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普通货船碰撞事故风险控制方案进行评价,算例验证该评价模型在船舶综合风险评估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天津港的一起碰撞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船舶航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船舶航行提出了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8.
狄云 《水运管理》2022,(2):26-27+31
为减少渔业船舶事故发生率,减轻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通过对渔业船舶事故致因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研究渔业船舶发生安全事故的鱼骨图模型,挖掘渔业船舶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致因,以事故案例佐证渔业船舶安全事故鱼骨图模型的实用性,有针对性地把控渔业船舶事故发生的频率,对渔业船舶安全及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减少船舶碰撞事故,本文基于国内外船舶碰撞事故以及相关数据,采用数学统计理论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并基于VTS分析系统与数理统计模型,对船舶碰撞过程中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相关计算表明,本文建立的回归模型经过误差训练后,其误差能够迅速收敛,并且达到较高的收敛精度,能够可靠地用于船舶碰撞预测研究,为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内河航运和海上航运业的迅速发展,水上交通变得愈加拥挤,船舶碰撞事故也频繁发生。船舶碰撞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统计表明,每年因船舶碰撞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海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掌舵者是船舶的操作人员,研究掌舵者行为的不确定性,并减少掌舵者误操作几率,对船舶安全、稳定、高效的航行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船舶掌舵者的不定性模型,利用GO法对掌舵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掌舵者反应时间与船舶碰撞概率的关系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