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91年至2000年10年间(“八五”及“九五”)我国轿车市场的发展及现状分析,预计2005年、2010年我国轿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846万辆、1472万辆;轿车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14万辆、197万辆。  相似文献   

2.
认真分析近邻的市场,对我们的商家也许隐现巨大商机。按世界标准,汽车业非巴基斯坦经济支柱,其千人轿车拥有量是6辆,而对应经济发达国家为400辆。1996年的汽车拥有量为190万辆,轿车占87.8万辆,到2000年,总数为221万辆,轿车占103万辆。  相似文献   

3.
1950年原西德轿车产量为21.6万辆,1970年上升为352.8万辆,其中实现了汽车和轿车的普及。1995年德国轿车保有量已达4050万辆,是世界上轿车最普乃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20年该国轿车保有量将达5000万辆,韩国汽车工业起步略晚于中国,进入80年代,产量开始迅速增长。1986年轿车开始进入家庭,1994年基本实现了轿车的普及。1995年该国汽车工业跃居世界第5位。1987年保有量可望突  相似文献   

4.
1998年世界汽车保有量近6亿辆,世界平均每7.8人一辆汽车。 如果我国的轿车保有量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约需增加1.2亿辆轿车,每年更新轿车需求在1000万辆以上(按更新率不少于  相似文献   

5.
刘雨亭 《世界汽车》2002,(1):28-28,40
伏阿斯(BA3/Vaz)汽车厂是前苏联伏尔加汽车厂的简称.该厂始建于1967年,引进意大利菲亚特产品和制造技术,按年产66万辆小型轿车规模建设,1970年4月第一个车型伏阿斯2101(仿菲亚特124)投产,当年10月达到全负荷开工,日产2230辆(年产66万辆),1981年该厂汽车产量达85万辆,其中轿车约75万辆,到1982年末已累计产出汽车800万辆,成为前苏联第一大汽车制造厂,轿车产量也居前苏联第一位,占全苏轿车产量的55%,居世界轿车厂家的第12位.伏阿斯厂的建设生产情况使当时我国汽车界耳熟能详且赞羡不已.本文介绍其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
“到21世纪我们韩国将成为世界轿车生产的领头羊,我们韩国人向来是言必行,行必果的。”这便是韩国起亚汽车集团出口部经理崔宇春最近对韩新闻界发表的谈话原文。是的,韩国的轿车工业发展从1990年起至1992年这短短的几年其动作之迅速可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1990年韩国年产汽车总量130万辆,而到了1992年情况却大变,韩国第一大汽车集团“现代”年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化进展最为深刻的德国,近几年登记注册的柴油发动机轿车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这种增加趋势还在持续.根据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德国汽车研究中心(CAR)的预测,这种对柴油发动机轿车的喜爱还会持续至2005年.在1997年德国新登记注册的轿车中,柴油发动机轿车只占14.9%,而2001年柴油发动机轿车的比率已达34.6%,也即有115万辆的新柴油轿车登记注册.据CAR估计,到2005年新登记注册的柴油发动机轿车将超过150万辆,它的占有率将增加到41%.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2003年即将过去,今年轿车销量(包括进口轿车)将超过200万辆,汽车总销量将突破400万辆,轿车产销增长明显高于2002年。今年轿车销售主要特征为众多新车型纷纷上市、众多车型屡屡降价、部分轿车KD组装、大汽车公司销售高速增长而市场份额下降等。2004年轿车销量预测为260万辆,中档或中高档轿车价格仍将下调、新车型还将不断推出,明年轿车销售形势仍为一片大好。本期刊登《向新纪录加速冲刺——11月份  相似文献   

9.
一、制订中长期汽车发展计划,形成自主开发轿车能力 韩国大宇汽车公司创建于1967年,就其生产规模及汽车产量目前为韩国的第三大汽车公司。1995年汽车产量为45.4万辆(其中轿车为44.5万辆),汽车销售量为44.6万辆(其中轿车为43.9万辆)。全年汽车出口总量为24.8万辆(其中轿车为24.7万辆),其汽车出口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53%。而现代汽车公司与起亚汽车公司的相应比例为42%和36.3%。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2002年8月,国产轿车产销又创新高,产量为98687辆,销量为103458辆,实现了自今年6月份以来的第三次飞跃。截至8月份,轿车销量累计达656486辆(不包括悦达、吉利、长丰猎豹等)今年9月起又有7种新型轿车(丰田T-1、福特爱卡、悦达千里马、南亚SIENA、Polo 1。6L、夏利2000AT)将上市,又将掀起一股购车热潮,这样今年轿车销量又可能突破100万辆。8月份表现最突出的是中高级轿车,其市场占有率达到35.04%,比去年同期增长8.19%,但中级轿车市场占有率下降到35.79%,  相似文献   

11.
双周要闻     
1995年1月21日,全国汽车工作会议在沪闭幕,会议就本世纪内的汽车工业发展作了部署。在九十年代剩下的几年将按两个阶段实施:1996年底以前为打基础、建设阶段,重点建成具有经济规模的年产15万辆以上的轿车生产基地4个,建成年产10万辆以上的轻型车生产基地3~4个。今明两年需新增投资约375亿元,以保证至1996年形成年产200万辆以上汽车的生产能力。1997年至2000年为发展阶段,重点要加大轿车生产的投入,预计这段时期将新增投资1038亿元,为这一支柱产业资金投入的重点时期。  相似文献   

12.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订汽车工业“十五”规划。 回顾历年来制订五年规划的情况,我认为务实最为重要。无论是厂家的五年规划,还是国家的五年规划,莫不如此。大家都知道,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大致在20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可能在70~80万辆之间。但当年为2000年描绘的中国汽车工业蓝图比今天我们看到的现实辉煌得多,例如轿车将达到120~150万辆。笔者对国内若干厂家在早些年作出的2000年规划还有强烈印象,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6”字头轿车的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投产的已有11家企业,总规模达到了近80万辆。销售量也从1999年的1万辆上升到2000年的4万多辆,估计2001年可达8万辆。 那么,“6”字头轿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对“7”字头轿车会产生哪些影响,它们的前途又将如何?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6”字头轿车企业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对这些业内外人士关心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6”字头轿车的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投产的已有11家企业,总规模达到了近80万辆。销售量也从1999年的1万辆上升到2000年的4万多辆,估计2001年可达8万辆。 那么,“6”字头轿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对“7”字头轿车会产生哪些影响,它们的前途又将如何?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6”字头轿车企业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对这些业内外人士关心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微型汽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年产量已从1990年的4.5万辆发展到1997年的38.24万辆,7年增长超过8.4倍。1998年微型车(含微轿车)产销总量分别是527 849和515 018,仍占汽车产销总量的24%和32.12%,展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6.
一季度国内轿车共生产57.69万辆,销售56.70万辆。综观一季度汽车市场,主要有6大特点。①单一车型月销上万辆者都是老车型 3月份月销破万辆的车型有:夏利(10302辆)、捷达(14017辆)、桑塔纳(11968辆)、桑塔纳2000、3000  相似文献   

17.
各省市自治区经贸委上报的“十五”规划中,全国规划的汽车生产能力不低于622万辆。 然而,国家经贸委正式发布的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关于2005年的汽车需求总量,低限为310万辆,高限330万辆,其中轿车的低限110万辆,高限120万辆。国家经贸委确定2005年汽车产量的总目标,取低限与高限的中间值32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产量为110万辆左右。 温故而知新。“九五”末的最后一年即2000年,我国国产汽车销售208万辆,生产206万辆,其中轿车销售与生产均在60多万辆。该年全国轿车生产能力不会低于13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也少不了300万辆。巨大的产能放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工业》2001,(1):70-70
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增长很快,2000年末已达1608.9万辆,比1990年增长191.8%,年均递增11.3%。与1990年相比,载客汽车(含轿车及客车)的保有量增长426.4%。普通载货车增长95.1%,专用载货车、专用车及特种车增长83.7%。客车增长最快。此外,私人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1990年占总保有量的14.8,2000年占38.9%。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得很快,2003年,全国共生产汽车4443686万辆,其中轿车2018875万辆,微型客车、货车生产826540万辆,居世界第四位。轿车突破200万辆,但是轿车自主品牌只有四家,其余均为洋品牌。  相似文献   

20.
机械部负责官员在1995全国汽车订货会上分析1994年我国汽车生产经营形势时说,1994年是继1990至1993年汽车生产大发展后的巩固时期。根据该年主要轿车品种的生产经营情况显示,大发展巩固时期的小轿车市场表现为以下五个特点: (一).产销量保持增长趋势,但增幅均明显小于以往几年。主要轿车品种的年产量24.76万辆。销售24.76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