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国内机车检修修制的现状入手,提出了改革机车修程修制的必要性、措施、方法及其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铁路局机车修制现状,结合铁路改革要求,提出机车修制改革的方向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机进行机车碎修的统计分析工作,不仅简化了碎修统计工作,而且为机车的修制改革积累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宋健 《中国铁路》2000,(2):16-18
针对目前严重浪费机车运用指标,机车运用效率低下的现状,提出挖潜增效、提高机车动用效率、降低铁路运输成本、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机车运用的角度出发,本着高效、低耗的原则,通过分析现行修制缺陷和太原北机务段实行状态修以来取得的成果,论述了太原机务段实行状态修的可行性,提出了全面推行状态修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机车运用效率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效益.通过建立的机车运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货运机车运用效率进行系统评价,具有一定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铁路机务系统推行机车修程修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机务段在承修机车整备和小辅修(和谐型机车C1、C2、C3修)时实施修程修制改革的实践和取得的效果,以期为相关修程修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铁路机车维修机制一直采用单一的“计划预防修”维修制度,这种维修机制不仅使机车运用效率低,而且增加了维修成本,也不利于机车可靠性的提高。分析了我国铁路机车实行“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机制的可行性,通过科学地确定检修周期、采用先进检测诊断技术、准确界定检修范围等优化了机车检修机制,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故障诊断技术是用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一项新兴综合技术,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铁道部对这项技术也十分重视,从机务系统来看,早在90年代初期就积极组织开发和推广了多项诊断技术产品,如机车柴油机压力波检测仪、要车电线路检测仪、轴承故障诊断仪等,至今很多机务段和机车厂都已配备了多种检测、诊断仪器,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机车故障诊断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项技术在机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减少了机破、临修,有效地保证了行车安全,同时减少了不断要的拆卸检修,降低了维修费用,提高了效率,促进了修制改革。随着列车的不断提速,机车负荷不断增大,工作条件更加恶劣,故障率增加,因此要保证机车的安全性,还应继续加强机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尤其是机车轴承诊断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保证行车安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机车检修综合管理系统是铁路机务信息化的段级应用子系统,该系统是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深入推进和谐机车修程修制改革"、"和谐机车C4及以下修程设备配置的指导意见"、结合机务信息化向"数字机务、智慧机务"建设的既定目标等要求进行开发,实现机务段机车检修各修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及网络化管理,使检修人员从人工纸质转化为数字化自动采集和管理。从而提升了检修车间机车检修的作业效率,保证了机车检修的质量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结合当前开展的机车修制改革工作,分析了机车检修数据统计分析的现状,提出了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统计和分析机车检修数据,判断机车各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周期,为保证机车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修程和周期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机车修制改革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单一地由走行公里或运用时间来确定机车检修周期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机车当量公里的概念,并建立机车当量公里的数学模型,将机车运行过程中的公里量、负荷量和时间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确定机车检修周期的新标准,阐述了机车当量公里是机车修制改革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进行,修制改革势在必行,现代化的预知状态修将逐渐取代过去的事后维修和计划预防修。预知状态修利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对机车状态进行检测,掌握机车各部状态,把握其发展趋势,对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故障进行分析判断,不仅能够指导故障检修的实施,及时处理故障,减少机车维修停时,还能对故障进行诊断预报,减少机车事故的发生,避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列车提速等给机车质量带来的新问题,分析了现行机车检修修制的不舍理性;提出了对机车小、辅修制度改革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机车牵引定数的增加和机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机车部件特别是机车走行部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针对沈阳铁路局重载提速和修制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从机务现阶段的探伤管理水平和以往经验教训角度出发,着手对有关机车大部件运用质量和探伤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目前探伤工作的成绩,指出现存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旨在科学运用探伤管理手段,确保机车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结合大秦线重载运输特点,通过对大秦线的运输组织、机车运用、机车整备、机车修制、人员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优化大秦线机车交路的现实意义以及近年来优化机车交路所取得的成效。针对当前大秦线增运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制约条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机车交路以有效缓解运输增量与设备、人员使用的矛盾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太原机务段实际,分析在新形势下机车修程修制面临的问题,优化机车修程修制改革方案,制定了相应的落实措施,实现"强基达标、提质增效、节支降耗、改革创新"的工作目标,为运输生产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机车的使用因包含检修、保养、运用操作和运输调度。除组织运输是受路局、分局调度水平及线路通过能力等因素影响外,机车的检修、保养、运用操作水平则反映了机车的使用效率。使用效率包含柴油机的热功效率,主发电机效率、转换装置效率、牵引电机效率、机械部分效率及机车有效能的利用率等。机车的柴油机热功效率、主发电机效率、转换装置效率、牵引电机效率及机械部分效率反映了机车的检修、保养水平,而机车有效能的利用率则反映了机车操纵者的水平。机车的检修、保养、运用操作很难单独评价及量化,但如果通过机车使用效率的量化计算能正确反映机车的检修、保养、运用操作水平直至组织运输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秦线重载列车机车交路优化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大秦线重载列车运输的特点,通过对大秦线的运输组织、机车运用、机车整备、机车修制、人员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述了优化大秦线机车交路的现实意义以及近年来优化机车交路所取得的成效.并就当前大秦线增运方案实施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条件,如何通过进一步优化机车交路以有效缓解运输增量与设备、人员使用的矛盾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厂矿企业机车运用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各企业机车使用需要根据运输量、资金投入、利润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不同运维模式以降低机车成本。厂矿企业机车运维模式主要包括自购自修模式、自购委外修模式及租赁模式。通过对不同运维模式下厂矿企业机车成本构成分析,提出自购自修模式、自购委外修模式及租赁模式下的机车成本计算。以某新建煤矿为例,分别对自购自修模式、自购委外修模式及租赁模式下机车成本方案进行设计。经过分析比较,得出当机车数量小于12时,应选择租赁模式;当机车数量大于等于12时,应选择自购自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