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R410标风井基坑降水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虹梅路站~桂林路站区间隧道中间风井基坑开挖施工顺利进行,须降低承压含水层水头。介绍、分析降水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的降水方案,通过精心施工,控制了基坑围护体的水平位移、基坑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和地下管线的下沉。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铁7号线浦江站—耀华站中间风道基坑工程位于地铁区间隧道的上方,坑底距隧道顶的最小距离为9 m。基坑开挖对该地铁区间隧道上浮影响的分析与计算成为该工程的关键,为此建立了该基坑工程的数值分析模型,对实际施工工况进行模拟,动态地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开挖卸荷对地铁区间隧道上浮的影响,并对不同级别和不同施工步加载处理下隧道上浮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堆载大小与地铁区间隧道上浮成线性关系,最佳堆载大小为120~160 kN/m~2,施做两道支撑之间堆载整体上浮最小,故为最佳堆载时机。  相似文献   

3.
结合宁波轨道交通一号线西门口站软土地铁深基坑工程设计,文章运用PLAXIS和FLAC3D建立二维及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基坑开挖地表沉降分析.依据计算模拟结果和以往的监测经验,提出了坑底加同的有效措施和基坑施工的沉降预警值.其研究成果可供其它复杂地质条件下对变形要求较高的基坑加固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坑开挖对下方已建隧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坑底土体回弹引起已建隧道的上抬变形。从基坑开挖时空效应的角度看,坑底土体回弹变形量与坑底土体的卸荷应力水平以及坑底土体卸荷暴露的时间密切相关。控制基坑开挖对下方已建隧道的影响,可综合采用大坑变小坑、分区块开挖、坑底及时压重加载、隧道周围土体加固与设桩以及信息化施工等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柳汀街站附属结构紧邻历史建筑老城隍庙施工,最小间距仅4.3m,基坑内存在着大量的障碍物。施工时遵循"化整为零"的原则,将原定的地连墙围护改为咬合桩围护,将大基坑分成4个小基坑分阶段施工,并针对性地优化了支撑体系以及坑底加固方案。施工过程中,老城隍庙的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世博会世博轴1标基坑工程中,为控制世博轴轴I标工程逆作法施工时的中板标高,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回弹规律;以离心模型试验为基础,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和立柱桩回弹规律;通过现场监测,得到了结构浇筑引起的模板沉降量值。结合以上各因素,最终确定中板的预留拱度为10~15mm,在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溧阳路站南端头井深基坑开挖承压水处理的工程实例,研究分析了水平隔断承压水的作用与优势。通过分析比较,采用了在基坑底部进行水平封堵承压水的技术方案,有效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了轨道交通4号线区间的运行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渗流与蠕变的相互耦合作用对软土基坑开挖的影响,文章以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站基坑工程为背景,基于FLAC~(3D)中的渗流和蠕变分析模式,对不同计算条件下软土基坑的桩后水压力、桩位移、地表沉降以及坑底隆起等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渗流和蠕变作用均会对基坑开挖变形产生较大影响,只有综合考虑这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才能保证基坑开挖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合;(2)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两侧桩最大位移值和位置都与开挖时间呈指数衰减关系,而基坑两侧地表最大沉降除会在每次降水过程中急速增大外,其余时段则与开挖时间保持相对缓慢的线性增长关系;(3)随着潜水水位埋深的增加,基坑两侧地表最大沉降和桩体最大位移都将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9.
轻型井点降水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下水排水方法,由于其具有工艺简单、经济效益较显著的特点,近几年逐渐被推广应用。该方法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利用抽水设备进行抽水,促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同时能保持在开挖过程中基坑始终  相似文献   

10.
文章考虑基坑坑底和侧壁的开挖卸荷应力以及坑底围护结构的遮拦效应,基于Mindlin位移解公式,提出了一种半解析半经验解方法,推导得到了基坑开挖引起邻近既有隧道位移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基坑尺寸、与隧道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及加固控制措施对既有地铁隧道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的水平和竖向位移随着隧道埋深的加大而有所增加;随着基坑与隧道净距的减小,隧道位移则明显增大;基坑开挖长度的增加对隧道位移影响较小,而基坑开挖宽度和开挖深度会对隧道位移产生明显影响;该方法可以考虑加固控制措施的效果,随着基坑围护结构应力损失率的减小,隧道最大水平位移呈线性减小,但隧道竖向位移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在旋喷桩中置入型材以提高旋喷桩的抗弯刚度,达到防水和支护的效果,对于解决基坑支护桩施工时场地狭小、上空界限不足是一种有效办法。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应用FLAC-3D对旋喷桩中置入双排钢管的形式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基坑土体水平位移情况,并通过加固方式的模拟,发现加固坑底土体比加固基坑两侧土体对基坑水平位移抑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地下工程深基坑施工中,为降低环境风险,应在保护建筑附近布设回灌井,实施人工地下水回灌,从而达到控制保护区地面沉降的目的。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汉中路站基坑工程,介绍了在金峰大厦周边布设回灌井进行回灌的保护措施;通过抗承压稳定性验算,确定了不同开挖深度下的承压水水位控制要求;验证了回灌对控制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南京软土地区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性状,文章通过对南京超长超深异形基坑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原因。结果表明:基坑地连墙的侧向位移均呈向坑内的凸鼓型,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在控制地连墙变形上的差异不大;地连墙侧向位移最大值在开挖深度的1%以下,最大位移发生的位置一般位于开挖点以下4 m至开挖点附近;无量纲化的地连墙的最大侧移随墙底以上软土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无量纲化的地连墙最大侧移的深度位置随着墙底以上软土层厚度的增大而略微上移;基坑坑底抗隆起系数相较其它基坑数据更高,地连墙的最大侧移也更小;地连墙插入比、水平支撑间距与地连墙变形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紧邻既有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开挖过程中土体卸载引起既有车站变形的风险。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12标民生路站—昌邑路站区间下穿运营中的轨道交通6号线民生路站,介绍了工程紧紧围绕承压水治理、基坑开挖、监测三个方面开展的工作,分析了超深基坑承压水控制、超小型基坑开挖施工技术以及紧邻既有运营地下车站开挖基坑沉降保护控制措施。该工程做法可为类似基坑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大量的土工室内试验数据,对土体回弹模量两种试验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结合相关工程基坑坑底隆起量的估算与实测数据的对比,提出了室内土体回弹模量试验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地铁环线Kent Ridge站围护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条件和围护结构设计报告,讨论新加坡地铁环线Kent Ridge站的设计方法和原则。介绍岩土工程专用分析软件PLAXIS的特点及其在基坑开挖施工模拟中的应用,并在新加坡尼诰大道基坑坍塌事故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分析地下工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岩土参数的取用是地下工程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苏州某地铁换乘站坑中坑基坑为基本模型,采用土体卸载条件下的HS有限元模型,系统研究了外墙插入比对坑中坑基坑支护结构和基坑土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墙插入比增加,外墙墙身最大侧移减小,但均在30~35 mm范围内,墙脚侧向变形以线性规律增加明显;内墙顶端侧向变形以线性规律增加显著,而墙身侧向变形最值增加不明显,墙体底端无明显改变;内坑坑底隆起超过90 mm,受外墙插入比影响甚微;外坑坑底隆起超过70 mm,隆起量受外墙插入比的影响随着距离外墙减小而增加;外坑坑背土体沉降显著,距外墙14 m范围内沉降随外墙插入比增加而减小,外墙插入比为0.25时沉降量最大,14 m范围外则出现相反趋势。鉴于此,在确保坑中坑安全和环境影响前提下,确定合理的外墙插入比对坑中坑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现有研究缺乏考虑多个深基坑的流固耦合作用的现实情况,以深圳地铁5号线前海湾站为背景,对软土地层下的"群坑"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潜水水位越高"群坑"变形越大,且地表沉降最大值和坑底隆起最大值都与潜水水位呈指数关系,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与潜水水位呈线性关系;(2)已有车站的存在对新建基坑靠近车站一侧的土体有"加固"的作用,会减小基坑靠近车站一侧土体的变形,但是会增大另一侧土体的变形;(3)考虑"群坑"流固耦合作用的数值分析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某地区基坑开挖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坑开挖对坑底隆起的影响,并研究了基坑开挖中支护结构的变形以及基坑开挖对临近路面沉降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基坑底部隆起的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值误差在8%~15%范围内,由于工程建设过程的复杂性,这种误差被认为是合理的;初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开挖围护桩的最大水平位移分别发生在0、-3m和-6m左右深度处,数值模拟得到的最大水平位移值比现场监测值略大,但相差不超过20%,被认为是合理的,同时数值模拟也可以较好地反映整个围护结构在施工中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相比于混凝土路面,基坑开挖对沥青路面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地铁深基坑地基土抗隆起稳定性计算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定滑动力矩从基坑底面水平线向上起算,根据本刊1989年第2期“软土地基中地下墙深基坑坑底稳定计算的讨论”一文中分层计算土体抗滑力矩的普遍公式,推导了均质土体绕最下层支撑点旋转的抗滑力矩公式,并计算了数字例题,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