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红春  侯建军 《公路》2007,(8):184-186
路基沉降观测一般采用埋设沉降板或沉降桩的方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不精确,测量结果误差大且影响施工。PVC管沉降观测仪具有填设方便、读数精确、测试方便的特点,且观测时对路堤上部施工没有影响,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也可观测,路堤压实机械不会对观测结果产生影响,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观测变形监控手段及拟采用的预测方法,并对试验段路基的观测元件埋设方法、观测原理以及施工注意的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秦沈客运专线A-18标段路基施工中,改变原设计中的沉降板及沉了降怀观测设备,采用ZCX型土体测斜仪进行沉降观测。主要介绍测斜仪在路基沉降观测中的应用及数据分析情况。  相似文献   

4.
袁怀宁 《东北公路》2003,26(2):79-80
介绍了公路工程路堤变形观测中沉降板的埋设技术和观测技术,总结了路堤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即控制施工速率和预压期、计算因沉降而增加的土方量。  相似文献   

5.
冯一峰 《上海公路》2012,(2):135-137
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对后期运营至关重要,崇启通道工程位于软土地基区段,确保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软土路基填筑施工中,沉降和位移观测的操作过程,提出了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法,总结了利用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控制卸载时间,计算沉降土方量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观测现场工作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沉降观测对控制和保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 ,确保完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至关重要。通过系统连续、正确、完整地观测及分析 ,掌握、控制路堤观测可以预测沉降趋势 ,验证和指导工程设计及施工 ,正确控制路基填筑速率。确定超、等载预压卸载时间和结构物、路面的施工时间 ,并提供沉降土方增量的计量依据 ,实施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1 观测阶段的划分 ,工作内容及要求观测工作分准备阶段、现场观测、资料汇总阶段及沉降分析阶段。1.1 准备阶段包括制定观测计划、布置观测用水准点 ,准备观测仪器 ,水准尺 ,准备各种用表 ,埋设沉降标等工作。观…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对路基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某高速铁路路基段存在大范围软土地基,采用水泥砂浆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通过对地基处理后一年多的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分析及预测表明:各观测点的沉降量-时间曲线均已经收敛,路堤荷载作用下路基面沉降已经稳定,沉降板预测最大工后沉降ΔS'为4.8mm,路基面观测桩双曲线法预测路基面最大残余沉降为2.3mm,沉降完成比例St/S∞最小为92.4%,均满足高速铁路沉降控制标准。因此,水泥砂浆桩处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是可行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埋设沉降观测板对路基横断面沉降变形进行实时观测,得出了横断面方向路基沉降变化规律,计算分析了不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平面布置方案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了基于均衡沉降控制的公路软基CFG桩处治方案。结果表明,路基高度为3~8m时,路肩处沉降量是路基中心沉降量的62.5%~81.4%,坡脚处沉降量是路基中心沉降量的4.8%~14.6%;对地基进行CFG桩加固处理时,在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地基变形均衡性和工程方案经济性,路肩到坡脚范围内桩间距可增大0.5m。  相似文献   

9.
佛开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开高速公路软土路基主要分布在南海市九江以北的30km路段,软基设计采用塑料排水板,位于软基路段的大、中、小桥台背30m范围内,涵洞、通道基底及基础外延3~5m范围,采用复合地基喷粉桩加固处理。软基观测内容主要包括沉降板、全断面沉降、分层沉降等,通过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结果分析,提出了软土路基超预压材料卸载的具体指标,及时进行软基路段的路面施工。  相似文献   

10.
对七甸泥炭土路基试验段的碎石桩断面和粉喷桩断面分别设置地面沉降板、深层沉降标、测斜管和边桩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分析地面沉降、工后沉降、深层沉降和侧向变形的特征,并讨论工程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