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线路有33 km是岩溶区,岩溶区内塌陷普遍存在。以新华高架特大桥桥位段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等入手,通过室内模拟溶蚀试验,探讨该工程沿线岩溶发育及塌陷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该区域岩溶强烈发育地区石灰岩裂隙发育,强度较低;多为微晶和生物碎屑灰岩;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极易发生溶蚀,且溶蚀速率较大;碳酸盐岩类岩石在静态水介质中的水岩反应过程,总体上表现出随时间的增加其溶蚀速率不断衰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公路工程造价是公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寒地区地理气候特殊性对公路工程造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西藏境内国道219线新藏公路为例,论述了高寒地区公路建设的气候特征和施工条件的特殊性,针对该地区气候差、运输困难、施工期短、施工效率低等特点,研究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工程费等对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合理控制国道219线新藏公路的工程造价有着重要作用,并对类似地区的公路工程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部寒旱地区干燥、寒冷、温差、强紫外线和大风等气候特征形成了干湿冻融循环、冷热交替等典型的自然条件,对西部寒旱地区的恶劣气候环境下的岩石冻融损伤机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岩石的冻融损伤过程,然后分析了冻融循环、冻融温度、化学环境和应力状态等外部影响因素对岩石冻融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川北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由于地壳的阶段性隆升、断裂作用和强烈的流水侵蚀、溶蚀,使岩溶的发育表现出多期叠置性及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以西成客专小安隧道工程为例,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勘察设计与现场施工情况,论述了隧道区岩溶地貌类型、发育规律及地下水动力特征。  相似文献   

5.
平西高速公路生态恢复适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龙 《公路》2005,(2):139-144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是一个技术难题,特别是对于西宁这样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本研究从平 西高速公路的路域特点出发,通过对气候、土壤和高速公路特点的分析,参考本地区植物演化方向,从两个方面研 究生态恢复适用技术,一是从植物本身特性出发,通过多种植物的有效组合,以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第二 个是通过不同的建植方法,改善土壤和小气候条件,以促进植物群落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区下蜀土分布十分广泛,不同区域内的下蜀土,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其物理力学性质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对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在老虎山、燕子矶、泰山新村不同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剖面为研究对象,从颗粒级配、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到影响下蜀土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南方湿热多雨条件下,灰岩隧道地区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是影响隧道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有效解决排水管化学结晶处治养护技术难题,有必要探究湿热条件下灰岩隧道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机理。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元理论及刚-柔接触理论,对灰岩隧道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获取了隧道工程排水管渗流作用下位移场与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特征,验证了模型试验结果的正确性;(2)根据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得出的泄水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了灰岩隧道排水管最佳破晶第一养护时间节点与最晚破晶第二养护时间节点;(3)揭示了灰岩隧道排水管长期性能及化学结晶淤堵机理。  相似文献   

8.
第7讲:旋挖钻机在岩溶地貌下的钻进工法岩溶地貌又称为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岩石在溶蚀性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该类地貌在我国西南地区广为分布,其中尤以云南、贵州、四川、江西以及广西所占面积最广。这些区域拥有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这些可溶性岩石在流水的长期侵蚀、冲刷等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地质形态。  相似文献   

9.
结合我国沥青技术标准,参照美国SHRP研究成果,在调查陕西省和甘肃省部分地区气候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候条件对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董军  杨祺 《路基工程》2010,(5):220-222
系统总结了高寒地区机场道面常见的病害现象,分析了病害产生的机理以及温度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场的变化,是引起高寒地区道面结构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外部气候条件和道面内在因素是影响道面温度场的主要因素;外部气候条件是诱因与动力,道面内在因素是根本机制。  相似文献   

11.
归纳了既有线膨胀土路基病害的类型,从膨胀土矿物组成、分子结构、水及气候等因素阐述膨胀土路基病害的发生机理;在既有线膨胀土路基已有的病害治理措施基础上,根据蚌埠工务段管内膨胀土工程地质特性,提出使用隔水土工布封闭基床和压力注入石灰水浆液加固基床的整治措施,以期对膨胀土路基病害治理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郝志荣 《路基工程》2010,(6):209-212
为消除盐兴公路喊叫水段膨胀土路基引发的病害,对沿线膨胀土进行颗粒分析、矿物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含盐量试验和膨胀试验,并对该段旧路路面破坏的原因加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s入8%生石灰作膨胀土的改良剂,或用砂、砾换填膨胀土。采用后者措施对喊叫水段的膨胀土路基处理后,已运营7年,未再发生病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西藏东南部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东南部特殊的气候条件引起的沥青路面病害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路面的耐久性,它与沥青混合料类型、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沥青品质、矿料质量、施工方法与材料的均匀性、气候特点、交通条件等有关。通过调研分析了病害与藏东南独特的气候关系,冻土、巨大的昼夜温差、长时间高频率的降雨是造成路面病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吴尚谦 《路基工程》2021,(4):212-217
以某学校场地冰碛土滑坡为依托,基于岩石矿物的化学风化原理,在已有小流域地质环境的调查和场地土工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古冰川冰碛物形成膨胀土的条件和过程、玄武岩区冰碛物膨胀土的形成机制、滑坡异常发育的原因,总结了该类膨胀土的滑坡特征。研究表明:冰碛物膨胀土的形成主要是冰碛物在冰川消融之后,气候转暧,生物恢复,使化学风化作用增强,母岩玄武岩中的辉石矿物经化学风化作用转化为亲水性最强矿物蒙脱石,且由于膨胀土遇水变软,极易形成浅层小型滑坡。  相似文献   

15.
受全球气候变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我国极端降雨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日益增加,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桂林市阳朔县具有世界级山水景观,是国际旅游圣地,近年内涝频发对旅游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内涝治理势在必行。通过研究近几年阳朔县的内涝情况,以2020年6月发生的极端降雨情况为例,从水文气候、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阳朔县内涝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系统治理、蓄排共举等相应治理措施,为山地城市内涝治理提供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肯尼亚内罗毕南环线公路工程为依托,对黑棉土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电子探针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棉土Fe2O3含量是广西宁明黑色膨胀土的3倍,Na2O和CaO含量是宁明黑色膨胀土的5~8倍,而K2O含量只是宁明黑色膨胀土的1/3;黑棉土中皂石含量达41.37%,伊蒙混层矿物10.64%,造岩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约24.30%,含水矿物(沸石)含量8.33%;高含量的黏土矿物及沸石相是黑棉土水化膨胀性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广西桂林青狮潭水库大坝在运行过程中 ,检查发现 ,在坝体下游高程为 1 83 .0 0 m处有软弱的稀泥夹层 ,在高程为 1 83 .80 m~ 1 88.1 0 m之间有较大的常年渗漏水处。为确保水库下游桂林市等市县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对水库大坝枢纽工程进行加固处理。本文总结了工程的加固处理措施和加固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8.
鉴于城市道路交通流的特殊性,城市互通改造往往比较困难,受控因素多,以九洲高架互通立交的改造方案为例,通过现状分析,梳理控制因素并拟定可行方案.从线形指标、用地规模、建设规模、实施难度等方面对城市互通立交的改造内容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汕头市地理位置濒临海洋 ,属海滨城市 ,地质情况差制约着城市构筑物建设进度。汕头市南滨路某排水箱涵工程 ,位于厚度二十多米的海滩淤泥层上 ,地理位置、地质情况较为特殊。本文简要介绍该箱涵地基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的过程 ,并以此为实例 ,提出工程构筑物软基处理的方法 ,避免原土地基前期由于地质情况差。地基沉降不均匀而造成构筑物出现破坏 ,使构筑物满足不了其使用功能 ,降低了构筑物的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排水模式的确定对其有重大影响,对于受海潮或台风影响且土地资源紧缺的沿海城市,排水模式和体系的研究尤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该文以珠海市金湾中心区竖向规划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指出应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排水模式,进而确定相应的竖向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