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少杰 《汽车驾驶员》2012,(12):112-112
以“安全驾驶,我承诺”为主题的青年安全驾驶培训项目开始了,青年人的道路安全意识培养得到了重视,同时也应该谨记自己的安全承诺 据统计,道路交通伤害是伤害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国每年有6万多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青年人占了绝大比重,缺乏经验是主要原因。多数驾驶员是从青年开始学车的,有调查表明驾驶员在考取驾照的第一年,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最高。所以对于青年人交通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安全习惯的培养是个重要课题。青年安全驾驶培训项目作为欧盟“青年在行动”项目的一部分,由大陆集团携手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引入中国,近日该项目在同济大学正式启动,主题是“安全驾驶,我承诺”。该项目旨在通过培训,加强青年群体对“安全驾驶”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道路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
当今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已是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本文以现有的驾驶员管理体制和车辆的保险制度为基本依托。建议建立驾驶员的驾驶信用体系。通过驾驶员信用管理体系的应用。从驾驶员个人和社会的角度迫使驾驶员更加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减少交通违章行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起到预防交通事故,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弓锐   《世界汽车》2006,(8):122-123
2004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达9.4万人,居世界第一;因驾驶员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89.8%,造成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占到了总数的874%和90.6%。因此人们对提高车辆驾驶者的安全驾驶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驾车如何节油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4.
翟亚楠  余小东 《商用汽车》2007,(10):126-127
安全驾驶是经济性驾驶的前提及保障安全驾驶是车辆驾驶的前提,也是经济性驾驶的有力保障。下文从人与道路交通开始,着重对安全驾驶进行探讨。1.人和道路交通作为道路交通系统主体之一的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因为驾驶员必须对众多的外界环境因素做出快速反应,这些外界环境因素包括其他的道路使用者、道路条件及状况、交通法规、交通流量、天气等等(见图5);但驾驶员却无法影响到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只能通过采取适当的驾驶操作控制车辆,以使驾驶行为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5.
于成欣 《驾驶园》2009,(8):77-78
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操作失误所发生的事故占事故发生总数的50%,而驾驶员的操作失误与很多因素有关,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因素、道路复杂情况、车辆本身的特点等,了解这些对驾驶员安全驾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当前地下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且严重程度高,而提高地下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认性是缓解地下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的措施之一.采用问卷调查和模拟驾驶实验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并量化可能影响驾驶员视认性的各种因素,采用SPSS进行多项Logistic回归,从而提取影响驾驶员对地下道路分流标志视认的关键因素.回归结果表明,驾驶员的自身因素和交通状况均对驾驶员的视认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且各因素的因素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职业、年龄、前车距、车流量等.建立了可以估算驾驶员产生不同等级注意程度的概率的预测模型,从而有针对性的对驾驶员进行培训,进而提高交通运行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链的生成和演变规律并全面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的产生机理,以美国100-Car自然驾驶研究数据为基础,充分考虑了驾驶员状态和驾驶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构建了事故发生前驾驶员状态和行为特征参数等变量,并与其他传统驾驶员特征、道路交通特性以及环境特点等影响因素变量共同建立了关于道路交通事故风险类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在贝叶斯网络模型基础上,引入事故因果链理论,利用有向无环网络中简单路径搜索算法生成事故链集合,并采用信息增益特征选择方法识别关键事故链。通过100-Car自然驾驶数据得到的关键事故链显示,单车事故类型更容易在弯道和坡道条件下驾驶员无注意力转移或进行简单非驾驶任务的情况下发生;而正面、侧面和尾部碰撞事故类型的发生,往往在水平直线道路条件下,伴随着驾驶员注意力由前方道路转移至两侧车窗或内后视镜,以及驾驶员非驾驶任务变复杂的情况。通过改变事故链中各节点的状态概率,可以探索不同类型事故的演化路径和规律,克服了传统方法对每个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因素进行独立分析的局限性,揭示了事故链中影响因素/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更好地掌控道路交通风险状态和实现事故链阻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何树林 《驾驶园》2009,(1):84-86
汽车是现代道路交通的高速运输工具,但汽车也使人类每时每刻都处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交通战争”之中。道路交通事故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因此,驾驶员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和积累安全驾驶经验。特别在视觉盲区时,即车辆驾驶员视觉看不到的空白区域,更应该小心、谨慎对待。区域具有潜伏性、突然性和危险性,因此是驾驶员在道路情况处理中最易出现险情的部位。  相似文献   

9.
<正>道路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系统中人、车、路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人—车—路"构成的环境体系中,人们一般认为驾驶员因素在事故中处于主导地位,车辆因素次之。而分析大量驾驶员操作失误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却常可以发现车辆技术状况不佳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加强我国机动车驾驶员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已进入高发时期。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肇事原因的分析表明,交通事故高发与机动车驾驶员整体素质不高、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淡薄、违章现象严重密切相关。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机动车驾驶员的素质状况及驾驶员队伍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奖励、准入与强制退出机制建设、针对驾驶员队伍构成特点实施科学化分类管理、改进新训驾驶员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汽车“安全驾驶”普及教育活动等加强机动车驾驶员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