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舰艇的“两力六性”为主导,阐述了研究潜艇生命力及探讨潜艇生命力评估的重要性,论证了目前国内外的各种潜艇生命力定义,叙述了影响潜艇生命力的各种因素,提出了评估潜艇生命力的体系和方法。 文中所述的观点和意见,可供从事潜艇生命力研究、设计、教学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之后,有关潜艇论调的变化令人感到十分惊奇。现行的论调是:目前,那种在远洋深处以核潜艇隐蔽地进行较量的时代已经结束。从今后以后,近海和浅海海针成为潜艇的主要舞台,潜艇所执行的任务主要是向陆地发射武器,运送特种部队,布雷、扫雷、攻击水面舰船、秘密搜集情况、监视舰船航行以及进行水陆两栖作战等,对潜艇要求的变化,必将影响潜艇武器系统的研制。  相似文献   

3.
潜艇防险救生历来是海军潜艇部队受困扰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自“库尔斯克”号导弹核潜艇毁来性地沉没后,引起世界各国海军极大的震惊,进而对潜艇的防险救生问题更为重视和关注。主要论述俄罗斯核潜艇上救生装置的设计观点,研制过程,装备的性能和目前达到的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冷战局面结束之后,常规动力潜艇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特别是常规动力潜艇的AIP推进系统的研制,备受各国海军的重视。常规动力潜艇正朝着日益完善的高水平在发展。  相似文献   

5.
潜艇先进武器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迎接各种新的挑战和任务,当今和未来的潜艇不仅需要先进的传感器,而且需要一种更适宜的武器装备。非核动力潜艇的主要武器当前仍然是鱼雷、重型潜一舰导弹和专用的巡航导弹,这些成熟、高效的武器,使潜艇能隐蔽地从海洋深处打击对手,巩固了潜艇的战术重要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似乎不会有任何根本性的改变。为了使潜艇能应对冷战后的新任务,新型武器系统正被提出:一种是IDAS,用于对抗反潜直升机和精确打击水面目标、海岸目标的轻型光纤链导弹;另一种是MURAENA,由潜艇升降装置升降的小口径自动炮系统,可用于对抗恐怖份子。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上拥有潜艇的国家已有40多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世界上拥有潜艇的国家还只有几个,而在40多年的时间里,潜艇已被认为一个国家的标准海军装备。中小国家拥有潜艇,是自二战之后美国、英国和苏联将其常规潜艇或借或出售给那些国家而开始的,但是,近年来这些中小国家也在建造新潜艇以代替那些过时的潜艇,而战后建造的那些潜也得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了。这种形势,对以德国为首的那些建造潜艇的国家来说无疑是  相似文献   

7.
朝鲜的潜艇     
朝鲜海军拥有4艘W级和22艘R级常规动力潜艇。西方称W级为“威士忌”级,R级为“罗密欧”级。这两种潜艇都是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中期前苏联设计的型号。其中W级来源于60年代苏联的援助。这种潜艇苏联设计型号为613,1952年5月首艇S一61号下水服役,是二战结束后苏联的  相似文献   

8.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失事沉没,给出了可能的失事原因,探讨了俄罗斯潜艇抗沉性和防险救生系统的设计思想,从信号浮标,集体漂浮救生舱,横隔壁强主,出入舱口和延生措施等方面分析该潜艇防险救生系统的可能失效原因,描述了我国防险救生系统现状,结合我国潜艇设计观点和世界防险救生水平的发展,提出我国潜艇防险救生技术重点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目标。  相似文献   

9.
常规潜艇     
正在拟定下个世纪规划的各国海军逐渐认识到潜艇比水面舰艇更经济。潜艇几乎可不受探测的影响,其有效负荷实际上都是进攻性的装备。这种观点当然过于简单,但它解释了为什么在90年代小型海军正热中于试图获得潜艇。本文详细介绍了世界上目前正在进行的常规(即柴-电推进动力)潜艇计划的实施状况。  相似文献   

10.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水下作战领域,美国海军的潜艇力量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模仿的对象。美国潜艇部队为盟军夺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并在同前苏联海军的“海上冷战”对抗中逐渐成长为一支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坚力量。从冷战结束至今,作为美国军事力量的急先锋,潜艇部队一直不断调整,不断改变,为美国的国家利益而战,始终活跃在捍卫美国国家利益的第一线,无论是打击极端势力、还是对付恐怖主义,到处都能看到美国潜艇的身影。在这些作战行动中,美国海军潜艇部队所承担的使命重要而繁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追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海军第一艘潜艇“刺尾鱼”级(SS-563)液压系统研制设计的重大经历。近代航空实践中流行的压力较高、新的结构和控制技术业已应用于潜艇。这里就第一台装置的研制计划、设计原理及承包办法进行了详细叙述。详细介绍了船厂装艇、训练程序和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海上试验从失败到成功,最后结果使潜艇能够应用高压液压系统。本文实质上是一个先驱工程的历史记叙,但是要有助于潜艇控制能力的重大提高,似乎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
《江南集团技术》2003,(3):53-53
加拿大从英国接收了四艘“支持”级潜艇中的两艘潜艇已交货,但其作战能力的进展似乎发生得比加拿大海上司令部期望的慢。2000年10月到达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号还未出海,在完成长时间的加拿大化的工作周期(CWP)后,现正在干船坞内维修,在此期间发现海水系统的阀故障率很高。阀的更换引起“维多利亚”号进一步推迟出海。在“维多利亚”号艇侧水线下发现900cm^2凹痕。  相似文献   

13.
对潜艇采用单、双壳体结构的分析意见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泛搜集国内外常规潜艇有关文献资料基础上,较系统地分析了潜艇单、双壳体两种结构形式的优缺点,阐述了潜艇总体设计中的两种观点和两种指导思想之实质内涵,指出单壳体结构并非是未来常规潜艇的发展趋向,提出了我国未来常规潜艇采用何种结构形式的建议,可供从事潜艇研究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二战中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世界闻名,但关于德国潜艇战,似乎更多的史料是关于德国和英国之间的。事实上,德国同样对美国进行了潜艇战,而其对美国的潜艇战很有特点,那便是利用美国的麻痹大意,在美国家门口,用仅仅十艘左右的潜艇,在短短的四五个月击沉了美国将近200万吨的商船,几乎给美国造成继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的再一次经济危机。同样值得说明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和以前海战的最大区别就是没有了巨舰大炮的对决,靠的是航母搭载的飞机和潜艇的破袭以及反潜,所以,德国潜艇和美国反潜之间的战争就是德美之间的海战。同理,谁在这场潜艇战争中胜利了,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潜艇深水作业安全性的分析,得出潜艇深水作业安全性检查项目及其在中修后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Visual C++语言形成中修后潜艇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包。该软件包将对中修后潜艇深水作业的安全性技术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形成中修后潜艇深水安全性作业指导书,并对中修后潜艇的安全使用和保养维修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2013年的日本,似乎把太多精力花在军备及与邻国的军事摩擦上。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逐渐挣脱“武器出口三原则”限制的日本正谋求向盟友澳大利亚输出潜艇建造技术,这一举动竟然引起台湾当局的“非分之想”。由于美方答应售台的8艘潜艇迟迟没有下文,以至于台湾方面在非正式场合向日本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探询引进日本潜艇技术的可能性。其实,台湾向日本寻求潜艇帮助并非头一回,早在1955年就有日本旧军队将领向台湾推荐二战期间研制的特种潜艇,之后台日之间有过多轮接触,虽然没有成功,但其中留下的故事仍让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7.
介绍攻击潜艇对转电力推进装置可行性的某些观点,包括对转推进的潜在优势,电力推进的优点以及对转装置与电力推进机舱相结合等概念。对转桨比式高性能单桨的推进效率高,因此,减小了潜艇推进装置所需的最大功率,可能形成更小,更轻的推进装置,但对转推进装置与高性能单桨的电力推进装置相比,并不能使潜艇重量减少,发动机,专用汽轮机的电力推进系统减小的重量被对转轴必须增加的轴和轴承的重量所抵消。由于对转推进效率高,极大地节约了燃料,非常适用于常规潜艇。  相似文献   

18.
随着1935年帝国海军开始重建,纳粹德国便加紧研制和建造新型潜艇,诞生了令世人恐惧的U型潜艇。1940年秋,潜艇部队司令卡尔·邓尼茨开始实施“群狼战术”后,U型潜艇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阶段,当时其型号之多、数量之大、技术之先进,均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战后各国常规潜艇的发展提供了经典范本。  相似文献   

19.
陈安刚 《航海》2006,(1):40-42
日本是一个传统的潜艇技术国家,也可说是当今世界的潜艇大国之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日本就曾建造过60艘潜艇,其中包括具有“潜水航母”之称的伊-400级潜艇。该级潜艇长120米,水下排水量达6560吨,可运载3架折叠式轰炸机。二战期间,伊-400级潜艇使用“晴岚”艇载机袭击过美国本土。  相似文献   

20.
1976年12月,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副支队长许志明率252艇首次突破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进行远航侦察训练,开创了中国海军潜艇进入太平洋进行战备训练的先例。 1977年11月,东海舰队271艇挺进第二岛链圆满完成侦察望夫岛任务。但到70年代结束,中国的潜艇都没有突破第二岛链,进入太平洋的中部进行战备训练。 1980年3月,已任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长的许志明,领受了对新型潜艇进行作战半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