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随着21世纪军事高技术的突飞猛进;作战飞机和反舰导弹的性能不断提高,舰载雷达面临看反辐射导弹攻击、综合性电子干扰、反雷达隐身技术、利用雷达盲区低空或超低空突防等多种威胁,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应运而生。本对舰载相控阵雷达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2.
随着军事高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作战飞机和反舰导弹的性能不断提高,舰载雷达面临着反辐射导弹攻击、综合性电子干扰、反雷达隐身技术、利用雷达盲区低空和超低空突防等多种威胁,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对抗反舰导弹的威胁,必须大力发展舰载雷达无源干扰技术。学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舰载雷达无源干扰技术已学相当成熟,达到很高的水平。本文首先概述了舰载雷达无源干扰的战术应用原理,然后综述了国外舰载雷达无源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从未来海上信息战对舰载雷达提出的要求出发,阐述了适应未来海上信息战的舰载雷达技术发展思路:舰载雷达组网、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舰载电子设备的一体化和集成化等。  相似文献   

5.
雷达无源干扰可有效干扰敌方防空预警雷达、陆基火控雷达、机载雷达和舰载雷达,并能迷惑和欺骗来袭的雷达制导反舰导弹,所以在现代化海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首先介绍了雷达无源干扰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概述了舰载雷达(微波)无源干扰的战术应用和毫米波无源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分析了舰载跟踪雷达角跟踪精度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供从事舰载跟踪雷达总体设计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红外、雷达隐身在舰船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宏  石岚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5):111-114
红外、雷达隐身技术是舰船隐身技术的主要研究重点,对舰载红外、雷达隐身技术的原理及概念进行了简要论述。舰载红外源包括:内部红外源、外部红外源。提出了解决这些红外辐射所采用的各种抑制红外措施,达到红外隐身的目的。舰载雷达隐身包括:外形设计、天线设计、吸波材料设计,以及各国海军运用这些技术措施来进行雷达隐身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舰载雷达干扰技术包括雷达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两大部分。本概述了舰挺雷达无源与有源隐身、雷达有源干扰机、雷达一次性干扰机和雷达无源压制式与欺骗式干扰,以及舰载一次性投放设备。  相似文献   

9.
海面多路径效应对舰载雷达探测低空目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嵩  李岩  郑昌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04-106
舰载雷达可用于探测和跟踪海面和空中目标,为舰艇武器系统提供目标数据,引导武器系统攻击目标。本文分析了海面多路径效应对舰载雷达探测低空目标的影响,建立了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0.
相控阵雷达的出现,使得舰载雷达可以通过控制阵元间的发射接收相位差来改变波束方向,提高雷达波束的扫描速度。然而,基于RFS建模的多目标跟踪算法仍面临非线性系统下多目标跟踪精度的问题,需要借助单目标滤波算法中的非线性近似手段提升舰载雷达跟踪水平。本文围绕跟踪反馈技术在舰载雷达目标检测,以δ-GLMB跟踪反馈算法展开研究。使用多传感器提供的更全方位、更深维度的信息,提高整个跟踪反馈技术系统的观测精度,进而增强舰载雷达的抗误检、漏检、虚检能力。  相似文献   

11.
依据舰载雷达有源噪声干扰的原理及特点,对在理想条件下的舰载雷达最小干扰距离进行了推导,给出了影响其的多个因素,并结合这些因素得出复杂条件下舰载雷达最小干扰距离的计算模型。通过实例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水面舰艇舰载超视距雷达和舰载直升机进行超视距目标定位的方法,对典型超视距雷达和直升机目标定位方法的精度误差来源及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舰载雷达和直升机在远程定位的作战使用中的战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舰载警戒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中未考虑战术要求因素的问题,结合舰载警戒雷达所担负的战斗使命,提出了在干扰环境和战术要求下对舰载警戒雷达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估的计算方法,为实战中舰载警戒雷达抗干扰效能分析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舰载相控阵雷达对空搜索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影响舰载相控阵雷达对空搜索方位上资源分配的因素,建立了对空搜索时方位上资源分配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舰载相控阵雷达在防空作战中方位上搜索时的资源分配方法,对舰载相控阵雷达的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小惠 《船舶工程》1998,(5):42-44,51
阐述了舰载米波搜索雷达天线阵转动时多的目标回波信号的模型及最大似然法实现舰载米波搜索雷达天线阵转动时多目标回波信号的方向估计,提出了方向估计的神经网络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叙述了现代舰载超低空搜索雷达设计特点及参数选择原则,从数据更新率、抗干扰能力、雷达低空探测性能方面对天线、发射机、信号波形、接收机、信号处理机等具体工作对象阐述其设计准则,并给出了完整的雷达设计参数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交叉定位是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最主要的定位方式.为提高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的定位精度,本文从交叉定位的几何关系人手,运用最小二乘估计定量分析了交叉定位的定位误差。基于该定量分析,结合实战要求,提出了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进行多舰交叉定位时的战术应用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战术意义和实战价值。而且交叉定位误差计算公式对交叉定位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舰载雷达伺服系统线性二次型性能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舰载雷达伺服系统中应用最优控制设计时,如何确定二次型性能指标是一个重要问题,正确也否直接关系到系统性能的好坏。本文阐述如何根据经典理论中常用的系统闭环主导极点来推出舰载雷达伺服系统的线性二次型性能指标,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9.
基于OPN的舰载对空搜索雷达作战效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对空搜索雷达的作战效能评估是电子战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的评估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针对通常的模型不能同时描述舰载对空搜索雷达作战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采用对象Petri网建立了舰载对空搜索雷达作战系统的模型.首先在对舰载对空搜索雷达作战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对象类,并运用OPDL语言对各个对象类和舰载对空搜索雷达作战过程进行了描述;然后选取了效能评估指标;最后利用所建立的OPN模型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运行对不同对抗环境下舰载对空搜索雷达的效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与实际相符合.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大气波导条件下雷达波传播特性的基础上,利用舰载超视距雷达的战术技术性能和抛物方程推导出在大气波导条件下舰载超视距雷达探测目标的信噪比模型和探测概率模型,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流程.最后,进行实例计算分析验证了模型和仿真流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