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超长桩的承载变形机理与普通短桩不同,其设计存在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通过运用有限差分软件对不同桩端土层情况进行数值计算,得出了超长群桩桩侧阻力、桩端阻力与沉降的关系,探讨了桩端土层不同对超长群桩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超长大直径群桩荷载传递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友生  龚维明  李卓球 《公路》2007,(11):17-20
根据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桩基现场静荷载测试和群桩模型离心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超长大直径钻孔群桩荷载-沉降曲线、极限承载力、群桩效应系数、桩身轴力分布和桩顶荷载分布规律,得出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群桩的桩荷载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超长群桩尚缺乏深入研究的现状,设计并完成了一组软土地基中超长群桩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对超长群桩室内模型试验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了竖向荷载下超长群桩的荷载传递机制和承载性状,得到了竖向荷载超长群桩的荷载一沉降曲线,桩身轴力分布规律、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软土地基中超长群桩的Q—S曲线呈缓变型,未出现显著的转折点或陡降;桩身轴力沿深度逐渐递减,各级桩顶荷载作用下角桩桩身轴力略大于边桩;在整个桩长范围内,角桩的桩侧摩阻力稍大于边桩,两者分别出现了两个峰值,峰值点所在深度基本相同;群桩中角桩、边桩桩端阻力占桩顶轴力的百分比随桩顶荷载的增加均呈现先减小后缓慢增大再达到基本稳定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4.
将单桩有效桩长概念延伸至深厚软土区超长群桩基础中以确定其有效桩长.首先,引入剪切位移法推导得出群桩中各基桩桩侧摩阻力在桩周土中产生的位移场,并考虑因各桩的存在所引起的位移折减效应,建立了基于桩-桩相互作用的桩侧单位厚度土等效刚度系数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基于荷载传递法建立了各基桩的荷载传递微分方程,并考虑超长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建立了群桩有效桩长与桩顶容许沉降量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得出基于沉降控制的深厚软土区超长群桩有效桩长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基于该方法对影响深厚软土区超长群桩有效桩长的各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桩顶荷载、桩土相对刚度及桩径对群桩有效桩长的取值较为敏感,其中,群桩有效桩长随桩顶荷载、桩土相对刚度的增大而呈非线性增长,但随桩径的增大而减小;桩间距对群桩有效桩长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按照一定的相似比,进行了桩顶竖向荷载条件下的超长桩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对其桩顶沉降量及桩身应变值的测定,计算出了桩身压缩量、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桩土相对位移等能够反映超长桩受力性质的量,绘制曲线并分析了超长桩的竖向承载力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通过改变桩体和土体自身的不同性质,计算出了竖向荷载作用下超长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并讨论影响超长桩竖向承载力发挥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6.
超大群桩竖向承载群桩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谢涛  袁文忠  姚勇 《公路交通科技》2003,20(5):61-63,77
根据竖向荷载作用下超大规模群桩的模型试验研究结果,分析群桩的承载性状和群桩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群桩效应系数大于1,与按规范公式计算得出值基本一致,并得出一些对该类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超长桩有效桩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长桩在大型桥梁和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实际工程中往往会出现桩越来越长的现象,有时桩太长会造成浪费,且不科学,所以有必要研究超长桩的有效桩长问题.运用数学和力学知识,在假定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了超长桩的有效桩长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有效桩长与工作荷载下的桩顶沉降、桩身刚度、桩顶工作荷载及桩侧土体性质有关.这对软土地区超长桩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关于超长桩有效桩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长桩的出现给桩基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针对工程中的实际情况对超长桩提出了有效桩长的问题。运用数学和力学知识,在假定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了超长桩的有效桩长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有效桩长与工作荷载下的桩顶沉降、桩身刚度及桩顶工作荷载有关。并运用有限元程序,对不同桩长的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进一步探讨了桩长对单桩承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桩长超过一定程度后,通过增加桩长来提高单桩承载力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无限制地增加桩长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黄河地区大直径超长桩的承载特性,采用自平衡测试法进行2根试桩静载试验,并采用钢筋计测试元件进行了桩身轴向应力测试。基于实测数据,对桩总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以及承载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将桩端阻力实测值和《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规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SZ9桩桩侧摩阻力地勘报告值基本大于实测值,SZ10桩桩侧摩阻力地勘报告值与实测值基本接近,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规范对砂土类的桩端阻力深度修正系数取值偏大,导致桩端阻力计算值远大于实测值。研究成果对黄河特殊地质条件下超长大吨位桩基础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工程实践中通常采用综合系数法计算桩基压缩量,并建议钻孔桩综合系数取0.5。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21根摩擦桩试验结果看,对于深厚软土地区超长桩而言这一取值有待改进。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超长桩桩身压缩变形的规律,并提出本场地超长桩综合系数的取值方法。结果表明:在极限状态下,超长桩的桩身压缩量范围为6.77~28.64mm,桩身压缩量一般占桩顶总位移的30%~50%;该项目中超长桩的综合系数为0.37~1.098,综合系数随长径比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超大型群桩基础承载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8根和64根群桩离心模型试验,获得了荷载~沉降关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研究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超大型群桩基础的承载变形特性和群桩效应,分析了桩身轴力分布、桩顶荷载分布等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天津富民桥工程施工中,5号主塔及3号锚碇基础皆为桩长不少于60 m的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施工工艺复杂,质量较难控制.从其施工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根据施工工艺特点,提出该桥超长群桩的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合肥至福州高速铁路采空巷道上方官山底特大桥群桩基础为对象,采用FLAC3D软件分析采空巷道上方桥梁群桩基础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得出不同工况下群桩的桩轴力、桩侧摩阻力、桩间土应力、桩顶应力和桩荷载分担比等受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承台刚度较大,桩身较长的情况下,采空区对桥梁群桩基础受力影响不大,群桩基础能很好地对采空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大直径超长单桩竖向承载性能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单桩离心模型试验,获得了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研究了大直径超长桩在竖向荷栽作用下,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桩身压缩变形等变化规律,分析了桩端注浆对承载特性的影响,验证了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5.
桥梁群桩基础承载性能数值计算结果与岩土参数的选取密切相关,为探讨更为符合实际工程地质情况的群桩基础受力计算模式,采用MATLAB编制的改进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遗传神经网络计算程序,建立参数反演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正交设计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然后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最优求解。基于戛洒江特大桥深厚嵌岩超长桩试桩静载试验的数据,以嵌岩段中风化页岩和中风化砂岩的体积模量Gn和剪切模量Gs为反演参数,以数值计算为正分析,获得合理的参数值并应用于深厚嵌岩群桩基础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获取深厚嵌岩群桩基础受力分析参数的反演算法,可以获取合理的岩土参数,较好地用于该桥深厚嵌岩群桩基础受力分析,对群桩基础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桩基承载性状分析的有限元-荷载传递联合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鹏  龚维明  梁书亭 《桥梁建设》2006,(2):11-13,17
提出了一种将有限元法和荷载传递法结合起来的桩基分析方法—有限元—荷载传递联合法。该法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实现了桩基竖向承载性状的计算分析。该法能非常简单地变化材料的本构关系和桩侧荷载传递函数。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可靠。对做过单桩静载试验得出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群桩,采用本文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杭州湾大桥钢管桩沉桩施工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桩基施工,介绍在水深浪大的海面环境下,采用打桩船锤击钢管桩的沉桩施工工艺,以及“海上打桩GPS-RTK定位系统”在沉桩测量中的具体应用。钢管桩均为超长大直径斜桩,施工难度极大,其施工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深厚嵌岩超长单桩的承载性能,以戛洒江特大桥4号墩桩基(采用超长群桩基础,基桩嵌岩段超过50 m)为背景,采用FLAC3D仿真计算软件建立有限差分模型,计算桩顶竖向荷载作用下,不同桩长(71,81,91 m)和桩径(1.5,1.8,2.0,2.2 m)组合单桩的沉降、荷载~沉降变化规律以及竖向荷载分担比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9.
苏通大桥大直径深水超长桩基础桩底注浆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启文  王业义  曹向东  郭静 《公路》2008,(4):102-106
苏通大桥南塔基础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大直径深水超长群桩基础,并在国内首次对全部131根桩进行了桩底后注浆,有效地提高了桩基承载力和整体刚度,减小了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文中重点介绍大规模群桩基础通过桩底注浆提高承载力的机理、注浆工艺及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20.
倾斜荷载下群桩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Coodman单元模拟桩土界面的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倾斜荷载下群桩的受力特性进行探讨,并开发出适用于各种荷载形式的计算程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充分反映桩土作有机理及群桩作用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