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淄博市中心城区及桓台县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为例,介绍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大排水系统等规划理念在淄博市中心城区及桓台县的应用。规划在对现状排水系统改造、利用的基础之上,由传统单一措施向组合措施转变,进而实现提高排水防涝水平、转变排水理念、推行雨洪利用等多重目标。为类似规划编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基础,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雨洪管理利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对居民出行及生活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城市道路排水措施的生态化逐渐成为解决路面径流污染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而成熟的生态排水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又为道路生态排水措施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简婧  郑军 《交通科技》2015,(1):161-163
极端降雨频发及城市硬化面积增加导致城市区域内涝问题日益严重,使地形特殊山地城市雨洪问题更为复杂。通过研究国外发达国家主要道路雨洪管理模式,提出当前国内应转变传统排水设计理念及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并结合山地城市道路实际情况,探讨滞留带、渗透浅沟、生物滞留池等生态调蓄方式如何与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相结合的雨洪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频发和初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雨水利用和排放技术工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也越来越多地关注雨水的排放和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应用。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应用的LID技术融合了海绵城市与国内外最新雨洪管理理念,实现了防治内涝、水资源利用、减少城市面源污染、景观美化的多重效益。  相似文献   

5.
王克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49-152,M0016
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步伐,我国现阶段在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过度开发和建设带来的硬质铺装多等问题,导致下垫面过度硬化,不仅改变和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生态本底,同时还带来了洪涝灾害等问题,导致传统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受到挑战。因此,健康及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至关重要。在城市化建设空间的控规下,可以通过把“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排水系统的方式,来提升现状单一的城市排水系统:在排水系统中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应对环境变化和不同类型的雨洪事件,同时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由迁徙。以青海省西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区为例,对“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在西北地区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做好城市排水的前提是要对城市暴雨的情况和规律有清楚的认识和研究,暴雨强度公式是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一个具体算例,结合新乡市暴雨强度公式,提出两个独立排水流域雨水径流的分析方法,包括降雨历时选择与统计分析方法、降雨时空分布和时程分配以及设计降雨过程等内容,可供城市雨洪利用工程和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城市排水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城市日益突出的水资源危机以及现有雨洪排水系统所导致的城市水涝、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环境问题,提出了基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城市雨洪排水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将汛期雨水“先就地利用,后排出,再蓄积调节利用”。该方法可以达到节约城市生活饮用水资源并减轻防洪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快速路是一种新型的道路形式。对地下快速路排水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设计标准的选取进行了论述。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雨废水收集系统、雨废水泵房的设计和防汛设计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型智慧排水系统是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城市新型智慧排水系统的总体设计,分析了排水信息化系统现状问题以及不同人群对智慧排水的需求。以“以人为本”为设计理念,阐述了新型智慧排水系统需求导向、场景引导,数字赋能、业务创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等总体设计原则,介绍了智慧运维、智慧调度、智慧服务三大板块的业务架构和感知执行层、ICT基础设施层、数据层等6个层次的技术架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的建设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道路排水系统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车辆能否安全通行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市政道路排水施工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一定要重视市政道路排水的设计以及施工管理,既要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还要确保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本文对目前我国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市政道路排水施工要点做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