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了汽车半主动悬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包括可调前置控制器和状态反馈控制器.推导了自适应控制律与约束条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对系统非线性和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仿真证实了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分数阶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并且为更好地调节分数阶控制系统性能提供了可能性.然而,由于分数阶控制器引入了两个附加的参数α和β,从而使分数阶PIαDβ控制器参数的确定变得更加困难.为了改进这一问题和进一步提高分数阶PIαDβ控制器对系统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文章简明且不失一般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参数自调整分数阶PIα控制器.讨论了所采用的离散化方法和分数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对神经网络结构和控制器参数自调节方法给出了详细论述.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仅保持了常规分数阶PIα控制器的特性,而且还具备了更好的适应性和参数自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了汽车半主动悬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包括可调前置控制器和状态反馈控制器.推导了自适应控制律与约束条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对系统非线性和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仿真证实了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自调整模糊控制器。根据模糊控制器输入变量的大小调整模糊控制器的参数和输入变量的权重,从而自动地调整了模糊控制器规则。我们把这种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引入交流伺服系统中,作为系统速度的调节器。实验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一般模糊控制的动、静态性能,而且具有四控制不可达到的强鲁捧性。  相似文献   

5.
电源反接保护是汽车控制器电源电路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以某车型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为例,根据该控制器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设计了3种汽车控制器电源反接保护电路,通过直流电子负载加载实验证明了3种电路的可行性。并根据实验曲线指出了所设计的3种电路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优化常规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器权值矩阵的方法。利用该算法的随机搜索特点,以主动悬架性能指标为目标函数对权值矩阵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LQR控制器的设计效率和控制性能,解决了常规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器的权值矩阵确定问题。应用该方法进行了汽车悬架主动控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的LQR控制器的汽车主动悬架相对于应用常规LQR控制器的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能够大大改善主动悬架的性能;同时在充分利用常规LQR控制器优势的基础上,改善了其权值矩阵确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了设计模糊控制器所涉及的参数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为了简化算法和提高模糊控制器的性能,又给出了参数简化,结构改进的方法。本文对各种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系统的智能容错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针对非线性系统问题的智能容错控制方案,该方案基于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的学习方法,论述了控制器作为一个扩充的体系,集成了自适应模糊控制器、检测控制器及调节控制器三者的功能。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能够有效的鉴别和适应非线性未知错误,且被控系统在不确定及产生错误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电子节气门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汽车电子节气门控制器的结构原理,建立了节气门控制器的数学模型+选用Intel公司的16位单片机与H桥TLE6209芯片为控制器的主要硬件,分析了控制器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0.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设计了一种应用单片机和GSM/GPRS模块为主体的智能空调控制器,该控制器的主要部件由STC10F12XE单片机和GSM/GPRS远程通讯模块sim800c构成,完成控制器的主要控制功能和远程通讯功能,解决空调的节能问题,并且同时兼具防盗报警功能。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及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高速车辆转向时对操纵性以及稳定性的多目标性能要求,提出了用鲁棒控制模型匹配的方法来设计MIMO的控制策略。为此建立了考虑模型摄动的三自由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及转向执行器模型,以二自由度模型为参考模型,以匹配参考模型为目标来设计μ控制器。对设计出的μ控制器和H∞控制器进行μ分析,结果表明,2种控制器在整个频段都能满足鲁棒稳定性的要求,且H∞控制器在低频段的鲁棒稳定性相比稍好,但μ控制器在最坏摄动下的鲁棒性能更佳,能有效地处理稳定性和性能的折中问题。仿真试验表明,μ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能很好的跟踪参考状态响应,明显改善车辆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讨论了分数阶PIλ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交流电机调速系统中.介绍了分数阶PI控制器的设计,并利用Tustin算子生成函数将分数阶微积分由S域变换到Z域,利用连分式方法展开,实现了分数阶PIλ控制器的离散化.将其应用到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对分数阶控制器和传统整数阶PID控制器控制特性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分数阶PIλ控制器相比传统整数阶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动车组制动过程中电制动与空气制动切换时控制模型参数变化和空气制动延时大的问题, 以提高动车组停车的精确性, 提出了一种改进模糊PID-Smith控制器; 通过分析动车组制动过程中单个车厢的力学模型, 考虑列车制动过程的特点, 建立了关于运行速度和制动力的二阶纯延时传递函数; 将离散化的二阶纯延时传递函数与单个车厢的力学模型结合, 建立了动车组多质点控制模型, 并分析了该控制模型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PID-Smith控制器, 通过引入Smith预估控制器解决了动车组制动过程中空气制动系统延时大的问题, 使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了模型参数, 以解决动车组制动过程中电制动切换到空气制动时的模型参数变化问题; 采用模糊PID控制器代替Smith预估控制器中的PID部分, 解决了PID参数整定难和鲁棒性差的问题; 采用MATLAB软件对CRH380A型高速动车组进行仿真, 在不同进站速度、不同减速度和不同程度干扰下, 使控制器控制动车组跟踪设定速度, 并与模糊PID控制器的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 改进模糊PID-Smith控制器得到的动力单元速度与其设定速度的误差在0.4 km·h-1以内, 而模糊PID控制器的误差在1.0 km·h-1以内; 采用提出控制器得到的停车误差在0.3 m以内, 而模糊PID控制器的停车误差在1.5 m以内; 提出的控制器满足高速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停车误差小于0.3 m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适用于非线性对象的神经元非模型控制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改进了神经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处理函数,设计出一种非线性转换器,能有效提高神经元非模型控制器对非线性对象的适应能力。仿真试验表明,新的神经元控制器能有效地克服非线性的不利影响,具有响应快速和强鲁棒性,对过程参数的变化和负荷干扰都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同时该控制器保留了简单,实用,无需对象模型等优点,能方便地应有竽具有非线性的工业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容对象的流量控制,介绍一种智能模糊流量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模糊加权PID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并在实验电阻炉上实现了二级计算机模糊加权PID温度控制,用MATLAB软件建立实验电阻炉的数学模型,并按Ziegler-Nichlos经验公式整定出PID参数,运用模糊加权控制器在线调整PID控制器参数的设计思想,研制了一种模糊加权PID控制器,采用PLC和PC二级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实验电阻炉的模糊加权PID温度调节。  相似文献   

17.
用神经元的自学习功能构成了智能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将神经网络和PID控制规律融为一体,既具有常规PID控制器结构简单、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的优点,又具有神经网络自学习、自适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主车导向控制器,建立了异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结构,并由实验数据产生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集.该控制器通过精确控制2个驱动轮的差动转速实现路径跟踪.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异构模糊神经网络集成算法的导向控制器能够稳定地实现跟踪导向路径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功率单相并网逆变器传统网压前馈的PI(比例积分)控制器在跟踪正弦电流指令时存在稳态误差和抗干扰能力差等方面缺陷,文中给出了一种PR(Proportional-resonant比例谐振)控制器,并在稳定性、稳态误差和抗干扰性能上比较了PI和PR两种控制器.最后,搭建了仿真和实验平台,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R控制器在单相并网电流控制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由高温超导线圈和常导线圈构成的吸力型混合悬浮系统的数字控制器.介绍了以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核心的数字控制器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在该控制器作用下,实现了高温超导混合悬浮系统18mm的大气隙和低功耗稳定悬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