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5,(36):30-37
2005年的轿车市场已进入收关季节,为使全年有一个比较好的业绩,各汽车厂家和经销商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以促进产销量的提升。从2005年我国轿车市场的运行态势来看,基本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与2004年的大起大落相比,已经让各汽车厂家满意了。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汽车价格的大幅下降,汽车行业的盈利水平大为降低,很多企业的利润都出现了大幅的下降,13家重点企业中有33%的企业出现了亏损,说明我国汽车行业的竞争程度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2.
2005年轿车市场在产销衔接、汽车价格、新车上市和品牌销售四个方面出现了重要的转变。这些转变有力推动2005年轿车市场呈现出销售278.74万辆、增长24.31%上佳业绩。平和、理性分析这些转变或能为2006年轿车市场的平稳高速发展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5,(12):20-28
我国轿车市场在经历了2002年、2003年的高速增长和2004年的增长乏力之后,2005年一季度对于各厂家乃至整个轿车市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季度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增长,不但能缓解各厂家和经销商的库存压力,而且可以极大地消除消费者的持币待购情绪,并为我国轿车市场尽快走出低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福民 《上海汽车》2005,(6):19-21,25
中国轿车市场是按周期变化的市场。2004年车市并未像大多数人期望继续兴旺。2005年车市走势如何变化难以理解。本文从另一种视角观察分析轿车市场发展的过程和趋势。1我国轿车市场按波动周期发展笔者经10年跟踪观察研究,认定我国汽车市场(含轿车市场,商用车市场)是按波动周期发  相似文献   

5.
柳长立 《上海汽车》2000,(12):21-23
自1992年以来,欧盟委员会为了配合总体的市场一体化,对欧盟成员国的轿车市场价格实行稽查和相应的协调制度,力争从2002年起将同级同类的轿车价格在各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控制在12%以内,本文分析了欧盟成员国之间同级两类轿车市场价格差异的成因,以及价格协调的障碍,并分析了价格协调的基本影响。  相似文献   

6.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8,(11):13-17
在国内CPI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南方暴风雪袭击、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连创新高、股票市场风雨漂泊的背景下,2008年的国内轿车市场也受到了冲击,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个别媒体甚至爆出2月份国内轿车市场环比下降27%的耸人标题,使得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误以为2008年国内轿车市场大幅走弱,股票市场汽车板块遭受重创,投资者甚至是投资基金出现了恐慌性抛售。事实是,2008年的国内轿车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仍然保持着销售两位数增长,各轿车细分市场仍然保持着活跃态势,并呈现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特点:值得高兴的是,在2008年国内轿车市场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微型轿车细分市场却逆市走强,好于2007年的市场表现,也让未来国内微型轿车市场将要崩盘的预言“不攻自破”。国内经济型轿车细分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走势,南京菲亚特旗下派力奥、周末风和西耶纳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7.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6,(25):16-23
2006年上半年的轿车市场可谓是跌宕起伏,波澜不惊,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就经历了一个从大幅增长到快速下滑的过程,主要表现为1~4月份轿车产销量大幅增长,使人仿佛又回到了前两年的“井喷”时期,但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2006年前四个月轿车产销量的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2005年同期各厂家限产压库导致产销基数较小造成的。进入5月份之后,随着轿车需求的逐步释放,轿车市场开始进入淡季,与此同时,油价的大幅上涨、汽车消费税的调整等各种不利因素也开始显效,造成5~7月连续3个月轿车销量持续下滑,各汽车厂商都感受到了车市的寒冷,一时间业内很多人士认为2006年的轿车市场仿佛又回到了刚刚过去的2004年,对下半年的走势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7,(25):15-25
一、2007年我国轿车市场的价格战的特点 2007年我国轿车市场的价格战让人心寒胆颤,并呈现出逐步升级的趋势,而且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6,(20):15-23
最近几年,由于新车型的迅速增加和汽车关税的大幅下降,我国汽车市场特别是轿车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与我国加入WTO以前的2000年相比,轿车的总体价格水平下降了1/3以上,部分车型特别是中档以下车型的价格只相当于2000年的一半,降幅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0.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4,(25):27-34
我国轿车市场在经过了4、5、6月份大幅下滑之后,7月份虽然各汽车厂家及汽车经销商使尽各种办法并联合媒体及行业主管部门制造轿车市场逐步回暖的假象,但消费者就是不买帐,还是不能扭转下滑的态势,当然其中有部分厂家利用暑假进行设备检修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因为市场需求不振,导致产销量继续下降,说明我国轿车市场已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2月份,国内生产汽车近74万辆,与2004年相比基本上没有增长,增长率仅为0.96%;销量为68.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6.94%。其中轿车产量为30万辆,同比下降7.96%;销量为28万辆,同比下降15.89%。2004年中国轿车市场低迷,曾有业内人士和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市场形势会变好,产销增幅至少会升高3~5个百分点;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也作出了同样的预测。然而,前两个月的产销形势让业界深感迷惑:2005年后几个月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走势将会如何,私人购车的时机、价位、品牌到底该怎样选择,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饶达 《轿车情报》2003,(5):36-37
在发达国家,人均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400辆以后就到了市场饱和点,这时如果汽车市场增速高于国民经济那就算高速增长了。而在国内的情况是汽车市场增长速度是国民经济的1.5倍以上,才算是高速增长。去年国民经济增长率为8%,如果汽车市场增长率为12%的话,那么6年就可以翻一番,去年轿车市场增长率为56%是特例,今后不会出现这么高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3.
12005年轿车市场形势分析与评价1.1轿车市场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了适度快速增长,导致中国汽车总体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到新的高度2005年我国国产轿车销量达到278.7万辆,比2004年增长24.4%;国产汽车总销量达到575.8万辆,同比增长13.54%,加上进口车汽车总销量预计接近590万辆。中国  相似文献   

14.
消费2005     
去年12月底一场大雪的如期而至,瑞雪兆丰年,预示2005年将是个让广大汽车消费者期待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饶达 《上海汽车》2003,(5):14-15,29
2002年为什么轿车市场预测不准,与经济的相关因素关系不大,而与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关系密切。文章对2002年轿车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2003年的轿车市场进行研究,指出轿车技术水平将继续向国外先进国家的轿车技术水平靠拢,轿车降价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崔东树 《汽车情报》2005,(20):17-24
2005年的轿车市场持续出现火爆的走势,轿车市场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作为综合利润最为丰厚的中高档轿车的走势明显代表了新的竞争格局特点——品牌竞争加剧、新旧势力格局重塑。中高档轿车产品力差距的影响日益显现、品牌力的综合作用效果充分体现。未来中高级市场的走势变化将进一步奠定各合资品牌厂家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17.
陈卓 《汽车导购》2005,(1):54-55
微型轿车市场一直是由自主品牌们唱主角,但是目前整体下滑的汽车价格却让小车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如何应对才算有效?QQ EZdrive是奇瑞给出的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18.
李林 《汽车与配件》1998,(8):16-16,18
经过了近些年的高速发展,国产轿车不仅产销量已稳居国内汽车市场的首位,而且已成为支撑整个汽车市场稳定增长的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因此,轿车市场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分期付款能否“一路平安” 勿庸质疑,去年国内轿车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热点莫过于是风靡全国的分期付款销售的热潮了。长安奥拓在京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供给相对过剩的轿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刺激消费和私人购车市场的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19.
张少华 《汽车情报》2005,(12):29-35
在我国轿车市场经过2002年、2003年的井喷及2004年的回落之后,2005年的轿车市场成了众多媒体及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1997年轿车市场快速运行与艰难运行相伴,市场培育中的进步与问题并存,这些都是今年轿车市场的鲜明特点。 1.轿车市场的快速运速运行 1996年汽车总体月累计销售有6个月负增长,到了第4个季度才出现微弱低速增长:轿车月累计销售增长率为17.47%。1997年轿车市场需求增长明显高于1996年,轿车仍然是汽车诸车型中市场需求最旺的车型,10个月的累计销售增长23.78%,高出汽车整体增长17.02个百分点,支撑了1997年汽车市场的回升,支撑了汽车市场的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