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交通标准化》2005,(2):10-13
第一条 为保证交通行政许可依法实施。维护交通行政许可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规范交通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方交通》2006,(3):23-3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依法实施海事行政许可,维护海事行政许可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海事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加入的有关国际海事公约,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陆上运输管理处围绕运政管理,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路运输条例》)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交通标准化》2007,(2):7-11,2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交通法规制定程序和交通立法行为,保证交通立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5.
《道路运输条例》明确了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具体履行道路运输管理职责,对道路运输活动施行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但长期以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经费实际上是靠自收自支、统收统支解决的,这种做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运输管理工作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基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完成法定职责。遵照《行政许可法》及有关法规,理顺运管机构经费来源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行政许可法》是对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规范和重大改革,其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许可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我们运管部门必须加强学习,主动适应。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与《行政许可法》同时实施,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推进道路运输管理实现现代化,推进依法行政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9.
2001年以来,上海市陆上运输管理处按照上海市和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紧密结合运政管理实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路运输条例》)为契机,以提高广大职工的法律素质为己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职工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促进上海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发挥积极作用。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按照市政府法制办的要求,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及其所属的市陆上运输管理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市政府(2003)18号令关于《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对以前颁发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目前,已明文废止了一批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的立法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国现行缺陷产品召回立法模式,指出了我国现行缺陷产品召回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立法可采用基本法与单行法并行模式,并将基本法确定为《缺陷产品召回法》。  相似文献   

12.
民事优先权的种类是构建民事优先权制度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厘清民事优先权的含义着手,分析了我国民事优先权的立法现状,最后结合国外的立法例及我国学者提出的相关建议稿,对我国《物权法》上民事优先权种类的设置提出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比较,反思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现状,提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试论政务公开的立法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政务公开的理论渊源入手,着重从行政立法的角度,对政务公开的内涵及其在国外实施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我国政务公开的立法保障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环境人格权作为以环境人格利益为客体的环境权权益,因环境权本身的价值属性决定了其进行民法立法确认的必要,即宜作为一项新型人格权在《人格权法》中予以规定,明确其权利的具体内容。而环境人格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也对环境人格权侵权责任的承担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只有牢固树立环境人格权是一与生俱来的人格权益观念,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环境侵害行为的发生,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空间。  相似文献   

16.
通感作为感觉的挪移,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视觉旨向,在修辞上倾向于形象性,与比喻相同;在认识论上,是知性逻辑的实证,指向世事的操作.听觉旨向,与意象的装饰相去甚远,其幻听旨向是通感语象控制艺术的神秘经验,极致为人生之醉态,而走向知性不及的拯救.通感由“看”到“听”的挪移在于自闭性的“目睹”开放向“聆听”的交互.通感正是“交互”在身体官能上的表达.因“通感”探讨而逼问出的肉身感通学同时也关联着哲学本体论的尝试和一般主体间感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宪法中的国家权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利问题和权力问题是宪法学的主要问题。在权力方面,宪法授予国家权力,同时又限制国家权力。宪法构建国家权力的基本框架,确立国家权力的组织活动原则,直接规范国家立法权。  相似文献   

18.
19.
文章通过对SHEL模型、GEMS模型的分析,简要地说明了人的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区别。并通过海事调查中对“人为因素”的分析,阐述了人的因素在海事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在借鉴MED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注重人的因素和控制海事发生几率的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全困境”或称“霍布斯恐惧困境”是国际关系学和国际关系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安全困境”客观性的历史考察,从历史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分析超越“安全困境”的可能性及其所需要的条件,并对“安全困境”与“中国威胁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