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各地均有尝试。该文结合武汉城市道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工程实践,探讨了多种处理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城市的扩张及快速发展,道路交通流量的增加,城市道路运营临近或者超过路面设计基准期,城乡公路的市政化改造,现阶段我国老旧道路路面改造问题突出。为有效地解决旧路路面结构改造问题,结合现状路面结构、路面病害调查、交通流量、道路周边边界控制条件等控制因素,分别针对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现状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适用条件下的路面结构加铺方案。  相似文献   

3.
结合广州市番禺区迎宾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简要总结介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在设计、施工和管理特别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根据项目的经验,提出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是加铺沥青混凝土,如何防治反射裂缝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广西南宁市某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分析反射裂缝在耦合荷载作用下路径扩展规律,为沥青加铺层的抗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本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状况调查结果,对加铺沥青罩面层前后旧混凝土板的应力进行分析计算,据此对本项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层的结构设计方案优劣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不同结构设计方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以及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可以改善路面的使用功能,具有施工工期短和对交通、环境影响较小的优点。实践证明,通过合理设计,配合精心施工,可以有效延长沥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旧路面改造升级中的沥青罩面结构,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对比了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清除旧路面层后加铺沥青层路面结构、旧沥青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罩面结构、旧水泥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罩面结构的力学响应的差异性,确定了三种不同结构的最不利应力及受力位置,并对可能引起的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提出了建议,可为以后旧路面改造升级沥青罩面结构选择提供技术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缺乏基于沥青层加铺改造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定研究的情况,根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实际,在对大量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错台超限率与缝边弯沉等基于沥青层加铺改造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定指标,适用于不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本标准具有较高的可靠度和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引起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缝的机理分析,提出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几种处理方法,并列举了工程实例。可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基层处理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上海市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工程中的评价、材料、设计、施工等的组织与管理技术进行探讨.结合国家的相关规范与上海市的实际状况,通过详细的分析,明确了上海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调查内容和评价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建议了不同的加铺对策,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应采用合理的利用方案,对损坏较严重的路面优先考虑采取高性能沥青混凝土的加铺对策;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给出了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组织原则,明确了交通组织和质量控制的指导思想,以及各施工环节的工艺要求.以沪青平公路改扩建一期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工程的实施过程和要求.跟踪观测表明,该工程的实施效果良好,所采取的加铺技术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设计时,经常遇到设计纵坡小于0.3%,按规范要求必须设置锯齿形偏沟,过去设置的锯齿形偏沟宽度为1.5 m,给沥青路面的施工带来困难。根据《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相关要求和以往经验,该文剖析了过去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中,设置的锯齿形偏沟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进行城市道路设计中锯齿形偏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与公路相比,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条件有其自身特点,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成因与预防重点也有不同。该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各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在公路与城市道路修建中已广泛应用。虽然沥青路面设计是建立在层状弹性理论基础上的耐久性设计,但沥青路面仍然存在设计年限内发生的早期破损现象。该文从工程施工角度,分析了造成早期破损现象的施工与原材料方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夏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1):172-176,34
该文以上海市奉贤区环城东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透水沥青路面的工程实例,从选材与配合比,路面与排水管施工,以及橡胶沥青封层的特点与作用,介绍了透水沥青路面及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的应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徐州市淮海路、中山路等早期修建的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工程的改造探索,分析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病害、路面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剖析当前我国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在理论体系、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加铺设计,应对现有路面状况进行调查评定。其存在病害的,应根据病害的成因、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处治。城市道路由于处于城镇内,交通特性、服务对象及建设条件等具有与公路不同的特点,城市道路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加铺补强设计,确定适宜的加铺厚度、加铺类型、结构组合及材料。  相似文献   

17.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在面层上加铺沥青路面。该文以深圳市彩田路北延段路面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路面状况及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时的设计与施工关键问题,提出了路面改造设计方案及施工过程中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方新雨  曾辉 《公路》2007,(11):94-100
结合常武路路面白改黑施工实践,介绍了橡胶沥青在改造项目上的应用,重点在其材料与结构特性上加以分析、研究与总结,以便正确指导施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顺利完成本项路面改造比较特殊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路面结构组合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结合北京市南中轴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示范工程的实例,对其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施工、运营使用等情况进行跟踪总结。从多方面分析车站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和具体方案,并提出建议的路面结构组合方案,对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根据合肥市城市主干道新蚌埠路的施工实践,本文对改性沥青制备、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以及运输、摊铺、压实等施工工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就如何提高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水平及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