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靖华 《商用汽车》2014,(12):91-91
第4届中国一亚欧博览会将于2014年9月1-6月3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据介绍,本届博览会将紧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主题设计一系列高层论坛和专题活动。为不断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渠道,本届博览会广泛邀请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国家嘉宾与会。中外嘉宾将就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行深入广泛交流,促进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未来线网建设更多的是位于中心城区以外的城郊线路,轨道交通站点的区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原有的《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等相关规范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和修订.本文首先对轨道交通站点吸引范围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相关的研究发展.随后,就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站点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已有相关研究、规范以及现状郊区轨道交通站点的具体情况,提出引起站点吸引范围变化的因素.最后,通过实例调查、数据分析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级别城市郊区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吸引范围参考数值并为未来导则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价值的相互影响关系,分别从区域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对于沿线土地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运用特征价格理论,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区域土地价值的关系模型,并对哈尔滨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土地价值进行实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应用性。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价值之间存在定量关系,其中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设施建设为主要影响因素。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于沿线土地价值的保值与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轨道交通沿线土地价值中约17.03%的效益来自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直接影响沿线的土地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弘 《东北公路》1999,22(2):3-8
阐述经济带的概念及形成发展机理,通过对国内外高速;公路没线经济带的实例分析和对沈山高速公路锦州段的实证研究,针对沈山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带布局规划提出了一套参考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着力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本文对沿线城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沿线各城市汽车产业发展进行评价。着眼于分析沿线城市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以期对沿线城市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促进陕西开放、开发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陕西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后,促进沿线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促进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形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公路运输经挤效益显著提高,表明高速公路促进了陕西的开放、开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上海郊区轨道交通客流保障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郊区轨道交通客流的广阔发展前景,以上海轨道交通为例,结合客流调研数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影响郊区轨道交通客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形成轨道交通骨干网络,加强站点周边区域多功能开发,配置科学合理的一体化换乘系统,联合公交运营企业构筑一体化城市客运交通模式等郊区轨道客流规模保障策略,扭转上海郊区轨道交通客流低迷、效益低下、建设经营成效甚微的现状,实现上海郊区轨道交通建设及营运的良性循环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城际轨道交通节点重要度和经济引力指标,探讨了城际轨道交通线网主骨架确定方法。基于规划区域内客流集散点分析,考虑节点重要度的影响因素,建立了重要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各节点的重要度。引入经济引力指数,测算了城镇群区域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引力。以节点的重要度和经济引力为目标,提出了城际轨道主骨架布局双重优化模型。采用改进PSO算法,确定了主骨架布局初选方案,利用城际客运走廊进行了修正,最终确定了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的主骨架,并以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9.
作为准公共产品,轨道交通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最明显的就是促进了沿线土地的增值。基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性机理,并结合城市地租理论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增值原理,建立了城市轨道沿线土地增值模型。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的发展会促进周边房地产的增值,其关键是如何定量评估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根据地价函数模型理论,本文建立了深圳地铁一期建设对站点周边住宅价值影响分析的模型.并利用深圳地铁一期沿线站点周边住宅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定量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