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根据公路平曲线的特性,通过对组成平曲线三种曲线元的分析计算,介绍了可广泛用于公路测量和设计的任意形状平曲线的测设方法。  相似文献   

2.
按照公路等级、设计时速、平曲线参数,确定公路超高过渡段的旋转方式以及公路加宽过渡段的计算方式,选择Visual Foxpro 9.0作为开发工具,结合VBA命令,在Microsoft Word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以数据录入模块、平曲线超高及加宽计算模块、结果打印输出模块作为系统的三大功能部分,实现公路平曲线超高和加宽的计算机辅助计算,为公路设计和施工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缓和曲线基本功能与平曲线线形协调要求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公路基本型平曲线的通用设计公式及方法,对公路路线设计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S型平曲线超高过渡的特点,介绍了一种S型平曲线超高过渡设计的新方式,包括无中间带公路的S型平曲线超高过渡设计.有中间带公路的S型平曲线超高过渡设计。  相似文献   

5.
直线长度对平曲线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采用了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的公路安全信息系统(HSIS)对两车道乡村公路上平曲线和直线长度的安全性表现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检查了平曲线的事故率是否随直线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及其影响随平曲线半径的不同而变化的情况。其成果可为FHWA的交互式安全设计模型(IHSDM)开发的两车道乡村公路提供事故预测算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进出口公路既是公路,又属城市道路。有其特有的功能,往往难以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本文就此问题对平曲线的最小半径及超高、环形交叉等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与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市津汉公路设计项目为例,通过平曲线半径、直线长度、小偏角曲线、缓和曲线、平纵视距、纵断面坡度和连续纵坡等方面的技术安全分析,对道路路线的各项指标和运行安全水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个研究课题在运行速度理论和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揭示出不同类型、设计速度公路的运行速度特点和规律及其与平曲线半径之间的关系,提出与路段运行速度对应的各级公路平曲线半径设计推荐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关键技术指标取值为在公路路线设计与优化中实现定量化选用技术指标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保证公路设计中关键技术指标取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平曲线半径与车辆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采用动态GPS仪,现场测试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的动态速度,并与高速公路各种平曲线半径相对照,寻找不同驾驶员在平曲线半径与行驶速度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再与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上的平曲线半径—设计速度相对比,分析高速公路平曲线设计指标使用的恰当性和高速公路平曲线上实际行车状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公路平曲线半径的区域划分与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山区高速公路几何线形与事故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区高速公路几何线形与交通事故数据,对平、纵及其线形组合与事故率的关系开展研究,建立了直线段长度、平曲线半径、平曲线偏角、纵坡坡度、竖曲线半径等单一线形指标与事故率的量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直线接平曲线路段、纵坡和平曲线组合路段、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路段、断背曲线路段、凹凸竖曲线组合路段的事故率,最后对多重线形组合路段的事故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对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以及基于交通安全需求优化几何线形设计成果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VB语言在公路勘测平面线形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苏 《公路》2004,(1):36-42
讨论了VB编程语言在公路勘测平面线形设计中的算法问题。其中包括:平面线形计算机辅助设计界面设置;平曲线的连接、数据结构、逐桩坐标分段计算:路线控制点距公路中线最题距离计算;各段平曲线数据浏览及修改;沿路线方向设置新平曲线等。这些算法已在高等级公路综合测设软件中得到应用。软件运行结果证明这些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线形诱导标用于引导或警告驾驶员平面线形的变化,科学合理的设置线形诱导标有利于公路行车安全。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对线形诱导标设置条件的规定比较模糊,不便于实际操作的问题,对公路平曲线线形诱导标的设置条件进行了探讨,从视距和线形协调性两方面讨论了线形诱导标的设置条件。根据人机工程学并结合平曲线行车视距,讨论得出视距不良平曲线路段的界定条件;根据曲线路段运行速度的连续性和运行速度理论,讨论得出急弯曲线路段的界定条件。同时根据道路设计理论和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推导出便于实际计算的应设置线形诱导标的急弯和视距不良路段的判定方程,为后续线形诱导标的相关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平曲线路段事故数目与线形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进  方守恩 《公路》2002,(12):76-80
基于IHSDM的思想,针对我国国道上平曲线路段的线形特点,分析了平曲线路段的线形元素和事故数目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道路特征信息变化率的公路线形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公路线形质量对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评价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从驾驶员行车时接受道路信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道路特征信息变化率的概念,并作为评价公路线形质量的定量指标运用到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平纵组合的评价研究中。研究表明:平曲线半径越小,驾驶员接受的道路特性信息变化率越大,驾驶员负担也越重;此外,平曲线长度、竖曲线半径及平纵组合都对道路特性信息变化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公路线形,提高行车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公路线形设计及其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构成了公路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文章从平面线形设计、竖曲线设计及视距原则几个方面介绍了美国的规范与标准。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平面线形与安全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长城  阚伟生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126-129,146
建立线形指标、交通量与事故间的模型是当前事故规律微观研究的主要方法,虽然在模型中纳入更多的指标能够提高的解释能力,但增加了模型的复杂性,加剧了数据采集困难.简洁的模型有时候在分析特定类型事故时反而更具优势,因此,作者在研究高速公路线形条件与事故的关系时,主要提取了平面线形的圆曲线、缓和曲线和超高等指标,重点分析平面线形与安全的关系。作者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平面线形与安全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利用贵州省贵黄、贵新两务高速公路的事故、线形、交通量数据建立了回归模型。此外,还结合具体案例,对曲线超高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平面线形安全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路线形方面(直线、平曲线、竖曲线、线形组合等)、视距方面及线形组合与道路景观的协调性方面分析了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线形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使公路线形更适合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