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绍宇 《中国水运》2007,5(7):114-115
以典型的三峡库区湖北省兴山县唐家院子滑坡防治工程为例,介绍了该滑坡具体的工程防治措施,并总结了三峡库区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特征,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滑坡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三峡库区滑坡崩塌危及航运安全 1.三峡库区滑坡分布特征 三峡大坝三斗坪至重庆市长约600公里的长江河谷两岸,有滑坡体200多个,面积50多平方公里,滑坡崩塌体量达13.52亿立方米.平均每3公里有滑坡1个.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在库水位升降的作用下,滑坡灾害易发多发。以三峡库区某岩质滑坡为工程背景,通过监测资料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失稳机制。结果表明:该滑坡为典型的浮托减重型滑坡,在高水位运行期,浸泡软化和浮托减重效应凸显,滑坡变形与水库水位上升及高水位运行呈正相关性。研究结论对水库型岩质滑坡稳定性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三峡库区巴东黄土坡滑坡区滑坡与塌岸防治工程设计,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代韶华 《水运工程》2004,(1):5-8,27
简要介绍三峡库区某港区滑坡体的分析、治理情况,可为三峡库区类似高边坡地质条件下滑坡的预防及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松  杨虹 《中国水运》2007,5(7):64-65
通过对童家湾滑坡特征(如滑坡形态、物质组成、滑带土性状等)和形成条件的研究。稳定性计算问题是滑坡及边坡研究中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在三峡库区滑坡治理过程中常用的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结合童家湾滑坡这一具体算例,用条分法方法对其在组合工况下的稳定性作了具体的分析。对其稳定性与防治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会迎  时锋 《中国水运》2006,6(6):100-102
詹家湾滑坡为一土质推移—牵引式滑坡,并且以推移作用为主,目前滑坡处于蠕动阶段,但在大气降雨,河流水位的变化,河流的侵蚀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滑坡变形有加剧的趋势。本文叙述了三峡库区詹家湾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折了滑坡成因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防治方案:抗滑桩 排水沟。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孙家屋滑坡稳定性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峡库区孙家屋滑坡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特性、水文条件、滑坡的物质组成,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分析。针对库区实际水位的各工况组合,采用极限平衡法的传递系数法计算出边坡稳定系数,为滑坡治理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叶建华  王志俭  贺雷  张晨 《中国水运》2014,(2):248-250,252
以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Geo-Studio软件,分析库水位作用下白水河滑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库水位从145m上升至175m阶段,滑坡稳定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库水位稳定在175m阶段,滑坡稳定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库水位从175m下降至145m阶段,滑坡稳定系数逐渐减小,且库水位以0.8m/d速率下降时,可能是白水河滑坡的最不利工况;库水位稳定在145m阶段,滑坡稳定系数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滑面土体残余抗剪强度试验方法的介绍和选用,文章对三峡库区云阳县青滩子双层滑坡滑带土进行了分区剪切试验,结果表明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能较好地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研究方法对双层滑坡滑面力学参数的选取具有较好的应用和参考价值,是解决土质滑坡滑面残余抗剪强度指标问题值得推广的一种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彭波 《中国水运》2006,6(12):103-104
通过三峡库区近坝库殴八字门滑坡地质勘查、专业监测与环境影响因素监测及宏观地质巡查监测等资料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库水位涨落、大气降水的作用及人类活动的作用,是引起八字门滑坡变形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信息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滑坡监测对保障库区城镇居民安全及航运事业的发展、三峡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面向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长江三峡滑坡监测试验站”的监测数据,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WebGIS的滑坡监测信息平台,该平台是对滑坡监测预警防灾的理论、技术、方法的集成应用,改变了监测数据的存储、传输、管理、发布等环节的传统工作模式,实现了数据的及时处理、安全存储、实时更新和资源共享,并提供准确预报预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1985年6月12日发生于长江三峡新滩的巨型岩崩与滑坡,岩崩与滑坡体的总量达1891万米~3的情况。根据对地质,地貌的调查,以及史书记载与长江新滩段河床特性的分析,对新滩巨型岩崩与滑坡的成因、演变与对航道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最后作者讨论了三峡水库建成后,如新滩又发生巨型岩崩与滑坡将对三峡库区航道有何影响并提出治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鉴于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较为规范和普遍适用性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三峡库区童家坪滑坡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评价结果和童家坪滑坡实际稳定性情况相符,因此运用该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消落期,利用Geo-Studio系列软件中的SLOPE/W模块,对不同库水位下降速率(0.6m/d、0.8m/d、1.0m/d、1.2m/d)条件下以及不同库水位下降速率在天然及降雨两种工况下,三峡库区某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库水位下降速率对滑坡整体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滑坡稳定性相对略差;不同库水位下降速率的天然工况下滑坡的整体稳定性都大于1.10,处于稳定状态;0.8m/d、1.0m/d、1.2m/d的降雨工况下滑坡的整体稳定性略低于1.098,为基本稳定状态;滑坡的整体稳定性状态满足1.2m/d的库水位下降速率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量涉水老滑坡产生复活变形,其中卧沙溪滑坡是三峡库区典型滑坡之一,自2003年水库蓄水以来一直持续变形,变形位移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和阶跃性。根据宏观地质调查及专业监测资料,分析滑坡变形演化特征,得到滑坡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变形机制。砂泥岩互层的软弱地层为滑坡的复活变形提供了物质基础,良好的地形则为滑坡持续变形提供了微地貌条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可知,滑坡复活变形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则是库水位波动,受库水位下降时饱水加载效应和动水压力效应的影响,坡体内形成巨大的指向坡外的渗透压力,导致坡体稳定性急剧下降产生显著变形。该滑坡次级滑体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若加大库水位下降速率,则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结果为滑坡防治及水库调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梅溪河大桥详细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针对施工过程中奉云路B5合同段梅溪河大桥0#桥台出现地质裂缝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判定此处为覆盖型切层基岩古滑坡。同时,针对三峡库区的蓄水特征,对该岸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收集三峡库区典型岩体滑坡参数,在遵循相似准则基础上,结合万州河段地形资料建立滑坡涌浪三维物理模型。试验中依据船舶航行状态分为自航船、系泊船和锚泊船3类,并对涌浪作用下3类船舶的航行安全阈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承灾体河道被分成3个子区域:滑坡体宽度范围内直道区域(A)、滑坡体宽度范围外直道区域(B)、弯道区域(C)。对区域A而言,不存在具体的安全阈值,当滑坡涌浪灾害预警时,3种船舶均不能出现在该区域;而对B、C区域,一切船舶应在安全距离阈值以外。  相似文献   

19.
本项目以百米超高填方路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三峡库区巴东组老屋包滑坡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探讨超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分析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超高填方施工技术,为在类似地质和工程条件下的超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积累了工程经验,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长江三峡库区典型弯曲河道为原型,将其概化成弯曲河道型水库模型,从滑坡的几何尺寸、内部散体构造、物理指标等方面对滑坡体进行模拟。以河道水深、滑面角度、滑体厚度、滑体宽度、临水状态、入水处河床坡度为试验参数,从凸岸滑坡入水开展物理模型试验。分析初始涌浪形态特征,确定首浪波高,通过波高等值线图分析首浪波峰线的分布特征。以波能流为主线,运用波能理论,分析波动能、波势能和压力做功,从理论上推导出首浪总波能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