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分析了某桥预应力混凝土盖梁端部裂缝的成因,总结了锚固点布置对盖梁端部局部应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改善盖梁端部受力性能的锚固区布置原则,并对此盖梁裂缝处理提出了建议。其所得结论和建议可供同类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盖梁结构在预应力张拉施工时其张拉端部出现开裂为较为常见的病害。该文分析了预应力盖梁端部裂缝的成因,提出了裂缝预防处理措施和设计的优化,其所得结论和建议对同类结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某桥预应力混凝土盖梁端部裂缝的成因,总结了锚固点布置对盖梁端部局部应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改善盖梁端部受力性能的锚固区布置原则,并对此盖梁裂缝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钢锚梁索塔锚固区中钢锚梁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斜拉索水平分力,混凝土塔壁只承担小部分,而水平分力是引起索塔锚固区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荆岳长江公路大桥索塔锚固区设计中布置了一定的预应力以增加混凝土的安全储备.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手段,分别对索塔锚固区在预应力、钢锚梁设计支承方式、钢锚梁设计支承方式(无预应力)工况下的应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钢锚梁设计支承方式下,锚固区的应力均满足要求,但在设计支承方式(无预应力)时,锚固区混凝土塔壁存在较大的主拉应力集中,因此在索塔锚固区上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在张拉时,弹性上拱度较大,有时在锚固端、跨中和翼缘还出现裂缝。结合实例介绍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验算T梁应力和变形等问题的具体过程,以及等效荷载法在有限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某钢桁加劲梁斜拉桥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索塔锚固区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增大预应力损失,分析比较混凝土索塔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混凝土索塔锚固区配置预应力是必要的。当预应力损失为40%时,使塔壁混凝土最大主拉应力大于容许主拉应力,开始产生裂缝。预应力损失的增加,使塔壁混凝土最大主压应力减小,但均满足规范的要求。塔壁混凝土在预应力束张拉、锚固端和斜拉索锚固端均表现为应力集中,应对其进行加强处理。  相似文献   

7.
以广州市东圃某特大桥的检测与加固设计为背景,通过对体外预应力加固中的大吨位端部锚固块进行有限元分析,给出了端部锚固块在新增混凝土前后的纵向应力、横向应力和竖向应力,并对这些应力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端部锚固块在新增混凝土后的加固效果非常明显,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并就此提出一些局部加强建议。最后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利用拉-压杆模型进行了锚固区的配筋计算。  相似文献   

8.
针对斜拉桥传统钢锚箱构造复杂、吊装重量大,钢锚梁结构需设置环向预应力、索导管定位复杂等问题,研究一种新型钢锚箱锚固结构(主要由混凝土桥塔、U形钢锚固件和钢拉板组成,塔壁不设环向预应力)的适用性。以某大型斜拉桥(采用传统钢锚梁+环向预应力锚固形式)为背景,提出这种新型钢锚箱索塔锚固结构设计方案,建立锚固区节段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受力性能。结果表明:新型钢锚箱索塔锚固结构设计方案中,斜拉索水平力基本由新型钢锚箱承担,取消塔壁环向预应力,按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由最小配筋率下裂缝宽度控制塔壁设计,塔壁设计凹形部位便于钢结构锚固;在正常使用工况和断索工况下,新型钢锚箱索塔锚固区受力合理,塔壁应力、裂缝宽度等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体外预应力桥梁锚固块构造分析及拉压杆模型法配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玲  王强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1):71-76,80
采用3种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体外预应力桥梁锚固块的应力分析,分别考虑角钢、钢垫板、体外预应力钢管,钢筋网和分布钢筋对锚固块的影响,并对3种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另外,对单孔锚固的T梁锚固块直接利用美国ACI-318-05混凝土结构规范中的拉压杆模型进行配筋设计;对多孔锚固的箱梁锚固块,忽略横向应力和竖向应力的相互影响,利用弹性应力法建立箱梁锚固块的横向和竖向配筋的拉压杆模型进行配筋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预应力锚固块与主梁相接部位中设置角钢有效地降低了这一位置由于大吨位张拉力引起的应力集中;设置了钢垫板、角钢、体外预应力钢管以及锚固区钢筋网和分布钢筋后,锚固区是安全的。因此,运用拉压杆模型法对体外预应力锚固块的配筋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混凝土索塔锚固区承载力准确计算及预应力设计难题,提出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以龙川枫树坝大桥为背景,采用变密度拓扑优化法构建索塔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分析索塔锚固区压杆和节点的承载力、计算环向预应力需求数量,建立索塔锚固区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预应力构造优化分析,确定预应力沿高度方向布置方式、预应力盲区设计及预应力配置数量,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应力验算。结果表明:分散布束较集中布束产生的锚固区主拉应力更小;在导管处预应力盲区增加短束可均匀提高塔侧壁的预压应力;受材料泊松效应影响,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钢筋必须适量配置;按提出的拉压杆模型及构造优化方式布置预应力钢束可较好满足索塔锚固区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11.
Lock-UpDevice是一种类似速度开关的装置,可以改变结构的平动动力约束方式。在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对在使结构产生较大运动速度的荷载作用下,为了使加劲梁不产生额外的梁端位移;或在大的冲击作用下梁体对伸缩缝不产生过大的速度以损害伸缩缝,进行了梁端设置Lock-UpDevice的可行性研究。该文对地震作用下梁端设置Lock-UpDevice于西堠门大桥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赵青 《公路交通科技》2010,27(12):99-104
针对一座4跨梁式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选取空间梁单元建立4种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并选取3条地震波,进一步对比分析了支座模型改变后连续梁桥和简支梁桥内力和位移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改变梁式桥支座模型,上部结构在桥台和梁端间伸缩缝处及相邻梁和桥墩间伸缩缝处相对位移的地震反应会明显变大,但桥墩内力和位移的地震反应明显减小,隔震效果显著;合理选择台梁间、墩梁处和相邻梁体间伸缩缝处限位弹簧装置的刚度可以有效地减小上部结构在地震中的相对位移,防止其发生梁端碰撞和落梁破坏。  相似文献   

13.
大跨悬索桥梁端位移与温度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润扬大桥悬索桥160d的梁端位移响应与钢箱梁温度实测数据进行了季节相关性研究,并应用于结构的整体状态监测。针对润扬大桥悬索桥梁端位移与温度之间明显的季节相关性,采用6次多项式模型对梁端位移-温度进行了统计建模,并采用均值控制图法对梁端位移的异常变化进行了判别分类。主梁南北端由于温度引起的梁端位移年变化幅度分别为38.8、37.4cm,而采用均值控制图法可以识别出由于结构损伤所引起的梁端位移0.8cm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温度的季节变化对悬索桥实测梁端位移的影响,较好地识别出结构损伤引起梁端位移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4.
The random vibration of a nonuniform cantilever beam with a concentrated mass at its end, is studied as a simple model of the suspension spring of a motor vehicle. The spectral response of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concentrated mass is obtained when the beam is subjected to the random motion of the support. The conditions for the validity of the single degree approximation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新的端部处理方式,采用锚固地梁与无缝伸缩缝相结合的措施来连接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和铁路通道。锚固地梁主要用来约束路面面层的膨胀位移,无缝伸缩缝既保证通道的自由变形又保证接缝处的行车平整。通过ABAQUS有限元程序分析了锚固地梁的应力和位移,结果表明:该连接方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e random vibration of a nonuniform cantilever beam with a concentrated mass at its end, is studied as a simple model of the suspension spring of a motor vehicle. The spectral response of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concentrated mass is obtained when the beam is subjected to the random motion of the support. The conditions for the validity of the single degree approximation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应用势能驻值原理,推导出了初始载荷对梁静力特性影响的非线性控制微分方程,得到了悬臂梁和一端固定一端简支梁静力计算的闭合解。引入了初始载荷影响系数以反映初始载荷的非线性效应,讨论了初始载荷的大小、梁的约束条件、惯性矩、跨度对初始载荷影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载荷的存在会使梁在后续载荷作用下的静力反应减小,其减小程度与初始载荷的大小、梁的刚度及约束条件有关;在设计轻型和柔性结构时,应适当考虑初始载荷的这种非线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桥梁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多采用曲线桥梁和匝道桥。特别是小半径曲线梁桥,除承受弯矩、剪力外,还有较大扭矩和翘曲双力矩的作用。在施工运营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在连续梁曲线内侧端支座脱空;有的曲线梁体向曲线外侧径向整体侧移;有的墩梁固结处在立柱顶部(与梁底衔接处)产生水平环形裂缝等危及桥梁正常使用的现象。该文结合某跨铁路上跨立交桥的设计,浅谈小半径曲线箱梁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变厚度悬臂板的有效分布宽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翔云  李立峰  王斌  杨征宇 《公路》2002,(11):64-69
应用空间有限元的计算程序,揭示出变高度悬臂板和梁在固端截面上新的应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对板的有效分布宽度修正系数公式和对梁固端截面的应务计算公式,计算十分简便,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一座7跨连续半漂浮体系混合式斜拉桥为实例,其主跨580 m,为扁平流线型钢箱梁,全桥共有斜拉索168根,斜拉索采用梁上销铰锚固,塔上单端张拉方式。在运营检查中发现斜拉索PE破损,为保证大桥的安全使用性能,必须对该索进行更换。该文对该桥换索的施工及监测等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