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朱昊  王磊  张会娜 《城市交通》2010,8(5):84-88
根据世博交通保障策略的要求,为确保世博会交通管理有效运行,对世博交通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这一系统的技术框架结构,分别阐述了数据层、技术层、应用层、服务层的主要内容。进而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提出世博交通保障措施查询、世博出行方案查询、世博交通运行状况统计、世博交通服务水平评估和客流预测预报5个方面的功能及其具体内容。最后,探讨了系统开发涉及的关键性技术,并对系统开发和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上海世博交通正常运行,从不同区域和出行过程中不同地点两个方面分析了世博交通信息服务的需求特点。提出了世博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框架,具体描述了信息服务集成应用平台和信息应用服务系统。阐述了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道路交通联动诱导系统、公共停车信息服务系统、枢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客流预测预报服务系统、园区客流引导服务系统7个世博交通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的功能。最后提出了系统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非  陈小鸿 《城市交通》2007,5(6):58-64
世博参观游客交通的合理组织是办好世博会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总结上海世博会交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世博会客流集散策略,并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系统化分析的方法,进行了世博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设计。基于世博游客集散的三条对策,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为目标,建立了世博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框架;接着就世博公共交通系统两个主要子系统“交通转换系统”和“EXPOBUS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分析、服务流程分解和服务对象分类;最后梳理了系统设施需求,提出了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与规划方案。通过研究,期望能建立高效的、具有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统,保障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24日~7月5日,应欧洲智能交通协会(ERTICO)邀请,由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组团赴欧洲考察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发展情况。德国分别于2000年和2006年举办了世博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赛事,在这些重大活动中,交通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上海举办大型活动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李德宏  汪浩 《ITS通讯》2001,(4):34-38
新加坡国土狭小,却以其健全发达的交通路网和前瞻性的交通规划管理,为高密度的人流与车辆提供着优质的服务。其中,富有成效地开发和运用智能交通系统,是新加坡在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和实践中引人注目的一环。本将着眼于智能交通系统在新加坡应用与发展的现状,着重介绍其智能交通系统构架中各项交通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功效。希望智能交通系统在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能为中国大陆现代化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归纳总结了上海世博开园一个月左右的交通运行状况,分析世博交通的特征以及需求、供给相关问题,同时比照往届世博会,从供需平衡的角度为上海世博后期交通保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一、世博前期的交通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7.
上海世博集约交通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洪  邵丹  陈欢  李青华 《城市交通》2011,9(4):76-84
为应对大规模、长时间、高强度的世博客流,世博会交通运行方案以集约化模式为主导,在没有实施强制性交通管控的前提下,世博交通组织及全市日常交通平稳有序、运行效果良好.通过分析世博游客出行特征及世博会期间对外交通、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的运行特征,从设施建设、交通管理、配套政策、交通服务等方面总结世博集约交通的实践经验.借鉴世博...  相似文献   

8.
全方位构建面向世博会的上海市内外交通衔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世瞩目的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将是有史以来上海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盛会。据有关部门预测,世博会期间将有7000万人次的游客光顾上海.客流乘降集中、方式多元化、延续时间长,对上海内外交通系统的适应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除了市内交通和对外交通两个系统的扩容建设。  相似文献   

9.
朱洪 《城市交通》2008,6(2):64-67
为应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大量游客及对上海市造成的交通压力,对游客的交通行为和游憩行为进行研究。首先综合上海市及以往世博会举办城市的交通数据,对2010年世博游客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及预测。从交通的角度,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范围划分4个世博交通服务圈层,进而分析世博游客的流向分布及其与日常交通流叠加的特点。从游憩的角度,探讨游客的游憩行为及旅游路线。最终指出,交通尤其是公共交通各个环节与游憩的融合很重要。提出降低观光隧道票价、将水上巴士变成流动的世博会场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综合交通模型体系构想及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上海综合交通模型体系的总体构想,包括总体目标、基本功能、框架结构、工作机制、公共平台等几个方面,计划分为三期完成。一期研究成果包括:公共交通系统模型研究层面从既有模型的全网层面深化到客运走廊层面,新增公交票价、道路车速等客流影响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模型研究层面从5个区域网络的宏观层面拓展到19个行政区、县网络的中观层面,校核线从2条扩大到4条,改进了车流分析技术;世博交通系统模型反映世博交通与日常交通流的高强度叠加特性,开发交通流叠加分析、交通供需迭代反馈分析,游客活动链等新技术;虹桥枢纽系统模型针对枢纽内交通系统多、集散客流规模大等特点,采用交通方式功能分析、用地开发交通影响分析等技术,预测枢纽本体及周边影响区域的客流、车流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交通标准化》2010,(14):76-77
展览时间:2010年9月1日-2010年9月3日 会展场馆:上海展览中心会展描述:本届展览会以“智能交通——引领美好生活”为主题,集中展示国内外智能交通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世博会智能交通系统的成功建设来带动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政企交流,促进行业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交通港航系统广大职工以饱满的精神和实际行动,全力以赴,服务世博、奉献世博,使交通港航服务窗口更加亮丽。专项培训提升素质为保障世博期间广大游客安全、便捷、有序出行,上海交通港航系统各单位通过多种形式的专项培训,  相似文献   

13.
智能交通系统是集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为一体的新型的交通系统.文章主要叙述了智能交通领域中的多媒体及网络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视频技术、ATM技术等,并且给出了多媒体通信系统在智能交通中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世博交通保障整体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锡明  朱洪  邵丹 《城市交通》2010,8(2):14-20,60
世博会交通具有客流规模大且不均衡、与日常交通同向叠加等特征。为确保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日常交通与世博交通有序畅通,提出研制世博交通保障整体方案。首先介绍了整体方案与具体规划方案的区别并提出其构架。在分析世博期间交通运行总体状况及交通需求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以集约交通为导向的总体策略。编制了高配置、多层次的公共交通保障方案,引导与管控相结合的道路交通保障方案,整合扩容的交通信息服务保障方案,并研究储备了配套交通政策以便调节可能出现的交通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所带来的大量智能交通设施运维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绩效评价的智能交通设施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采用被管对象层、采集层、处理层和应用层的四层系统架构设计.该系统已应用于上海和其他城市智能交通运维管理系统的实践中,有效提高了智能交通系统设施运维管理效率,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刘淼 《交通与运输》2011,27(1):33-33
世博会的召开给我们社会各行业都留下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令人赞叹的便是世博期间的交通保障工作。上海本身的日常背景交通压力不小,而世博客流具有持续时间长、集散时间集中以及中心高度集聚的特点,对城市交通的冲击很大。  相似文献   

17.
《交通标准化》2010,(12):85-85
展览时间:2010年9月1日-2010年9月3日 会展场馆:上海展览中心 会展描述:本届展览会以“智能交通——引领美好生活”为主题,集中展示国内外智能交通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世博会智能交通系统的成功建设来带动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政企交流,促进行业进步。展览会将为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协会组织代表以及业内专家学者搭建一个交流、展示、互动的平台,积极推动我国智能交通和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协同发展。本届展会将成为智能交通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方面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展会,促进中国智能交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交通标准化》2010,(10):82-83
展览时间:2010年9月1日-2010年9月3日 会展场馆:上海展览中心 会展描述:本届展览会以“智能交通——引领美好生活”为主题,集中展示国内外智能交通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世博会智能交通系统的成功建设来带动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政企交流,促进行业进步。展览会将为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协会组织代表以及业内专家学者搭建一个交流、展示、互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世博期间背景交通出行小幅增长,世博交通以集约化为主导,未对全市交通产生较大影响。但随着背景交通和世博客流的逐月增加,全市快速路、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呈现日益趋紧的态势。该文梳理世博交通的筹备规划及组织过程,从设施供给、管控政策、引导措施、信息服务等多个方面挖掘总结世博集约交通理念的实践情况。世博集约交通的实现途径包括倾向性的设施供给、人性化的管控措施、主动性的引导措施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这些实践经验将为世博后的城市交通日常管理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智能交通的概念已被社会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智能交通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物联网的出现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一条新道路。首先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原理和结构;随后分析物联网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并重点阐述物联网与智能交通之间的联系,探讨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展望基于物联网智能交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