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降雨冲刷和面流冲刷室内模型试验模拟研究不同直径、不同间距下椰纤维网生态防护边坡的表面降雨冲刷形态特征及面流冲刷规律,分析椰纤维网生态防护边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坡面冲刷规律。结果表明,椰纤维网防护能降低边坡的降雨冲刷,减少细沟形成与扩展;椰纤维网能增加坡面抗冲刷能力,在其防护下,泥砂冲刷总量比裸坡减少40%以上,坡面水流速度降低20%以上;椰纤维网网孔距离越小,坡面冲刷量及坡面水流速度均越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黄土地区路堑陡边坡的坡体形式,以锚杆护坡和植被根系保水固土机理为基础,结合植被多样性原理,统计分析黄土地区道路生态防护的植物种类及其植被群落组合,研究设计了适用于黄土地区陡边坡的新型土工柔性格框生态防护措施.以定西至平凉高速公路为试验依托项目,模拟分析黄土地区降雨对无防护边坡、普通植物纤维防护边坡和新型土工柔性格框植被防护边坡的冲刷,结果表明:在降雨量分别为2.4 m3/h和3.2 m3/h的60 min冲刷条件下,随着试验历时的增加,新型生态防护技术的边坡水流含沙率与累计边坡冲蚀量较其他2种边坡形式小30%以上;降雨冲刷试验结束后,前2种边坡的坡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新型生态防护技术防护的坡面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根据降雨作用于坡面的实际情况,采用人工喷水来模拟自然降雨,通过控制喷水速度来模拟不同降雨强度;自制了模拟边坡的试验装置,该装置可以旋转来模拟不同坡率的边坡;利用该装置比较各草种的生长适应性和抗冲刷能力,研究各草种在不同边坡坡度、不同固土方式下性能的优劣以及不同固土结构的固土性能,分析了红砂岩边坡降雨条件下的边坡冲刷特点.试验方案能够有效地模拟边坡在降雨冲刷条件下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黄土路基坡面侵蚀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黄土路基压实坡面室内人工降雨侵蚀试验,提出了不同因素条件下黄土路基坡面降雨侵蚀强度计算公式,分析了降雨自然因素及坡角、压实度、坡长等因素对坡面冲刷强度的影响程度。坡面降雨侵蚀结果表明:坡面存在冲蚀最大的临界坡度25.9°;坡面压实度越大对边坡抗冲蚀稳定影响越有利;边坡的坡长过长对坡面抗冲蚀防护极为不利;坡面产沙量自上而下增加;坡面水流含沙量对坡面产沙有一定的影响,随坡长越大影响力越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边坡坡面防护方案,在常规基础上提出了土工格室规格及外掺作物秸秆加筋的改进措施;搭建了室内模拟边坡降雨冲刷试验;控制土工格室规格及外掺作物秸秆加筋变量,分析模拟边坡降雨冲刷数据,综合对比生态边坡坡面防护效果。结果表明 :土工格室及外掺作物秸秆加筋的综合措施能显著提升生态边坡坡面抗冲刷能力,增强边坡防护效果;单一采用土工格室措施的生态边坡冲蚀量相较于裸坡可降低71.27 %,采用土工格室及外掺作物秸秆加筋的复合措施可降低84.65 %;缩小土工格室尺寸有利于降低生态边坡坡面模拟降雨冲蚀量,提升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黄土路堑高边坡现场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现场模拟降雨,研究了降雨对黄土路堑高边坡的侵蚀机制,分析了裸露边坡和植被防护边坡的破坏特征以及径流特征、冲刷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暴雨条件下,古土壤的破坏方式不同于黄土,且更易于侵蚀,厚层基材喷播植草对其防护效果很好;同时,坡面上方来水是坡面冲刷最主要的因素,径流量的变化具有“陡涨缓落”的特征,含泥量则呈现“缓涨陡落”的趋势;且连续阴雨对路堑边坡的侵蚀能力比短时暴雨更强。试验研究结果为黄土地区路堑高边坡的植物防护和截排水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3S-OER植被生态修复技术是集生态修复与边坡稳定性防护为一体的坡面防护技术,由土壤生境系统、植被群落系统和物质循环系统组成,该技术具有适用性广、景观性好、稳定性强的特点,目前此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处于推广应用阶段。本文就3S-OER植被生态修复技术在黄土干旱寒冷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同类型地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新型生态防护技术对软岩边坡的适用性,该文开展了不同软岩的新型生态防护技术的模拟试验与现场施工工艺研究。根据试验区域的植被发育情况、试验区域植被的抗冲刷能力,探索了新型生态防护技术对不同软岩和坡率下的适用性。通过模拟试验与现场试验结果获得了不同软岩和坡率在不同冲刷强度下与软岩边坡冲刷力之间的关系规律。  相似文献   

9.
选择典型的客土喷播防护边坡工程,测定在不同人工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条件下客土喷播基材混合物的冲刷稳定性以及坡面有一定植物覆盖率后边坡的冲刷稳定性,定量比较在不同条件下边坡的抗冲刷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客土喷播防护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公路边坡的长期抗冲刷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现场抗冲刷试验的试验目的,详细介绍了其试验方案及现场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区草种生长情况的评判,对试验区草种抗冲刷能力的测试,对适宜广西寨任路边坡防护的草种进行了比选,对不同草种抗冲刷能力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不同草种在不同降雨强度下与边坡冲刷的关系,为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岩质边坡植被抗冲刷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阐述了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现场抗冲刷试验的试验目的,详细介绍了其试验方案及现场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区草种生长情况的评判,对试验区草种抗冲刷能力的测试,对适宜广西寨任路边坡防护的草种进行了比选,对不同草种抗冲刷能力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不同草种在不同降雨强度下与边坡冲刷的关系,为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植被防护前后红层软岩坡面抗冲性对比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荣  向波  周德培 《公路》2005,(12):59-63
采用现场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红层软岩坡面植被防护前后的抗冲性进行研究,得到有关红层软岩边坡植被防护前后坡面岩土的冲蚀量、径流量、截留量等结论。研究结果为红层软岩坡面冲刷防护措施的选取提供依据,为红层软岩坡面抗冲刷设计中的参数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内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进程下,高速公路中生态防护成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重点介绍"3S-OER"植被生态防护技术,对"3S-OER"植被生态防护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方面的应用优势进行论述,并以山西西纵高速公路右玉至平鲁段局部段落路基边坡为例,对"3S-OER"植被生态防护技术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公路生态防护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路堤边坡冲刷防护必要性及目前边坡冲刷临界坡度研究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这些不足,对边坡径流流速、水深做了较为细致的水力学分析,利用泥沙动力学研究了坡面径流对土颗粒冲刷机理,得出了各主要坡面冲刷影响因素(降雨、坡高、坡面的粗糙系数、土粒比重与直径)与冲刷临界坡度的函数关系,并认为该坡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受这些因素影响的可变区间.并利用得出坡度设计的理论依据,定量分析目前设计坡度是否合理和指导边坡设计,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等级公路路堤边坡冲刷防护临界坡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首先分析了路堤边坡冲刷防护必要性及目前边坡冲刷临界坡度研究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这些不足,对边坡径流流速、水深做了较为细致的水力学分析,利用泥沙动力学研究了坡面径流对土颗粒冲刷机理,得出了各主要坡面冲刷影响因素(降雨、坡高、坡面的粗糙系数、土粒比重与直径)与冲刷临界坡度的函数关系,并认为该坡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受这些因素影响的可变区间。并利用得出坡度设计的理论依据,定量分析目前设计坡度是否合理和指导边坡设计,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毛鸟素沙漠公路路基边坡冲刷情况实地调查成果,分析了与边坡冲刷相关的风沙物理性质、降雨、边坡坡长、坡度和高度、植被以及边坡防护等影响因素,提出风沙物理性质和降雨是边坡冲刷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沙漠公路建设管理中应重视和做好路基排水.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比边坡生态防护中不同施工工艺在3个坡度条件下的侵蚀产沙及降雨前后的养分流失量,探讨了降雨和径流冲刷条件下不同施工工艺的边坡植生层早期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工艺的植生层结构能够显著影响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3种防护工艺的水土保持效应表现为纤维丝固土护坡固土植生法>喷混植生>干法喷施。在30°、45°、60°三个坡度下,干法喷施工艺的坡面总侵蚀量为喷混植生的1.53、1.21、1.17倍,为纤维丝固土护坡固土植生的1.69、1.40、1.32倍,证明纤维丝加筋补强植生层的抗侵蚀、抗冲刷能力最强;而3种工艺植生层的养分流失率亦呈现干法喷施>喷混植生>纤维丝固土护坡固土植生,证明纤维丝固土护坡固土植生工艺喷施的植生层在防治养分流失方面明显优于喷混植生和干法喷施工艺;此外,各养分指标的流失率在不同工艺和坡度条件下均呈现碱解N>速效K>有机质>速效P,说明吸附性越强,养分越不易随径流流失或发生淋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季节性冰冻地区的路基边坡冻融滑坍破坏现象,分析了公路边坡破坏的各种侵蚀模式和影响因素。采用坡面流拖曳力法、坡面流量法等对坡面水力学特征进行研究,测算坡面冲刷临界坡度值,分析临界坡度与冲刷量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有效应力法研究了冻融作用下的边坡安全稳定性。结果表明:季节性冰冻地区粘性土最大冲刷强度对应的临界坡度与目前常用的坡度值很接近或交叉,为减少水土流失,建议放缓土质边坡;边坡土体冻结前含水质量分数和融化后抗剪强度下降幅度是影响冻融滑坍破坏的主要因素,建议在设计中要考虑冲刷和冻融因素,并对特殊土质边坡进行相应的物理力学指标检测和稳定性验算。  相似文献   

19.
对工程边坡进行绿色防护的初期,降雨侵蚀是造成边坡绿色防护层破坏的重要因素.在考虑了降雨方向对坡面侵蚀的影响条件下,当雨滴下落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β时,从理论上证明降雨侵蚀的临界坡度在迎风坡面坡度为47.2° β/2,背风坡面为47.2°-β/2.  相似文献   

20.
沙漠地区路基边坡冲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安顺  张鹏 《公路》2008,(5):43-45
基于毛乌素沙漠公路路基边坡冲刷情况实地调查成果,结合一般路基边坡冲刷理论,分析了与边坡冲刷相关的风沙物理性质、降雨、边坡坡长、坡度、高度、植被以及边坡防护等影响因素,并区别于一般土质边坡论述各因素对风沙冲刷的影响,提出风沙物理性质和降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其他因素影响并不明显,建议沙漠公路建设管理中应重视和做好路基排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