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车辙在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中的形成、分布规律及控制对策,该文在取得车辙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的纵向、横向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长大纵坡路段从沥青路面结构优化和非结构优化两方面提出了车辙控制方法,对减少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的产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改善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以铜黄高速公路为依托,调查了该公路的日平均交通量和长大纵坡路段的车辙病害。首先,通过测量不同长大纵坡路段的车辙深度,分析了车辙沿深度方向的分布特点;其次,通过开挖典型车辙断面,分析了车辙在路面结构层内的分布规律;再次,钻取了典型车辙病害路段的圆柱形路面芯样(芯样直径150 mm),并结合圆柱形试件车辙试验(CSWTT)结果,揭示了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的分布规律和产生机理;最后,分析了纵坡坡度与坡长、行车速度、温度、沥青混合料材料特性等因素对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改善沥青路面长大纵坡路段抗车辙性能的建议。结果表明: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的车辙主要分布于中、下面层;长大纵坡路段的车辙主要由压密变形和剪切流动变形组成,前者来自于行车荷载的碾压,后者则是由沥青混合料在多因素(重载、高温、慢速等)耦合作用下的抗剪切能力不足引起,且后者对车辙产生的贡献率更大;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坡长对车辙的贡献率高于坡度,当纵坡坡长较长(超过或接近临界坡长),坡度较大(3%)时,则车速降低最快,相应地,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长大纵坡路段是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常见形式,由于其坡度较大,其平整度控制比一般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更为严格,下承层、摊铺、碾压等是影响长大纵坡路段沥青面平整度的重要因素,对其施工进行严格控制,从有效控制长大纵坡路段沥青面层施工平整度,确保长大纵坡路段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京珠高速公路某路段的现场路面温度实测结果,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重点分析了不同道路纵坡、不同应力场情况下,上坡路段路面结构在水平和竖向荷载综合作用时,其最大拉应力、最大剪应力和最大路表弯沉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道路纵坡改变只对面层所受应力有较大影响,且只在距路表2 cm深度范围内存在拉应力;高温温度场的存在虽然不会明显加大上坡路面结构各层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但会使路表弯沉明显增大,容易导致车辙破坏。对京珠高速公路某路段车辙病害展开现场调查,调查发现该路段严重的车辙变形60%是由中面层产生,其余40%是由上面层和下面层产生,即车辙大多来源于中面层。最后,提出了上坡路段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建议,还据此进行面层混合料设计,且铺筑了试验路。所设计的沥青路面车辙发展缓慢,能适应炎热环境温度下长大纵坡的道路交通。  相似文献   

5.
祁临高速公路K938+880~K947+080是集重载交通、长大纵坡及夏季高温于一体的路段,该路段车辙病害严重,反复处理不能彻底改善.PR抗车辙剂可有效改善路面的车辙病害,通过在祁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铺筑不同结构试验路,并经过1年不同断跟踪检测,试验路没有出现任何病害,表明PR抗车辙剂可以有效控制长大纵坡路段的车辙病...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车辙病害的情况,本文结合奉云高速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变更为RA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实体工程,从材料组成、微观结构及设置中面层抗车辙层等方面对RA抗车辙剂作用机理进行解释;通过马歇尔、车辙、冻融劈裂等试验对比分析,对RA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及工程应用的成功案例表明RA抗车辙剂在长大纵坡中的应用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路面车辙病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特别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非常严重,不仅对正常交通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对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解决了其重、难点问题,工程施工后满足了施工要求,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引起的,山区长上坡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是在交通荷载长时间作用、高温和重载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通过对贵州地区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调查,分析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对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形成机理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载交通、坡度、低速行驶是导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的路面结构设计需要从车道设计、沥青混合料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等方面进行单独设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形限制,长纵坡、大纵坡在山区高速公路中屡见不鲜,且该类路段易发路面的车辙和推移病害。选取三类常见的沥青路面,对长大纵坡段的沥青路面力学行为模式进行分析,考虑重载因素及层间不完全连续,利用壳牌设计软件Bisar3.0计算不同纵坡下不同路面形式的剪应力。结果表明:三类沥青路面的最大剪应力随路面纵坡增大呈较小的下降趋势;柔性路面最大剪应力往往出现在路面表层,我国常用的半刚性路面、复合式路面最大剪应力出现在中面层,设计中应加强中面层的抗剪切、抗车辙设计;层间不完全连续接触使三类路面在面基结合面上剪应力骤降。  相似文献   

10.
移动荷载作用下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新  丁学峰  李跃军 《公路工程》2009,34(6):38-42,46
为了研究结构层参数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影响作用,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移动荷载模型及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冗模型,分析了移动荷载作用下,面层、基层竖向压应力、最大剪应力、层底拉应力随各结构层厚度、模量及结构层组合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面层模量的增加在提高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同时会降低其抗疲劳开裂性能;增大基层模量可以提高面层抗疲劳性能,但同时增加了基层层底拉应力,降低了基层抗疲劳性能;对于刚度较大的半刚性基层,面层厚度取低值可以增强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基层厚度对于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影响较小;面层与基层模量比值在0.8~1.1范围内变化时,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结构受力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在确保稳定性、综合运行性能水平的方面上,普通的混凝土沥青路面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量需求,尤其是会受到重载车辆车辙碾压的较大交通量的大纵坡路段上,结合某国道大纵坡路段建设项目,对国道大纵坡路段抗车辙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沥青路面特别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的成因,分析抗车辙沥青路面设计对策,包括沥青路面结构层设计和沥青混合料设计。实际应用表明,通过加大沥青层厚度,优化沥青混合料性能,能确保沥青路面良好的抗车辙性能,促进路面使用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和使用寿命,对粘层和长大纵坡路段的材料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代替基质沥青作为层间粘结材料,在长大纵坡段下面层掺加玄武岩纤维或抗车辙剂。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基质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性能更稳定、更环保、施工更方便;玄武岩纤维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整体性能,减缓车辙和滑移破坏,玄武岩掺量为0.3%时改善效果最佳;适当掺加车辙剂能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感温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  相似文献   

14.
露石混凝土路(桥)面作为公路工程施工新技术,于2007年引进并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国道110线兴和至呼和浩特段旧路改扩建工程陡坡路段及桥面,取得显著效果。露石混凝土公路工程施工新技术源于欧洲及日本,广泛应用于长大纵坡及隧道路面。2000年初由长安大学引进、开发并在国内多  相似文献   

15.
该文简要介绍了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中西段长大纵坡的设置情况,对长大纵坡路段的高架桥布设、施工措施进行了介绍,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结合当前山区高速公路现状,以西汉(西安-汉中)高速公路建设为例,提出了长大纵坡路段提高路面结构抵抗层间剪切性能的相关技术措施,着重研究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的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三层式沥青面层车辙组成及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于层间连续理想的三层式沥青面层,发生车辙变形的主要层位通常为中面层,但层间污染、沥青层厚、各层模量差、压实度等因素影响三层式沥青面层的车辙组成与发展。文章采用开孔检查、抽芯检测等手段对某高速公路一般路段、桥面铺装、层间污染处、轮迹处、路肩处车辙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旋转轮载车辙仪检测路面各层变形发展趋势,指导修建了9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沥青路面车辙维修试验段,没有出现车辙病害。  相似文献   

18.
长大纵坡路段重型车辆动荷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长大纵坡路段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特性,结合长大纵坡路段的受力特点以及上坡过程中发动机动力的变化情况,应用车辆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一种适合长大纵坡路段特点的重型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为长大纵坡路段的道路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重载作用下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常出现车辙、推移、开裂等病害。以鞍隆线二级公路长大纵坡病害路段的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交通状况,路面工作状况,分析该段路面损坏的影响因素和破坏机理,提出用于旧路维修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对面层SMA混合料进行设计,检验其动稳定度、渗水系数、劈裂强度、构造深度等性能,并铺筑了试验路段,后期观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基于抗车辙性能的沥青路面长大纵坡标准的界定方法。首先根据现场车辙调研数据对同济大学车辙预估模型进行标定,使之适用于具体工程;然后基于标定后的车辙预估模型和沥青路面容许车辙深度确定出车辆在长大纵坡上的临界车速;同时根据现场车速调研数据对汽车爬坡模型进行修正,使之反映车辆在长大纵坡上的实际车速变化;再根据修正后的汽车爬坡模型和车辙预估模型,推导出车辆在从坡底爬坡开始,达到临界车速时所行驶过的坡长,即为对应特定坡度的坡长限值;最后给出了多哥壹号公路改建工程中长大纵坡界定标准的实例。结果表明,基于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长大纵坡界定标准较规范中基于行车安全的标准更为严格,可以作为规范中标准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