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了充分利用车辆空间,标准地铁列车在客室座椅下方设置了电气柜,用于安装车辆电气设备。文章介绍座椅电气柜的布局,通过静强度分析、疲劳分析、模态分析对柜体结构可靠性进行了确认,仿真分析了座椅电气柜的散热效果,利用人机仿真软件验证了其走线和维护设计可以满足检修维护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福州地铁一号线车辆司机室电气布置中的司机台、司机室电气柜、司机室和司机台照明、终点站显示器、列车前照灯和开关门按钮板进行了分析,并对安装中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满足了空间和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标准地铁列车辅助供电系统的组成、主电路与技术性能,以及辅助变流器的主电路及平台化统型方案,总结了统型方案的技术特点,并对设计的某型统型方案辅助变流器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辅助变流器满足标准地铁列车技术规格书要求及简统方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地铁运营组织设计中,车型及列车编组方案往往由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预测客流量及乘客出行需求决定,而不同的列车编组方案对应的标准车站土建及系统规模相差较大,车站公共区标准布局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常规列车编组方案的车站站厅、站台公共区布置总结研究,对柱网体系、公共区规模、站内设施布置进行探讨,提出符合列车编组特点的车站建筑布局,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日,一种宽体大运量新型地铁列车在中国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下线,将在上海地铁1号线延伸线投入运行。这种新型地铁列车采用8节编组设计,突破了国内目前地铁列车普遍采用的6节编组设计,使列车运能提高30%以上。它采用宽体技术,车内所有电气柜采用紧凑式设计,同时改变座椅、防护屏和拉手设计,使车厢乘用空间更大;车门由原来的塞拉门改成了外挂门,更加符合大客流量要求;车头设置紧急疏散门,采用无台阶式滑梯,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9月2日,宽体大运量新型地铁列车在中国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下线,并运往上海,将在上海地铁1号线延伸线投入运行。新型地铁列车采用8节编组和宽体技术,车内所有电气柜为紧凑设计,同时改变了座椅、防护屏和拉手设计,使车厢乘用空间更大。这次用于上海地铁1号线延伸线的地铁车辆共16列128辆,按合同将于2007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7.
标准地铁列车乘客信息系统设计充分吸收了既有地铁列车运用经验,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增加选配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文章介绍了标准地铁列车乘客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重点阐述了总线形式选择、系统构架及外部接口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针对标准地铁列车牵引电传动平台,文章从高压拓扑、平台配置、技术参数、器件选型、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牵引变流器的结构布置、工作原理及强度仿真。该平台可满足标准地铁列车的应用要求,提高了牵引电传动系统的标准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铁车辆段未配置淋雨试验台位问题,文章介绍现有列车清洗机的工作原理、设备布置和水循环系统,分析地铁车辆淋雨试验的相关要求及改造的可行性,提出在列车清洗机嵌入淋雨试验台位的改造方案。该改造方案可同时满足车辆清洗、淋雨试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某型地铁列车的耐撞性能,根据该型地铁列车头车、中间车的车体结构、车体材料特性、总体布置和钩缓特性,利用显式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两列相同地铁列车碰撞的有限元模型。参考国内、外有关地铁、轻轨车辆耐碰撞设计规范及准则,对列车的碰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型地铁列车的耐撞性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地铁车辆段试车线的功能及设计要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试车线是地铁列车进行动态调试和试验的线路,新车和检修后的列车都要在试车线上进行系统的调试及性能试验后才能上线运营.对试车线的长度、曲线半径、坡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但试车线的布置又受用地条件的控制,因此在地铁车辆段设计中,合理确定试车线的功能需求,优化布置方案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研究结论: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对保证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条件时,试车线设计应尽可能满足最高运行速度的试车需求.当用地条件受控时,可针对不同性质的地铁车辆段按满足不同层次的试车要求确定车辆段试车线的设计方案,而必需的高速试车可在正线上实现.  相似文献   

12.
论地铁车辆段洗车线布置型式及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是地铁列车的停车、保养、维护及检修基地,列车清洗是地铁车辆段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目前地铁车辆段普遍采用了自动化机械洗车机以提高洗车效率和清洗质量,设置有独立的洗车线。洗车线不同的布置型式对洗车能力和效率影响很大,因此在车辆段设计中如何分析洗车能力、优化洗车线布置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研究方法:通过对广州地铁及上海地铁车辆段几种典型的洗车线布置型式进行洗车工艺比较和洗车能力分析,研究各方案的适用性及相应能力。 研究结论:不同的洗车线布置型式对洗车能力和效率影响很大,选择顺序建议为:咽喉区通过式布置型式、运用库并列通过式布置型式、咽喉区八字线通过式布置型式、尽头线往复式布置型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针对标准地铁列车研制的自主化制动控制电磁阀,阐述了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主要参数要求、关键部件设计及计算仿真,并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自主化产品的性能与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自主化产品与进口产品性能相当,可以满足标准地铁列车制动系统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广州地铁6号线道岔区接触轨布置方案,结合车辆编组方式、限界、线路、信号等专业的要求,分析了接触轨系统在道岔区存在的列车失电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列车失电问题的两个方案:一是调整列车集电靴布置方案,二是在列车上部增加架空接触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大运量轨道交通与中低运量系统的互联互通,在一些城市的主城区与副中心衔接区域内逐渐显示出必要性。为此,有必要对既能停靠地铁列车又能停靠有轨电车的复合车站站型及线路布设进行研究。[方法]以不接入出入段线的地铁B型车、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为研究案例,根据地铁和有轨电车间的接驳需求,分析了两种制式间无缝衔接的技术难点。从折返形式上提出了4种复合车站站型方案,分别为方案1(有轨电车站前折返+地铁列车站前折返组合方案)、方案2(有轨电车站后折返+地铁列车站前折返组合方案)、方案3(有轨电车站前折返+地铁列车站后折返组合方案)、方案4(有轨电车站后折返+地铁列车站后折返组合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岛式站台、侧式站台的布置要求,进一步细分了各方案的组合方式,并对各种组合方式的车站布置型式、配线设置、折返方式、换乘距离等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复合站台站型及线路布置形式可为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与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提供参考,为乘客同站台换乘两种制式轨道交通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也为有轨电车和地铁间跨线运行及场段资源共享等提供了线路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文章按照标准地铁列车研制及试验项目的统型设计思路,提供了一种高度集成化的永磁牵引变流器,从主电路、箱体结构和布局等方面对该永磁牵引变流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了强度计算和热仿真计算,证明该永磁牵引变流器满足标准地铁列车永磁牵引系统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城轨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欧盟、日本在轨道车体领域进行集团式产品和技术开发已持续推进近10年,其技术创新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为提升我国地铁列车技术整体水平,中国中车在相关部委支持下开展了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的研制。针对地铁车体设计要素和既有技术体系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车体顶层设计和融合技术的重要性,探讨了中国标准地铁车体技术创新平台搭建要素;介绍了标准地铁车体结构继承性、设计优化和性能提升情况、试验验证结果和设计简统成果;论述了车体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等技术创新的方向与目标。结果表明,标准地铁车体结构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可满足行业实际应用需求,对地铁车体进行前瞻性和基础性技术研究仍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道岔区转辙机基坑排水设计是地铁轨道排水设计中一项重要内容,为确保信号转辙机正常工作及列车运营安全,道岔区转辙机基坑排水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各城市地铁排水现状,系统阐述了六种转辙机基坑排水方案,详细说明了各排水方案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各方案均能满足转辙机基坑排水要求,对地铁转辙机基坑排水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可供工程实际选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司机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行车调度和车辆技术人员的远程指导,设计地铁列车应急信息发布控制装置。介绍地铁列车应急信息发布控制装置的组成框架,着重从硬件和软件设计2个方面,阐述地铁列车应急信息发布控制装置的核心部件——应急控制器的设计。现场试验表明,地铁列车应急信息发布控制装置满足设计需求,能够快速获取正线运营地铁列车发生故障时的主要状态信息和故障信息,有助于司机快速处理地铁列车运营中出现的突发故障。  相似文献   

20.
应用计算机三维人机互动设计软件CATIA对地铁列车司机室空间布置进行人机工程学仿真分析,包括司机脚踏板高度分析、司机室控制台下腿部活动空间分析、控制台布置分析、信号灯视野分析、紧急制动杆操作舒适度分析。经试验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满足产品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