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砂岩崩解特性及其路堤填筑技术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结合某高速公路大型模拟试验路堤及实体工程试验路段试验研究,从研究红砂岩的化学成分与结构特征入手,深入探讨了红砂岩崩解试验方法及其崩解机理与特性,从而提出了红砂岩的有效工程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红砂岩作为路用材料的路堤填筑技术,进而确定出红砂岩路基填筑的合理施工工艺,并提出了相应合理的路基填筑质量控制标准及其检测方法,为红砂岩地区高速公路路堤填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红砂岩矿物成分分析、土工试验、崩解及CBR试验,结合怀芷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填筑,发现红砂岩若直接填筑路基,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或塌方。为消除红砂岩作为路基填料的不良特性,采用水泥和石灰分别作为改良剂对红砂岩风化产物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掺入4%的水泥可使红砂岩路基的强度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3.
贺庆 《中南公路工程》2011,(3):137-140,160
红砂岩在湖南省分布范围广,具有强度低、遇水易软化、崩解等不良工程性质,是一种不良的路基填料,处理措施不当易引起路基沉陷等病害。通过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和试验路段的施工实践,总结了在红砂岩地区高速公路附属设施路基填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对红砂岩的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通过红砂岩路基试验段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参数,为后续路基填筑施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砂岩在湖南省分布范围广,具有强度低、遇水易软化、崩解等不良工程性质,是一种不良的路基填料,处理措施不当易引起路基沉陷等病害.通过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和试验路段的施工实践,总结了在红砂岩地区高速公路附属设施路基填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对红砂岩的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通过红砂岩路基试验段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参数,为后续路基填筑施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红砂岩的崩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湘耒高速公路多路段采用红砂岩填筑路基的工程实践,通过对已有工程的调查分析和大量室内外试验,提出了红砂岩路基产生沉陷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深入探讨了红砂岩的崩解性特点、规律及其用作路基填料时的性能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湘耒高速公路多路段采用红砂岩填筑路基的工程实践,通过对已有工程的调查分析和大量室内外试验,提出了红砂岩路基产生沉陷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深入探讨了红砂岩的崩解性特点、规律及其用作路基填料时的性能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西省高速公路多路段采用红砂岩填筑路基的工程实践,通过对已有工程的调查分析和大量室内外试验,提出红砂岩路基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深入探讨红砂岩的崩解性特点、规律及其用作路基填料时的性能和处理方法,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8.
红砂岩的软化和崩解是具有复杂机制的物理现象。本文结合湖南通城至平江高速公路工程中遇到红砂岩,基于红砂岩崩解过程的分形机理,针对红砂岩崩解过程中的颗粒及其分数维变化特征,建立红砂岩完全崩解的分维数指标,并开展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平高速公路红砂岩属于III类红砂岩,但仍会崩解,故不能作为填石路堤对待;红砂岩崩解颗粒及其分数维变化的临界值最后稳定在2.6—2.7之间;采用“光静1遍+羊静1遍+羊振4—5遍+光振1遍+光振1遍”处治的红砂岩下路堤最大粒径控制在25cm以下的能力,弯沉满足设计要求;路基中的红层填料的分数维基本满足2.6—2.7要求,采用该工艺处治后的红砂岩路基崩解已经趋于完成,可用于93区填筑。  相似文献   

9.
为指导红砂岩路基填筑,预防红砂岩路基病害,文中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典型红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水、烘干的方式模拟干湿循环过程,研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红砂岩的崩解特性;同时采用大型直剪仪进行剪切试验和压缩试验,得到干湿循环下红砂岩填料强度参数和压缩参数的变化,进而分析干湿循环对红砂岩工程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大量红砂岩填料,该类岩石具有崩解特性,其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结合湖南通城至平江高速公路工程中遇到的红砂岩地质情况,开展红砂岩工程力学性质及现场试验,掌握该地区红砂岩的工程特性,开展红砂岩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现场试验及动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平高速红砂岩属于Ⅲ类红砂岩,但仍会崩解,故不能作为填石路堤对待;下路堤采用"光静1遍+羊静1遍+羊振4~5遍+光振1遍+光振1遍"能将红砂岩最大粒径控制在25 cm以下的能力,上路堤采用以下二次钯压工艺可将红砂岩填料颗粒破碎至20 cm以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考虑到上部动力荷载的影响深度,路床96区路基不能采用红砂岩直接填筑,应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适应性材料或改良土填筑。  相似文献   

11.
胡新民 《公路工程》2010,35(1):138-142
红砂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区域性分布,其岩性决定了它是一种不良的公路路基填料。以实体工程为依托,研究了两种结构的红砂岩化学成分及结构组成比例,水化崩解机理与特性,力学性质,工程分类方法;这类红砂岩用于填筑公路路基产生病害的原因,影响因素后,进而对红砂岩路用性能改良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在经过对模拟路堤和试验路段研究分析和效果验证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采用Ⅰ、Ⅱ类红砂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的性能改良技术措施及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为后续同类工程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红砂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区域性分布,其岩性决定了它是一种不良的公路路基填料。以实体工程为依托,研究了两种结构的红砂岩化学成分及结构组成比例,水化崩解机理与特性,力学性质,工程分类方法;这类红砂岩用于填筑公路路基产生病害的原因,影响因素后,进而对红砂岩路用性能改良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在经过对模拟路堤和试验路段研究分析和效果验证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采用Ⅰ、Ⅱ类红砂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的性能改良技术措施及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为后续同类工程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素琴 《公路工程》2008,33(3):106-112,114
结合衡枣高速公路红砂岩施工中经验,论述了红砂岩的成因、主要的化学成分,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红砂岩的分类及其特点。详细指出了红砂岩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路用性质,即具有极强的风化崩解性、遇水软化的性能,其作为路基材料在填筑、爆破、防护施工应注意的各事项,容易发生的病害以及预防处理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不同崩解条件下泥质红砂岩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程实践表明红砂岩在遇水情况下易崩解,且崩解后红砂岩的物理性质变化较大。以湖南长沙某环保科技园工地现场泥质红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崩解试验和击实试验对不同条件下红砂岩的崩解情况和红砂岩崩解后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等物理性质进行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崩解条件下红砂岩崩解后的差异性,为红砂岩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Ⅰ类红砂岩崩解性抑制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工程实践表明红砂岩崩解可导致压实不足的路基沉陷,也可能导致充分压实的路基膨胀开裂,因此需要研究抑制红砂岩崩解性的工程措施.在对崩解性最强的Ⅰ类红砂岩成分和崩解性状研究基础上,采用ICP-MS测试技术对红砂岩的蒸馏水浸泡过程进行了化学成分跟踪,测试发现水解液中有Ca2+、Mg2+、K+、Na+等离子出现,且部分离子浓...  相似文献   

16.
红砂岩强夯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常(德)吉(首)高速公路湘西段红砂岩填筑路基现场强夯试验,分析了不同强夯能量作用下路基沉降和动应力传播规律,得出红砂岩填筑路基的有效加固深度,并对强夯法在红砂岩地基加固中的效果进行评价,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7.
红砂岩材料特性及其路基施工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K0~K18地处红砂岩地区,路基高填深挖,土石方量大,红砂岩是不可避免的路基填筑材料。介绍对红砂岩进行试验的结果和物理力学性质,红砂岩路基的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8.
由于红砂岩独有的工程特性,将红砂岩用作公路路基填料时,常因处理不当而引发病害。文中说明了红砂岩路基的常见病害,分析了红砂岩的主要特性,提出了采用红砂岩填筑路基时的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在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大量红砂岩路段,该类岩石因其成因特殊而成分复杂且大部分具有崩解性,作为一种特殊路基填料使用往往导致工程建设成本高,施工进度缓慢,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结合湖南长沙浏阳(黄泥界)至醴陵高速公路工程中遇到的红砂岩地质情况,开展红砂岩成分、强度、崩解及其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浏醴高速Ⅲ类红砂岩长时间仍会崩解,不能作为一般填石路堤对待;采用预崩解与耙压相结合的工艺适用于该地区红砂岩路基施工;考虑到红砂岩的特殊性,对于全线砂岩挖填接合处、高填方路段等难以压实的地段建议进行强夯加速其沉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红砂岩路基填筑材料的工程性质,并对红砂岩路基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红砂岩路基的沉降观测及运营实践,表明研究成果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