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斜拉桥主塔中下塔柱连接段实体段与下横梁同时浇注,总体尺寸为长52 m,宽12 m,总高10 m,混凝土设计标号C50,采用水平分两次浇注。由于结构尺寸大、混凝土标号高,混凝土浇筑后的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应引起重视,以避免较大的温度应力产生裂缝;为此,对整个连接段进行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仿真计算,分析了温度场的作用规律及结构可能产生温度裂缝的部位,根据计算结果制定了合理的保温和温控措施。现场实测的温度分布值与理论计算值十分接近,结构表面无明显裂缝,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计算方法与温控措施的正确性,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高墩稳定性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等问题,基于非线性空间有限元的基本理论,以野三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对其抗风稳定性进行了非线性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几何非线性,静风荷载对桥梁最大悬臂状态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成桥状态影响较小,同时验证了该特大桥抗风稳定性满足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可以较好地计算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桥梁专业结构分析软件MIDAS,对广东某斜拉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效应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现场实测混凝土温度进行对比,研究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温升变化规律。为桥用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设计、制订合理的温控防裂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四渡河特大桥重力式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例,介绍了为有效地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化热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所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采用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分析程序包",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并根据计算结果,制定锚体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的温控标准和相应的温控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延长结构寿命。  相似文献   

5.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与施工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援孟加拉国中孟友谊六桥主桥承台设计与施工,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进行仿真分析,掌握水化热变化规律及其应力影响,据此指导现场施工控制。结果表明:仿真分析很好地反映了水化热变化规律及其应力影响,混凝土质量优良,没有出现温度裂缝,可供类似大体积混凝土设计与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失控直接影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实际温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计算与实测混凝土核心最高温度基本吻合,曲线的走势也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7.
王保华 《交通科技》2009,(Z1):18-20
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度应力的基本作用原理以及温度应力在承台内部的分布情况,通过实例计算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各阶段的温度变化和应力变化,分析施工阶段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承台裂缝应该注意的细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南洞庭湖特大桥塔座及首节塔柱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应力水平,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模型,分析现场浇筑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随龄期的变化情况,对比混凝土中有无设置冷却水管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有效的温度监测和分析技术为混凝土施工措施提供了有力依据。随着电子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日益提高和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仿真分析和高效监测提供了可靠基础。该文基于热力学原理和工况条件分析,建立温度场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并开发大体积混凝土监测系统和无线测温技术,实现了模拟分析和实测比较的系统手段,对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分析与控制技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鹤洞大桥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及防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鹤洞大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场的测试结果,分析了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提出了温度应力计算及温差控制原则,制定了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的温度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冬季大体积承台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水化热反应,承台内外温差较大,冷却管入水温度难以控制,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该文通过现场高频率温度监控和高密度的测点布置,使用有限元软件精细化仿真模拟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湿度变化过程,计算结果与实测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得出入水温度每降低5℃,峰值温度降低的百分比为最大1.60%,而冷却水管附近最大拉应力提升的百分比为4.98%,入水温度对冷却管附近混凝土拉应力的敏感度大于温度峰值;再结合自循环水箱,棉被保温等合理的温控措施;最后达到设定的控制目标,验证温控方案合理。建议冬季施工的大体积承台,冷却管入水温度应不低于5℃,以10~25℃为宜,承台四周拆模时间应控制为4~5 d,拆模后立即对其进行保温养护,确保承台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以紫金大桥为施工背景,介绍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监测过程并分析了检测结果,提出了裂缝控制的有效措施.在施工之前先用有限元程序对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值进行对比,结果真实的反映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蒋赣猷  李莘哲  韦苡松 《公路》2023,(2):147-151
以龙门大桥锚碇顶板8 m厚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浇筑为例,在有限元仿真计算的基础上,采取水化温升低、抗裂性能高的大体积混凝土配置技术、使用碘钨灯对后浇带进行加热保温、合理使用冷却水管以及使用温缩诱导纤维等温控措施,并进行现场温度监控。实测顶板混凝土内部温度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各项温控数据均满足温控标准的要求,经现场跟踪观察,未发现明显可见温度裂缝,温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止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因为温度应力而引起危害裂缝,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并且计算了工程实际环境下混凝土内部温度及温度应力随龄期的变化趋势。根据模拟结果通过在混凝土内部铺设冷却水管,同时在施工阶段埋设温度传感器来动态监控混凝土内最高、最低温度及内外表面温差,监测数据表明承台混凝土最高温度54. 8℃,最大内外表面温差20℃,混凝土未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15.
应力监测是桥梁施工监控的重要内容,是桥梁结构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某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应力实测数据,分析了应力监测误差的产生原因。并对结构参数、混凝土应变滞后、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结构仿真分析模型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减小应力监测误差的对策,使实测应力更加接近结构实际应力,保证了桥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桥墩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某桥墩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实测与计算对比分析,阐述了桥墩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发展与变化特点,并提出了防止水化热温度梯度而导致的墩身早期开裂的有效工程措施,为以后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混凝土的水化热极可能是混凝土出现早期可见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对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左右幅0#块在不同配合比条件下进行了水化热温度及应力测试,基于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发展规律的实测结果,应用有限元软件对箱梁混凝土水化热中的箱梁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时程分析。结果显示:水化热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过高的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外公路》2021,41(2):233-236
湖北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为主跨达820 m的超大跨斜拉桥,南塔承台在7、8月份施工。因此该桥主墩承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难度极大,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温度控制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根据承台的结构特点,从合理分层浇筑、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入模温度、布置冷却管等方面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有效温控。采用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使得混凝土在3~4 d达到峰值温度,有效降低了峰值温度。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进行了实测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5.0~27.6℃;承台各层的实测峰值温度为56.1~63.8℃,计算值为57.1~64.2℃,且出现的时间基本吻合;最大实测内外温差为25.9℃,计算值为26.3℃。承台各层混凝土的抗裂安全系数均大于1.44,表明结构受力均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9.
文中依托某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和现场温度监测结果分析。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SOLID70热单元,选定与施工温度监测相同的断面进行有限元分析。此外,利用实测温度和冷却水管出入口水温温差,对本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在大体积砼温度场现场监测的基础上,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强大的仿真分析技术和求解功能,通过参数设计语言内部函数和宏命令控制程序来模拟某工程基础大体积砼的温度场,建立分析温度场和应变场的数值模型,并将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的数据曲线与实测曲线在趋势上基本一致,最大值与实测的最大值之间最大误差在10%以内,证明了有限元方法对大体积砼温度场计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针对峰值温度出现较早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加入适量的缓凝剂,推迟峰值温度的出现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