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于疲劳和现场足尺抗裂性能试验,对新型防裂基布的抗疲劳和抗裂性能进行试验验证,同时对新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已使用新型防裂基布和未使用防裂基布路段的路面破损指数、平整度指数、车辙指数、裂缝率等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使用新型防裂基布路段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对使用新型防裂基布路段沥青路面钻取芯样进行抗剪切试验,分析沥青面层的层间结合情况。结果表明,使用新型防裂基布路段的防裂效果较好,防裂基布能有效延缓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发展;使用防裂基布能保证面层和基层层间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8,(12)
为了研究防裂基布(一种聚丙烯土工布)在西藏地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防反射裂缝的效果,文中采用一定的施工工艺修筑了包括7种工况的试验段,通过监测基层预锯缝对应位置处路面结构层的应变、变形、温度和测量路面横缝密度对防裂效果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研究表明,采用试验段的施工工艺在路面结构中加铺防裂基布能够减少或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防裂基布加铺于基层顶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剪切、拉拔试验确定了粘层油选型和最佳用量,通过渗水试验、MTS疲劳试验、MMLS3加速加载试验等评价了路面的防裂效果,并对温度和荷载作用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1~1.3 kg/m2的90-A级沥青作为粘层油最佳,MTS试验加载至完全开裂时,铺设基布的次数是未铺基布的2.64倍,MMLS3试验加载60万次时,层底微应变仅为不铺基布方案的12.22%,有限元分析得出铺设防裂基布使层底应变降低28.38%,实体工程调查显示防裂基布使裂缝率降低了65.29%。铺设防裂基布后形成防水防裂应力吸收层,有助于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延长路面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病害,选取新型防裂基布和聚酯玻璃纤维布2种不同材料土工布进行防治反射裂缝试验效果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对2种土工布的厚度、质量、拉伸强度、撕裂强度、CBR顶破强力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其物理性质和受力性能.结果表明,聚丙烯材质的新型防裂基布具有良好的抗撕裂性,其能承受的顶破强力约为聚酯玻...  相似文献   

5.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邓有左 《公路》2001,(6):54-66
对德宏州境内铺筑使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形成机理、裂缝状况,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导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特性、车辆荷载和路面结构设计、路基强度及其均匀性、底基层强度及其均匀性,自然环境等,采用提高路基;千钧一发生及其强度,合理确定路面结构及其厚度、严格控制施工`中铺沥青贯入式防裂层,用铁丝网处理横向裂缝,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养护维修等措施对裂缝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分析,提出采用内部应力吸收复合夹层(inter-layer stress absorbing composite,ISAC)进行反射裂缝的工程防治。轮碾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反射模拟试验表明,与单一夹层相比,采用ISAC防裂夹层大大提高了试件的抗裂寿命。试验路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聚酯玻纤布和玻纤格栅作为上层应变吸收层的ISAC复合夹层都具有较好的防裂效果,且玻纤格栅ISAC复合夹层的防裂效果优于聚酯玻纤布ISAC复合夹层。室内试验与实测数据均表明,ISAC防裂夹层具有良好的应力应变综合吸收能力,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良好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半刚性材料目前占到我国各等级公路路面基层材料用量的95%以上,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虽然具有板体强、抗冻性好等诸多优点,但是容易出现反射裂缝。国内外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防治包括增加沥青面层厚度、在基层与面层之间增加级配碎石层或应力吸收中间夹层等多种方式。这些措施的侧重各有不同,综合利用多种防裂措施与方法可以达到最佳的防裂措施。力图通过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分别考虑层间连续和层间光滑两种状态,施加正荷载和偏荷载,用以分析典型路面结构中路面厚度对面层底部受力状态的影响,得出单纯增加路面厚度并非最佳防裂手段,并论证了保持良好层间粘结对与延缓反射裂缝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荷载作用下加铺应力吸收层的路面结构的力学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应力吸收层厚度和模量,指出应力吸收层与半刚性基层粘结良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半刚性材料目前占到我国各等级公路路面基层材料用量的95%以上,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虽然具有板体强、抗冻性好等诸多优点,但是容易出现反射裂缝.国内外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防治包括增加沥青面层厚度、在基层与面层之间增加级配碎石层或应力吸收中间夹层等多种方式.这些措施的侧重各有不同,综合利用多种防裂措施与方法可以达到最佳的防裂措施.力图通过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分别考虑层间连续和层间光滑两种状态,施加正荷载和偏荷载,用以分析典型路面结构中路面厚度对面层底部受力状态的影响,得出单纯增加路面厚度并非最佳防裂手段,并论证了保持良好层间粘结对与延缓反射裂缝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荷载作用下加铺应力吸收层的路面结构的力学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应力吸收层厚度和模量,指出应力吸收层与半刚性基层粘结良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7,(12)
通过室内往返轮载试验,对比研究了玻纤格栅、土工复合基布、聚酯玻纤布3种材料的防裂效果,以及沥青混合料级配对防裂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纤格栅的防裂效果最好,其次是土工复合基布,聚酯玻纤布的防裂效果相对较差;在相同条件下,SMA级配沥青混合料加铺层比AC级配沥青混合料加铺层具有更好的抗裂效果。在重载条件下,选择抗裂效果较好的防裂材料和沥青加铺层级配,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沥青加铺层的防裂效果,避免过早产生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10.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防裂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江萍  张磊 《中外公路》2005,25(3):43-46
在全面分析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原因与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预锯缝措施以及APP改性沥青油毡与特雷维拉土工布贴缝防裂的措施,为解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防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柔性基层在衡德高速公路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双层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三层路面结构车辙、裂缝等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柔性基层可以减少或减缓裂缝的产生,并且抗车辙的能力并不比半刚性基层结构差的结论.同时也验证了三层沥青路面可以采用两层施工,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要求,技术上合理.  相似文献   

12.
控制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沥青路面的施工实践,对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如路基压实度、路面基层质量、透层油与粘层油质量、沥青混合料质量、沥青路面接缝处理以及桥头与伸缩缝处理等)进行了论述,这些问题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双层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三层路面结构车辙、裂缝等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柔性基层可以减少或减缓裂缝的产生,并且抗车辙的能力并不比半刚性基层结构差的结论。同时也验证了三层沥青路面可以采用两层施工,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要求,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14.
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的机理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问题,讨论温缩裂缝和反射裂缝的成因。从面层材料、层问粘结、基层施工及养护等方面提出横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LSAM-30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最不利荷位在行车荷载、温度荷载以及两者耦合应力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同时与设置相同厚度的ATPB-30、AC-30I基层的应力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SAM-30、ATPB-30基层比AC-301基层有较好的缓解反射裂缝的能力。LSAM-30粗骨料多,公称粒径大,因而导热系数大,温缩系数小,回弹模量小,可有效减小结构层层间温度梯度,进而减小层间温度应力,同时其表现出的足够的柔性也可以充分地吸收裂缝处的应变能,因而具有较强的防裂能力。通过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LSAM-30、ATPB-30、AC-30I,3种基层的防裂性能。通过长期实际使用情况表明,铺设LSMA基层的路面使用状况良好、未发现裂缝生长迹象,而铺设其他2种基层的路面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结果表明LSMA基层具有明显的防裂性能。  相似文献   

16.
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的机理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问题,讨论温缩裂缝和反射裂缝的成因:从面层材料、层间粘结、基层施工及养护等方面提出横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和城市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板体性和较高的强度、能够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工程造价低等优点,但半刚性材料也具有难以克服的干缩和温缩特性,会导致半刚性基层开裂,进而向上发展,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现通过对单纯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增加应力吸收层和柔性基层ATB的复合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裂缝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工程可行的路面结构设计和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8.
借助ABAQUS有限元平台,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与粒料基层沥青路面,TopDown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KII随路面结构参数、轴载及裂缝深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沥青层厚度与模量、基层厚度与模量、土基模量对沥青路面结构抑制Top-Down裂缝有益,而超载将对路面Top-Down裂缝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抗Top-Down裂缝能力大于粒料基层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9.
借助ABAQUS有限元计算平台,应用断裂力学理论,综合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沥青层模量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影响程度最大,增大沥青层模量将显著增加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基层-土基层间粘结状况对反射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仅次于沥青层模量;半刚性基层及土基模量对反射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影响最小。因此,在采用高模量沥青层增加沥青路面结构抗永久变形能力同时,应注意其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抗反射裂缝能力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广惠高速公路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分上、下两层,各厚20 cm。工程在夏末秋初施工,气候炎热干燥。部分路段水泥稳定基层出现裂缝。对半刚性基层裂缝原因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综合防治方法,为同类裂缝的处理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