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摆脱自动化轨道吊远程操作培训时对真实环境、真实设备的依赖,提高培训效率,降低码头培训成本,设计开发自动化轨道吊远程操作虚拟培训系统。利用自动化轨道吊、集卡、集装箱等三维模型搭建自动化堆场虚拟环境。通过建立真实自动化轨道吊远程操控台与虚拟环境的通信连接,实现操控台对虚拟自动化轨道书的操作控制。该系统可以模拟真实自动化轨道吊相关作业工况和作业过程中的一些异常情况。受训人员通过操控台对虚拟自动化轨道吊作业过程进行相应的控制,从而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2月12日,全球最大自动化轨道吊项目——新加坡港务集团130台轨道吊项目的最后2台设备投入运行,开始自动化作业,标志着新加坡港务集团第一个自动化港区——巴西班让港区自动化轨道吊设备即将投入运行.该项目于2014年12月开工,按照项目计划,130台轨道吊分22批次生产和发运.经过双方团队3年的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全球大部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海侧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以下简称"轨道吊")采用单箱作业工艺,只能对20英尺集装箱逐个作业。为了提高堆场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能耗,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洋山四期码头")堆场海侧轨道吊首创双箱作业工艺,可同时作业2个20英尺集装箱,作业效率是单箱作业工艺的2倍。本文以洋山四期码头为例,介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海侧轨道吊双箱作业工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首个集装箱全自动化堆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洪 《港口装卸》2005,(5):69-71
高矮轨道吊(RMG)接力式全自动化无人装卸系统是一种最新的集装箱堆场装卸工艺和技术。在 集装箱堆场的一条作业装卸线上,配置一高一矮2台 RMG,它们通过地面转接平台进行接力式作业,高型 RMG 负 责堆箱区集装箱的装卸,矮型 RMG 仅对集卡进行装卸,解决了无人操作的轨道吊对集卡对位难的难题。装卸流程 全部为自动化操作,提高了集装箱堆场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3月9日,上海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举行了首批自动化设备的交机仪式,标志着振华重工为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提供的首批设备正式交机。此次交付的设备包括10台岸桥、30台轨道吊和50台自动化引导小车。该批设备于2016年5月进行首船发运,期间经过单机调试、耐久测试、系统联调、实船作业等一系列考验和优化,不断提高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作业效率也稳步提升,历经22个月,最终顺利完成交机任务。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广州黄埔老港码头堆场采用了几台JMQ3543型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MG)。从总体上来说,JMQ3543型RMG设计比较先进合理,电控系统采用了PLC和全交流变频技术,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成本低,没有废气和噪音污染,与正面吊和重箱叉车等装卸设备相比,具有作业效率高、堆场利用率高、运行经济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何国荣 《集装箱化》2021,32(5):12-14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及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兴起,自动化轨道吊成为各大集装箱码头堆场的主要装卸设备.在自动化轨道吊作业过程中,大车位置校验精度直接影响整个集装箱堆场作业安全和效率.常规轨道吊采用绝对值编码器检测大车位置,其精度较差,不能满足自动化集装箱堆场作业需求.针对自动化轨道吊大车运行距离较长、海陆侧跨距较大、堆场轨道不平等作业特点,可采用Flag板定位系统校验大车位置,从而提高大车定位精度.本文结合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以下简称"南沙三期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特点,采用Flag板定位系统对自动化轨道吊大车位置进行冗余校正,并分析自动化轨道吊大车Flag板定位系统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以期为其他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严俊  陈振宇 《集装箱化》2014,25(9):11-13
上港集团振东集装箱码头分公司自动化无人空箱堆场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以下简称轨道吊)采用远程操作模式,1位司机要操作2台高型轨道吊和3台矮型轨道吊,呈现“机多人少”的作业特点。在夜间多机配合作业结束后,司机往往不会主动关闭照明设备;在日间作业时,由于司机执行远程操作,难以察觉现场照明设备开关情况,导致司机常常忘记关闭照明设备。  相似文献   

9.
许云 《珠江水运》2014,(20):28-28
全国首个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全自动化码头设备系统3台自动化双小车岸桥、16台自动化轨道吊、18台自动导航运载车和8台集装箱转运平台已经全部安装完成,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全自动化码头整个流程明年4月底可以投入生产试运行,明年底投入商业试运行。  相似文献   

10.
孙晓东  王琦 《集装箱化》2011,22(6):34-35
大连国际集装箱码头目前投产2个泊位,配备8台额定起吊质量达65t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重箱堆场平行于岸线布置,分为8个箱区,每个箱区配备3台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以下简称轨道吊),其技术参数见表1。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振华重工承建的唐山堆场自动化码头项目首船设备抵达京唐港码头,并在10天内实现实船作业,标志着振华重工继厦门、青岛、洋山之后打造的第四个自动化总承包码头——唐山堆场自动化码头迎来关键节点。该项目于2016年8月15日开工。振华重工作为总承包商,为唐山港提供5台岸桥、12台轨道吊,以及地面、中控等配套系统。目前,首批设备5台半自动岸桥已顺利到港,振华重工调试组在5天内完成岸  相似文献   

12.
正日照港自动化一期12万m~2堆场和8台双悬臂自动化轨道吊已投入使用,成为国内第一个规模化建成、平行岸线布置的双悬臂自动化堆场日照港自动化堆场项目位于石臼港区西9、西10泊位,规划设计岸线总长420 m,堆场面积20万m~2,配备14台自动化双悬臂轨道吊。目前,一期12万m~2堆场和8台双悬臂自动化轨道吊已投入使用,成为国内第一个规模化建成、平行岸线布置的双悬臂自动化堆场。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全自动堆场设备的定位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分析了集卡定位系统、工作机构定位系统、吊具位置检测与吊具防摇系统、设备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可为码头新增自动化轨道吊设备或者常规轨道吊改造为自动化轨道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轨道吊(RMG)实现全自动化是基于网络通讯技术、场地定位系统以及先进的监控技术。介绍了全自动轨道吊的原理和各个系统组成,并提出建议,以提高轨道吊全自动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FICT)在国内率先全面引进轨道吊(RMG)场地作业模式。几年来,我们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在设备使用和能耗方面摸索出了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6.
李伟 《集装箱化》2020,31(5):25-27
正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作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以下简称"自动化堆场")作业系统中识别车号的子系统,能够识别进入自动化堆场及轨道吊作业区的集卡车号,辅助码头操作系统调度作业设备;因此,RFID系统识别率对自动化堆场作业安全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平行于岸线布置的自动化堆场为例,分析提高自动化堆场RFID系统识别率的技术手段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波 《集装箱化》2019,30(6):8-10
<正>采用自动化轨道吊内跨式单侧双车道作业工艺的集装箱码头堆场在生产组织和安全风险防控方面不仅有别于传统的集装箱码头堆场,而且有别于垂直岸线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本文比较自动化轨道吊内跨式单侧双车道作业工艺与双侧单车道作业工艺的优缺点,并以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五洲国际码头")为例,针对自动化轨道吊内跨式单侧双车道作业工艺的主要安全风险,从技术和管理等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的安全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轨道吊定位的精度和速度。针对轨道吊自动定位问题,结合洋山四期TMEIC控制系统轨道吊实例,重点分析和总结了自动化轨道吊三大机构(起升、小车、大车)、上吊架微动推杆、MAXVIEW的定位原理和初始参数标定过程,形成轨道吊定位及参数设定的标准操作流程及规范。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KCL向联—盟(天津)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盟")顺利交付1台科尼正面吊。此前,联—盟向KCL订购2台正面吊和2台空箱堆高机。除了此次已交付的1台正面吊外,订单中的其他设备预计将于2021年底前交付。作为欧洲港机市场第一品牌,科尼设备关键零配件等硬件设施均采用原装进口,使用寿命更长,耐用性更好,故障率更低,并且具备优异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性能,能够满足不间断作业需求。智能搬运设备是大数据时代智能化堆场的必备设备。科尼TRUCONNECT(?)智能远程监控系统配合EMC Master5.0,通过实时、精准的故障预警和诊断,确保设备安全高效作业。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2月20日,振华重工与阿达尼集团签订印度首个自动化码头系统总承包项目,这是振华重工与阿达尼集团合作以来所签的最大合同.根据合同内容,振华重工将为阿达尼集团维锡尼加姆港提供8台岸桥、24台轨道吊的自动化设备以及系统总承包服务.该工程共分三期,建成后维锡尼加姆港年吞吐总量将达到600万TEU.此外,合同还包括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