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喇叭形立交桥 特点:当相交道路呈T形时,采用此种立交方式.T形中的贯通道路无任何冲突,其右转或左转均通过专用匝道转向;另一方向的道路无直行,左转经专用桥隧转向,右转经专用匝道转向.如:北京市二环路东便门立交桥,天津市胡家园立交桥,京津塘高速公路徐庄子立交桥等.  相似文献   

2.
由于B型单喇叭互通立交在主线车辆高速驶入低速环形匝道,同时A匝道上跨的情况下,主线车辆驶出环形匝道视距不良,因此我国绝大多数单喇叭互通立交采用A型.依托国道110线包头北绕城段公路工程实例,结合交通量、平纵线形、视距等方面因素,对A型、B型单喇叭互通立交的工程适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具体方案进行了比选.总结认为,在主线左转驶出流量不大、A匝道下穿主线不影响驶出匝道视距等情况下,B型单喇叭立交型式并不劣于A型单喇叭立交型式.  相似文献   

3.
部分苜蓿形立交桥 特点:此种立交桥适用于主干道(高速干道)与次要道路相交的交叉口.高速干道出入口均为立交,右转经专用匝道转向,左转通过次要道路后经专用桥隧转向;次要道路上的出入口均为平交.  相似文献   

4.
叶形立交桥 特点:相交道路呈T形时,采用此种立交方式.T形中的贯通道路无任何冲突,左转车辆由两个内环专用匝道转向,右转车辆由两个外环专用匝道转向,或由专用右转匝道直接转向.如北京市木樨地立交桥、北京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立交桥、青岛市八号码头立交桥等.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城市苜蓿叶立交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城市苜蓿叶立交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立交主线交织严重、左转匝道通行能力不足及辅道服务水平低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设集散车道、改造环形匝道及贯通辅路等改造思路.并以长沙市罗家嘴立交改造为例,结合交通分析及改造思路给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6.
环形立交桥 特点:干道直行车辆无任何冲突,右转车辆经专用匝道转向,左转车辆须绕道方向转向,环道处于平交,其他部位全部消灭冲突点.如:北京市西直门立交桥,广州市区庄立交桥,南京市中央门立交桥,沈阳市文化路立交桥.  相似文献   

7.
T形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中平面交叉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交通运行能力是其组成干道交通运行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T形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对于其组成干道的通行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通过对淮南市某一T形平面交叉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分析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原则和T形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方法.按照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步骤,提出了该T形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方案,以此改善这一平面交叉口的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在已建高速公路上增设服务型互通立交时3种常见立交方案的优缺点;考虑到长深(长春—深圳)高速公路葵岗互通立交的限制因素较多,经多方对比论证,确定采用B形单喇叭立交(A匝道下穿主线)方案;为降低下穿主线匝道(A匝道)施工对主线交通的影响,提出3种桥梁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采用单孔桥梁方案。  相似文献   

9.
结合北京市三环辅路慢行系统整治工程,选取两处典型的T型交叉口对2种渠化方案整治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以非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侵占机动车道比率、非机动车违章左转交通量3个指标定量描述T型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情况及特征,分析渠化措施对交叉口交通运行的效果.结果显示:自行车道出入口彩铺块相对连续的自行车道彩铺设置更能明确地指引非机动车行驶路径,且也更经济;机非隔离护栏的设置能大幅降低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相互干扰,非机动车侵占机动车道比率分别下降了29.2%、9.4%;在自行车交通量上升的情况下,彩铺无法起到诱导自行车二次过街的作用,左转非机动车侵占率分别上升49.8%、49.5%,需进一步增设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  相似文献   

10.
李峰伟  丁宁 《中外公路》2011,31(3):295-299
结合连霍高速公路兰考至刘江段主线改扩建工程,研究兰考西枢纽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方案,提出了主线单侧加宽、分离式路基、先匝道分流后分离式路基、主线扩容匝道分流后分离式路基等枢纽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方案.  相似文献   

11.
平交路口处左转交通产生的冲突点最多,对直行车流通行的干扰最大,使得平面交叉口交通延误增大.现代有轨电车车道布置形式主要有中央布置、两侧布置以及单侧布置3种,不同车道布置形式对左转交通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本文在实地调查青岛城阳现代有轨电车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平交路口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调节左转与直行交通比例,从交通延误、排队长度以及行驶平均速度的角度出发,探讨现代有轨电车在交叉口处,不同车道布置形式在不同交通比例下对左转交通以及整个交叉口的影响,从而明确其适用范围,为我国城市发展现代有轨电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上海城市快速路匝道处交通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上海市城市快速路交通运行的特点和主要症结,对关键瓶颈位置实施单点匝道控制方案.以洛川路入口匝道为切入点,分析了洛川路主线、匝道的交通状况和相关地面交通状况,针对洛川路入口匝道的具体情况设计匝道控制方案,具体研究了工程控制阈值和匝道调节方案的适用条件.最后对实施的方案效果进行评估,可改变现有拥挤、瘫痪的交通状态,提高快速路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由于城市快速路转向交通流量大、线形设计标准低,快速路立交匝道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点。利用上海市快速路3年事故数据和交通流量检测数据,以上海市浦西地区快速路立交匝道为研究对象,根据车辆在匝道上的行驶特征以及车辆交互特性,将立交匝道划分成出口段、衔接段和入口段及左转匝道、右转匝道等5个研究单元,针对各单元分别建立负二项模型分析匝道几何设计及其组合参数、交通流特征对于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段及入口段的安全性与几何特征的联系较为紧密;迂回式左转匝道相较于右转匝道受几何线形影响大;流量越大、长度越长,事故风险越高,但出口段的长度与事故发生呈负相关关系;出口处为直线、入口处存在长直下坡路段、入口处线形与主线差异大的立交匝道安全性差;迂回式左转匝道上存在过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将小半径曲线设置在出口处,会极大增加事故几率。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京市新街口广场为例,从交通组织方式、冲突点和通行能力3个方面对中心景观类交叉口的3种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中心景观类交叉口采用左转一步控制的类十字平交路口交通组织方法的优缺点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以泸州市城市快速路二环线机场路南全互通立交作为分析对象,首先,对其进行了交通量预测分析;其次,介绍了立交方案,并进行了方案比较;再次,介绍了立交设计,对其匝道设计、匝道与主线的连接方式及匝道线形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平面交叉口交通事故中,与左转相关的事故占较大比例,而设置港湾式左转车道,可有效改善平交路口的交通安全状况。分析左转车辆对交叉口安全性的影响,确定设置港湾式左转车道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国内外研究,从左转车道的长度和宽度等方面对左转车道的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平面交叉口港湾式左转车道的安全设计方法并分析其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7.
换形改建是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经常采用的改扩建方式之一,如何做好互通换形改建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非常关键。文中从全向不中断交通的思想出发,在分析采用换形改建方式的互通的新旧匝道布局和交通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互通换形改建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制订的基本方法;以呼包(呼和浩特-包头)高速公路九原互通改扩建工程为实例,通过划分改建工程的施工阶段和各施工阶段对应的交通通行路径形成交通组织方案,为类似工程施工的交通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立交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由左转匝道的形式所决定,在立交规划设计中,往往面临着对单一流向左转匝道的选型问题,而相关规范对此没有明确规定。文中以城市互通立交左转匝道为对象,运用Vissim建立仿真平台,探求半定向及环形左转匝道的适用性,从绕行距离、行程车速等方面给出评价,并以立交各流向流量之和最大为目标函数,以路段、分合流、交织区通行能力等作为约束条件,运用数学规划理论建立了一般立交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9.
如何合理组织平面交叉口中的左转车流问题 ,对行车安全和提高通行能力有直接关系。本文介绍一种采取左转车绕渠化岛候驶 ,变左转为直行的交通组织方式 ,并举出三种型式示例且对其运行左转车的过程、基本计算式、计算步骤与方法提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多层全苜蓿形立交桥 特点:四个方向直行车辆无任何冲突,右转车辆通过专用匝道直接转向,左转车辆过桥隧右转上专用环道转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完全分离行驶.如:北京建国门立交桥、天津市宜兴埠立交桥、济南市八一立交桥、长春市西解放路立交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