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针对人行天桥下过往车辆引起天桥主梁的振动问题,对地面和气流2种振动传播途径下天桥的振动响应规律进行研究。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人行天桥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地面激振和气流激振下的加速度时程响应分析和应力分析,得出不同车速下2种激振方式对人行天桥的影响程度及振动响应规律,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车辆激励下人行天桥主要产生由地面和气流2种激振方式共同作用引起的竖向振动,且车速是引起人行天桥气流激振的主要因素;地面激振对人行天桥的影响时间要长于气流激振,而且加速度峰值时刻错开、方向相反,对振动有削弱作用;5t重的车辆在B级路面上车速小于60km/h时可不考虑气流激振对结构的影响,但不同车速下均应考虑人行天桥地面激振的影响;实测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豫西黄土地区振动压路机的地面振动衰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推导出振动压路机地面振动衰减关系的简化形式,列出振动机在洛阳-三门峡-灵宝高速公路施工中产生的地面振动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得出两种常用型号振动压路机在豫西黄土地区施工振 动的地面振动衰减关系,计算得出豫西黄土地区的地基土能量吸收系数。研究表明,振动压路机的激振力、振动频率和场地土质条件都是影响振动衰减的重要因素。这就为正确评价压路机在相同土质条件和工作状况下地面振动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振动激振力突变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云良 《摩托车技术》1996,(10):16-18,20
摩托车整车振动激振力随车速度变化而突变,这对摩托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整机寿命都带来负作用;当发动机产生的激振力特别是z方向的振动与车架的第二阶固有频率吻合时,便会引发共振,造成摩托车整机的振动剧烈;通过对摩托车用车架进行动态分析,找出解决摩托车振动激振力突变的重要途径是加大车架的刚度。  相似文献   

4.
垂直振动压路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为降低RCC大坝建设成本和缩短工期,日本酒井重工业株式会社开发出垂直振动压路机。通过施工验证,垂直振动压路机在压实度、压实影响深度、作业效率、压实质量方面都优于传统振动压路机。我国在2006年首次引进酒井重工的SD451型垂直振动压路机,用于RCC大坝施工,在加快施工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9年,在第十届北京BICES展会上,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展出了一款超重型(工作质量20t)、超大激振力(不小于420 kN)垂直振动压路机——LSV200型垂直振动压路机。它是世界首创重型超大激振力液压双驱垂直振动压路机,工作效率与同类产品相比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5.
一、振动理论的应用 振动压路机通过滚筒的振动加上滚筒静重这两个力的复合而得到压实效果。在滚筒里的旋转偏心块产生激振力,激振力是振子质量、频率和偏心距的函数。它们使滚筒振动,振动滚筒的频率和振幅反过来产生振波,并以动负荷及冲击力快速地作用于地面。每次荷载循环产生一个应力波,这些应力波的特性以及振动压路机压实的最后结果,在  相似文献   

6.
黄汉志 《公路》1996,(5):45-47
多年来,静态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在各种工程建设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这两种机械在压实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静态压路机的压实功能过小,能量及金属消耗过大;振动压路机虽然表现出较高的压实功能和较好的经济性,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l)激振力较大,土壤接近压实时,振动轮会跳离地面而对地面产生垂直冲振作用,这不仅恶化了机器本身的工作条件,而且会将表面的被压实材料压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压实效果;(2)由于振动较大,对机架及驾驶室的振动强度要求较大,必须采取较好的隔振措施以改善司机的工作环境;(3)振动…  相似文献   

7.
路面特性对车辆振动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软路面上车辆的扭转、垂直和纵向振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振动车辆进行单因素(路面不平度、胎压、路面抗压强度和牵引负荷)分析,找出对车辆振动影响显著的因素及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振动的多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交互作用对车辆振动的影响规律。同时,对不同路面条件下振动进行研究分析。随着路面波形频率、路面抗压能力、轮胎气压和牵引负荷的增加,车辆扭转、垂直和纵向振动增加。对于垂直振动、扭振和纵向振动,其主要影响因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稳态激振现场试验方法在人行桥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可行性,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了基于稳态激振的人行桥模态参数识别。该方法首先通过单点简谐激励获得结构稳态响应的频响函数(FRF),然后对实测频响函数按单模态或多模态叠加形式进行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比、模态振型和模态质量。以一频率密集分布的多点弹性支撑梁为数值算例,分析了激振器激振质量、频率间隔、激振次数、多模态参与和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采用该方法识别了一座双层分离桥面曲线人行桥第1阶侧弯模态的频率、模态质量及阻尼比,为该桥的人致振动分析及减振设计提供了有效手段。结果表明:激振质量会改变结构固有模态参数,因此在满足激振条件下激振质量应尽可能小;选择合适的激振带宽和较小的激振频率间隔能获得更可靠的结果;人行桥现场稳态激振试验识别的频率和阻尼比与自由振动识别结果基本相符,识别的模态质量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符,说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法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结构进行数值建模,并分别计算研究原水泥混凝土面层作为基层时,层底裂缝在振动压路机荷载及标准车辆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通过计算对比发现,虽然振动压路机工作时有较大的激振力和振动频率,但其并不会增加路面裂缝扩展的概率;压路机振动荷载加载初期,由于存在较为明显的振动效应,会使路面层底纵向裂缝尖端出现较大的应力强度因子,因此需要避免在纵向裂缝上启动压路机。  相似文献   

10.
振动压实成型机是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材料压实度室内试验的主要仪器设备,对其计量检定参数进行有效的量值溯源是保证测试值可靠性的最重要因素。针对振动压实成型机振动频率、激振力与静压力三个参数对公路压实厚度是否具有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等问题,在所规定的级配类型范围中运用由不规则颗粒及颗粒接触界面所生成的离散元二维算法程序,对不同的振动频率、激振力与静压力等工况对压实厚度的影响规律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经试验验证得到了有效的证实。  相似文献   

11.
振动压路机工作振动对民宅影响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振动压路机施工振动对民宅的影响,对京福高速公路徐州西绕城8标小山村路段压路振动进行了实地监测。用简化的地面振动衰减公式计算回归振动压路机地面振动数据,得出在该地质条件下地面振动衰减关系,并对该地质条件下振动压路机工作振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设计阶段保证整车的NVH性能,通过搭建虚拟路面仿真平台探究轮胎关键物理参数对于整车路面振动噪声的影响规律。结合实车采集的试验场NVH路面PSD、高精度物理轮胎CDTire模型以及整车声固耦合模型,建立完整的整车路噪仿真环境。通过某款SUV的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款轮胎及同款轮胎不同批次对整车路面振动噪声有直接的影响。虚拟路面方法可以在整车开发早期甄别出在车辆噪声中起主导作用的频率段,从而排查明显的NVH设计缺陷,同时,可以为车型NVH正向开发提供轮胎选型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预测车身零件疲劳寿命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孙凌玉  吕振华 《汽车工程》2001,23(6):389-391,410
为缩短新车开发周期、节约样本制造费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计算机仿真环境中预测车身零件疲劳寿命的新方法。以某轻型客车为例,首先建立了该车的整体有限元模型。然后将采自试车场的典型路面谱作用于轮胎与路面 的接触点进行随机激励。不仅首次在计算机上模拟了汽车随机振动过程,而且得到了关键部位的加速度和动态应力响应及其相应的功率谱密度。最后,应用随机振动和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仿真结果进行后处理,估算出该车在一定速度下连续行驶的疲劳寿命。其分析结果显示的危险部位与道路试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的运行产生振动波可能带来严重的噪音和地面振动等环境问题,运用LS-DYNA软件,选用更适合岩土介质的弹塑性模型,对高速列车作用下地面振动及连续墙挡板的防护能力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5~20 Hz荷载下混凝土桩组成的不同尺寸挡板的减振效果,并与日本某现场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尽管无填充壕沟的防护效果最佳,但钢筋混凝土桩墙更具可操作性,稳定性,且混凝土桩减振挡板可以显著减低地面的振动加速度幅值,与波长有关。挡板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混凝土减振挡板的防护效果和防护范围,挡板深度对防护效果的影响更为明显,挡板宽度的尺寸主要影响防护范围。  相似文献   

15.
李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71-173,16
为评估强夯置换施工对周边油气管道的影响,结合大亚湾石化区强夯置换加固路基工程,在试验路段(周边无油气管)布置了位移边桩、测斜管和强夯振动监测点。利用全站仪测量了地表变形情况;数字测斜仪测量了土体内部的侧向变形情况;振动测试仪记录了强夯施工时地表监测点的振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深层侧向位移在2~4 m深度范围内衰减较快,5 m以下深层侧向位移基本为零;强夯置换振动的影响范围为25~30 m。对位移和振动的监测数据的分析,可知在5 000 kN.m的夯击能时:强夯置换施工的影响范围为25~30 m。  相似文献   

16.
王猛  徐新喜  王旭 《汽车工程》2007,29(7):611-615
针对车辆悬架系统的功能及物理特性,以车轴的运动为系统输入,对复杂的整车行驶模型进行了合理简化。以某型专用越野车辆为例,建立了簧载质量的3自由度振动模型,推导了簧载质量任意位置处的加速度频响函数;利用汽车试验场道路测试数据,通过遗传算法编写VC程序进行了数据拟合,得到了悬架系统在不同路面工况下的等效物理参数。实际应用表明,拟合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整车路噪性能,本文中基于虚拟试车场技术和代理模型优化方法对轮胎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集成试验场扫描所得路谱、CDTire轮胎模型和整车声固耦合模型,建立了整车路噪仿真环境。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Kriging模型和多岛遗传算法构造了优化模型。以轮胎关键物理参数为设计变量,驾驶员外耳声压级均方根为优化目标,测点三向合成加速度均方根为约束,对轮胎进行优化。优化后在测点振动满足要求前提下,整车全频段噪声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8.
王伟  王铁  张敏 《专用汽车》2012,(8):82-84
由于传统半挂牵引车驾驶室采用的是半悬浮被动悬置,减振效果不好,对于经常进行中长途运输的半挂牵引车司机而言,连续较长时间的驾驶会使司机暴露于机械性全身振动(WBV)之中。由于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半挂牵引车司机的腰痛等职业病与全身振动有直接关联,故为探索有关驾驶半挂牵引车的健康风险程度进行了试验验证。对同一辆试验车在不同路面、载荷和车速的多工况下进行了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标准GB/T 13441.1-2007附录B中的健康指南警告区域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在当前的行驶条件下,我国半挂牵引车司机每天的连续驾驶时间最多不应超过5.5 h。  相似文献   

19.
The influence of the tyre–road contact model on the simulated vertical vibration response was analysed. Three contact models were compared: tyre–road point contact model, moving averaged profile and tyre-enveloping model. In total, 1600 real asphalt concrete and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longitudinal road profiles were processed. The linear planar model of automobile with 12 degrees of freedom (DOF) was used. Five vibration responses as the measures of ride comfort, ride safety and dynamic load of cargo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were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vibration response, vehicle velocity, road quality and road surface type. The marked differences in the dynamic tyre forces and the negligible differences in the ride comfort quantities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tyre–road contact models. The seat acceleration response for three contact models and 331 DOF multibody model of the truck semi-trailer was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response for a known profile of test section.  相似文献   

20.
基于随机振动理论,推导了车身结构随机振动响应谱的计算公式;采用Goodman曲线进行交变载荷的等损伤转换,建立了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之间的关系式;以材料的疲劳极限作为疲劳抗力指标,将残余应力等效为平均应力,以研究成形因素对疲劳性能的影响;以某汽车尾端横梁为例,采用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疲劳分析法,考虑冲压成形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车身结构的动态应力计算、疲劳寿命预测和改进设计.结果表明,所预测的疲劳性能与整车道路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