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GTM方法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适合于GTM旋转成型方式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特点及路用性能,基于GTM物理力学设计方法进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对连续级配和4.75 mm通过率不同的3种间断级配分别进行系统研究,主要依据力学性能参数确定其最佳沥青用量。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不同成型方式下橡胶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线膨胀情况,认为橡胶沥青混合料基于GTM设计方法可以采用连续级配,而且,通过综合对比路用性能,认为GTM方法更加适合于连续级配混合料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省道307线纳雍至丰家垭口段路面大修工程为依托,对断级配成品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试验、成本分析三个方面展开成品橡胶沥青在断级配混合料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实体工程的现场铺筑,对断级配成品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断级配成品橡胶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技术要求,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但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而且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但橡胶沥青混合料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热拌混合料具有膨胀的特性,不适合密级配混合料.多年来对橡胶沥青混合料骨架嵌挤级配优化及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路及扩大试验路的应用.特别是在衡炎高速公路58 km的扩大试验路的施工中其研究、应用成果显著,验证了粗集料骨架嵌挤级配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优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不同级配对OGFC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级配决定了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进而影响混合料的性能.以OGFC-13矿料级配作为研究对象,在规范级配范围内选择典型级配,对整个OGFC矿料级配走向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不同级配走向对混合料技术指标和路用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提出了满足OGFC混合料技术要求的合理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5.
不同级配决定了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进而影响混合料的性能.以OGFC-13矿料级配作为研究对象,在规范级配范围内选择典型级配,对整个OGFC矿料级配走向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不同级配走向对混合料技术指标和路用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提出了满足OGFC混合料技术要求的合理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6.
排水沥青路面具有排水、防滑和降噪等功能,可提高行车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率。为研究其路用性能,通过进行不同级配类型、不同沥青和相同级配类型、不同沥青的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及动力黏度优于高黏沥青A,排水沥青路面混合料路用性能优于开级配OGFC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矿料级配变化对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设计AC-13、AC-20、AC-25三种级配类型下不同级配走向的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分别基于马歇尔试件空隙率和旋转压实曲线研究不同级配下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矿料级配越细,其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越小;处于设计级配的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阶段可压实性最好;矿料级配越粗,温拌橡胶沥青路面开放交通后高温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分别对密级配AC—13和间断级配SMA—13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通过测定其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来评价其水稳定性能,并与采用SBS改性沥青和A—70普通沥青的对照组相对比。结果表明:密级配AC—13和间断级配SMA—13橡胶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分别为4.64%和6.28%;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同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残留马歇尔稳定度与冻融劈裂强度比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开级配排水磨耗层多采用高粘沥青、橡胶沥青、SBS等热塑性改性沥青,存有耐久性差、抗疲劳弱等问题,环氧沥青具有比普通沥青优异的强度、耐久性、抗疲劳及抗老化性能。本文借鉴国外开级配排水磨耗层设计理念,采用自主研发的路用环氧沥青,开发开级配环氧沥青排水磨耗层混合料EOGFC-10,并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评价开级配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验证环氧沥青用于开级配排水磨耗层混合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路用环氧沥青施工可容留时间120 min,满足路面施工组织要求。开级配环氧沥青混合料EOGFC-10,力学强度和高温性能优异,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与评价,对沥青玛蹄脂碎石和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AR-SMA013,AR-AC-13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AR-SMA-13的性能最优,SBS改性SMA-13和AR-AC-13相差不多.  相似文献   

11.
根据橡胶沥青混合料中集料、沥青胶结料、空隙率与矿料间隙率之间的体积关系,推导了VMA与最小沥青用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了20目胶粉和40目胶粉的溶胀作用对混合料级配的影响,提出要控制2.36mm和4.75 mm两个关键通过率;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级配和不同胶粉目数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给出20目和40目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推荐级配范围。试验表明间断级配、40目胶粉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级配对AC—13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车辙试验对AC—13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较粗的级配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而骨架密实型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橡胶沥青工艺主要分为湿法和干法,干法工艺应用较少。结合京秦高速公路维修罩面工程,采用干法工艺,系统研究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橡胶粉掺量和焖料温度时间。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骨架密实(粗型)连续级配,水稳定性、高低温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且比间断级配具有更好的施工和易性和更低的成本。胶粉掺量为沥青用量的18%而不是制作橡胶沥青采用的20%,混合料的焖料温度为180±10℃,焖料时间大于1h。CTOR橡胶粉提高了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可以用于改性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4.
级配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橡胶沥青混合料被越来越多的用作面层材料,但是国内现行沥青路面设计、施工规范中都还没有橡胶沥青混合料专用级配的介绍,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在室内使用旋转压实仪成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试件,通过对不同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测定,总结级配对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规律,并提出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各档料用量的取值范围。在保证较低沥青用量的前提下,实现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控制,有利于对实际施工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娄新高速公路起点至茶园互通段为利用原潭邵高速公路娄底连接线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中、上面层采用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同时在基层顶面设置一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系列试验,研究了新型橡胶沥青的贮存稳定性、级配设计、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橡胶沥青突破传统橡胶沥青只能采用间断级配和高油石比的局限,采用了连续级配和低油石比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均能满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对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开展研究。利用马歇尔体积设计法,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双面剪切疲劳等试验方法,评价混合料高低温、水稳及疲劳特性,并与SBS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较好,低温性能有所降低,水稳定性较佳,具有较好的抗水损和抗剥落能力,且其抗剪切疲劳能力很好。  相似文献   

17.
程坤 《湖南交通科技》2020,46(2):25-28,133
以广东某一级公路新建工程布敦岩沥青改性AC—13上面层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为依托,从原材料与级配的确定等方面阐述了布敦岩沥青改性AC—13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通过车辙试验、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评价了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性能,并与同级配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均要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但其低温性能比SBS改性的略差。确定了布敦岩沥青改性AC—13沥青路面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分形描述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准确模拟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采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微观结构,研究了粗细集料不同级配分形维数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并根据级配分形维数公式计算了沥青混合料的分形值,进行了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和微观结构的电子扫描。分析结果表明:4.75 mm通过率是集料尺度的分界点,集料分形维数与抗车辙性能有一致相关性,分形值越大,抗车辙能力越高;根据路用性能设计集料级配可以定量地分析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差异和路面性能,及路面微观结构与宏观路用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比研究了3种SMA混合料和一种AC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集料混合料级配的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当集料混合料级配达到最佳组成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将显著提高.这不仅说明进行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在沥青路面工程施工中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级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高等级公路发展现状和车辙破坏现象,在分析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理论基础上,通过不同沥青、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对比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粗细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探讨了影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沥青种类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影响很大,级配对基质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影响较大,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