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铁路部门手持振动工具使用相当广泛,机车和配件的制造和修理过程中从事振动作业的人数不少,在职业危害中占有很大比重。为了了解西安铁路地区手持振动工具对工人危害情况,为接振作业的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0年1月对西安地区部分手持接振工种作业工人局部振动病的危害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振动工具的4小  相似文献   

2.
飞机修理行业噪声对工人听力影响的调查大连市劳动卫生研究所(116001)马宇环藏家明大连铁道学院王强为了解飞机修理行业噪声对工人听力的影响,我们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六工厂接触噪声的作业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已校准的ND2型精密声级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振动性工具的应用更加广泛,接振工人日益增多,局部振动危害亦日趋严重。为此,我们对露天采石作业工人进行了局部振动病调查,现报道于下。洛阳铁路分局庙沟露天采石场,位于洛阳市西约100km的峡石驿,海拔680m的山区。职工105人。生产程序为打眼,爆破,运输,破碎。使用的振动  相似文献   

4.
1984年初我们对4个工厂的清铲工、扎固工、砂轮工及镁筑炉工等4个工种接触局部振动的工人117名,进行振动病体检及流行病学调查,以相同作业环境但不接触振动的工人83名为对照。同时对各种手持振动工具的振动参数作了现场测试,还就工人接振工时进行了记录。本文着重对上述工种工人,末梢神经感觉功能的危害情况予以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轨枕厂噪声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发现 :噪声作业工人的高频、语频听力损伤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高频和语频听力损伤率均随累积接触噪声剂量的增加而升高 ,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曲线为“V”型 ,高频“V”凹陷谷点以6kHz为主 ,占 6 8 5 %;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束支传导阻滞和ST -T改变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呼铁局某轨枕厂轨枕车间的噪声污染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显示,轨枕厂工人接触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均高于GBZl—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5.2.3.5条规定的卫生限值,频谱特性为中高频。接噪组工人在0.5-8kHz各频段的听力损伤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高频损伤率为51.87%,语频损伤率为10.16%,接噪组工人的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和心电图异常改变之和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噪声不仅对轨枕厂工人听觉系统有明显损伤,对心血管系统同样具有损害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该轨枕厂轨枕车间的噪声污染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7.
采石场凿岩机噪声对工人听觉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凿岩机噪声对工人听觉的影响,对采石场凿岩机操作工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凿岩机噪声等效声级为91.5dB(A),高频听力损伤与语言频段听力损伤的比率相近,但高频听力损伤严重。听力曲线为“V”型,最低点以6kHz为主,占59.3%。随工龄的增长,语言及高频听力损伤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8.
铜矿凿岩工振动剂量与白指反应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参考 Griffin 提出的公式试用寿命表相关回归法,对105名铜矿凿岩工白指累计发病率与振动累积剂量进行处理。岩工平均日接振1.35小时,年平均劳动306天,凿岩机~ahw(eq)=25.5m·s~(-2)。结果:累积剂量相应对数值与累计发病率相应概率单位之间明显正相关。10%岩工出现白指的累积剂量平均6.88×10~(12)m~2·s~(-3),大约4.8年;以连续接振10年为限,则每天允许接振不足20分钟,将~ahw(eq)降至12.3m·s~(-2)以下时,则工人日接振可增加到1.35小时以上。近年来诸多研究资料已证明了手持振动工具的振动参数、接触振动时间均与振动性白指的发生关系密切。也就是说,振动加速度(为常用的最重要评价指标)越大,对接触者的危害越大,罹患振动性白指的间隔时间也就越短。同时还看到,振动白指患病率随接振时间的延长而随之增加,且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平行关系。本文主要参考 Griffin 提出的振动累积剂量理论,将计权振动加速度与接振时间综合起来,计算各工龄组平均振动累积剂量,用寿命表法进行处理,试图找出振动累积剂量与白指累计发病率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可以预测同工种、作业环境类似情况下工人发生白指时的累积剂量、接振年数;同时又可根据已知调查或测试数据,去估算该类型振动工具的计权振动加速度及平均日接振时间,预报接受不同累积剂量人群的白指发病情况。因此可以同时了解到几方面有关因素,对局部振动危害的综合治理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哪里有力、压力或速度的变化,哪里就会产生噪声,在噪声环境中的作业人员佩戴耳塞,是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对保护工人身体健康仍具有重要意义。耳塞对听力的保护作用,可取决于耳塞的隔声和防止听力疲劳的能力,而隔声能力是耳塞的近期听力保护作用的一项指标,从远期效果看能否防止听觉疲劳,曾有人作了戴与未戴耳塞、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工作八小时前后情况,作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金作业噪声对工人听力损害的分析太原市职业病防治所(030012)殷兰以某建筑机械厂钣金作业工94人作实验组,某机械厂一般机电工72人作对照组,两组工人的年龄、工龄结构无显著性差异(P>0.05)。车间噪声:钣金组为95.8dB(A)~107.6dB(...  相似文献   

11.
手持振动工具振动参数的测试及其卫生学评价辽宁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110005)江莲娣丁茂平为了解各种振动工具的振动参数,探讨作业工人的日接振时间限值,近年来我们测试了凿岩机、流动式砂轮机、风铲机、风镐、捣固机和钻孔机等六种工具的振动总强度。测试时...  相似文献   

12.
近年的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局部振动病在我国的地区和工种分布是相当广泛的。对工人的影响在寒冷的北方报道较多,部分亚热带地区也报道了振动病。而我省振动作业对工人的影响情况如何,尚未见调查报告。为了解手持振动工具对人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的工业生产中,对工人健康造成危害的职业因素往往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害因素联合存在的。噪声与振动就是一对严重损害工人健康的职业有害因素。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的工人,由于遭受手传输振动及噪声的损害,经接触一定时间后在出现一些全身及手部症侯群或疾病的同时,往往也都有耳  相似文献   

14.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敏感性常模的探讨①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100083)赵一鸣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刘和平已知噪声对个体听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但尚无系统的研究报道,也没有检测个体敏感性以及确定个体敏感程度的方法。分析了1530名无佩戴护...  相似文献   

15.
许多学者的研究资料认为,噪声振动在临床上除引起神经系统疾病之外,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也占有重要位置。在青年时期参加工作的工人,更有可能发生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研究,大多数是在噪声扳动引起明显病理改变的工人身上、或者没有考虑年龄因素的条件下进行的。本文报导了生产性噪声和振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年龄差异。本调查是在各类钢筋混凝土制品的工厂中进行的。共调查1549(男659,女890)名工人。调查组为在噪声振动和不良微小气候条件下劳动的翻砂混凝土工、钢筋焊接工和从事精神紧张作业的女起重机司机,对照组为作业性质相似但缺乏不良生产因  相似文献   

16.
地毯厂电动剪作业局部振动危害调查山东省莒县卫生防疫站(276500)张祥浩庞维南来逢渠史德玉吕其贞张洪东杜秀梅为研究地毯厂电动剪振动对工人的影响,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两个地毯厂进行了调查。用丹麦B&K公司生产的B&K2513振动仪和国产469加...  相似文献   

17.
噪声健康监护与噪声损伤的因素分析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职业病科(200081)杨文草王培安顾芝芳为了解接噪工人听力损伤的发病情况,探索相应预防措施,我们对接触85dB(A)~110dB(A)噪声的512名工人进行了噪声健康监护检查。其中男性307人,女性...  相似文献   

18.
引言我国机车车辆修造工厂中铆接作业与除锈作业是较普遍的两个生产工艺。由于作业中使用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风动铆钉机与风动除锈机,常伴有强烈的噪声与振动,据反映,作业工人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劳动,大多有较严重的职业性耳聋、乏力以及手部痛疼等症状发生,使工作能力与劳动生产率显著下降。因此,需要阐明铆钉机与除锈机噪声振动的卫生学意义,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它们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我们在部属某机车车辆厂和桥梁厂有关车间进行了本课题的调查。噪声测量用1400D型声级计,频谱分析用1400D声级计与6001型倍频程滤波器组成的分析装置。振动记录用KG振动仪,仪器均经计量部门预加校准。  相似文献   

19.
87例热电厂作业工人心电图分析齐鲁石化青岛疗养院(266071)康雪芬王若伟为了探讨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我们对接触噪声的某热电厂作业工人87名(观察组)和不接触噪声的市区健康工人50名(对照组),进行了心电图检查。两组人员均排除有呼吸、心血管系统...  相似文献   

20.
振动病是职业病之一,它是由物理因素——振动危害引起人体神经血管,骨骼等系统改变的一种疾病,有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之分。为了解和防治振动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初次对某车辆段受局部振动影响的35名工人进行了调查。一、调查对象选择了某车辆段铆工22名机械木工8名,卸螺母工4名,抛光工1名,共35名作为调查对象。在35名从事振动作业的工人中在40岁以上者、工令在10年以上者占的比重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