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美国Altronic,inc公司GTI双燃料系统、通过对16V165TE3柴油机安装各种传感器的部位及电控系统进行适应性技术改造而研制的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并根据使用环境条件对产品性能、可燃气使用整定范围、双模式工作运行的性能对比、替代率的最大整定范围、与上层电控系统的联合控制等展开试验性技术研究,同时对双燃料运行时的燃烧、爆压、爆震、排放等性能指标也进行了实机检测,结果表明当发动机进入双模式全负荷运行时,柴油消耗率从208 g/kW.h降至72 g/kW.h,最大替代率为65.4%;输出满载功率完全可以达到全柴油模式工作运行时的满载功率值、无影响;排烟指标从0.91SZ降至0.18SZ,排烟指标减少80%;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的燃烧,提高了经济性和排放等性能指标.为国产高速大马力柴油发动机的双燃料混合燃烧与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机车轴承动态检测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厂自1999年初开始使用轴承动态检测系统,到2001年3月共检测机车上使用的大型滚动轴承1236套,本文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总结,针对检测出的不合格轴承,就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合格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全自动列尾检测台进行检测,确保行车安全。全自动检测台,取代了手动检测台,减少了列尾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检测发现故障列尾主机,必须进行系统科学的检查,排除故障,然后再检测两次以上,确保主机故障排除运行正常方可使用,检测台则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第一关。  相似文献   

4.
陈凯  俞劲进 《铁道勘察》2009,35(4):41-43
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控制网检测的必要性,总结了检测前控制网方案的审核内容.针对GPS网检测与加密导线网检测进行了精度分析与评价,以杭州地铁一号线平面控制网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门式起重机检测中应广泛采用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年来采用无损检测手段对门式起重机进行安全检测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对起重机各个重点部位的检测项目和采用的无损检测方式进行了逐一分析和比较,提出应在门式起重机检测中广泛推广和使用无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接触网张力是表征接触网状态的重要特征参数,进行接触网张力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究分析既有接触网张力检测方法及接触网张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接触网张力实时在线检测系统设计,详细介绍了张力检测模块设计方案,并进行张力检测精度及偏差测试试验,分析了内应力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为研究接触网张力特性提供了一种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无损、快速和准确等特点,已成为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的主要手段。本文对桥梁工程、路基工程和隧道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预制箱梁混凝土强度检测、桥梁支座垫石钢筋、强度检测、锚杆锚固质量检测等目前尚未广泛运用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外接触网参数检测的需求,对非接触检测和接触检测的几种检测方式进行了对比,提出一种新的接触网非接触式检测装置,介绍了装置总体设计思路与原则及系统组成,通过试验检测调整了该检测装置的参数设置,实现了接触网参数高精度检测。  相似文献   

9.
金属磁记忆检测是无损检测领域的一项新技术,不仅可以对钩尾框的失效进行早期诊断,而且可以对钩尾框缺陷进行准确检测。研究了磁记忆技术在车钩钩尾框检测中的实际应用,磁记忆技术能够对钩尾框进行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前采用人工回放方式对钢轨探伤车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同一线路周期检测的钢轨伤损记录表进行对比,形成当次检测报告,实现钢轨伤损预警。人工回放与对比分析过程效率较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识别技术与周期检测的钢轨伤损自动预警方法,结合线路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对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中的超声波反射体进行智能识别,输出超声波反射体的类别与位置,生成含有各类超声波反射体的序列(区段检测数据),基于编辑距离法将区段检测数据与区段标准检测数据(由周期检测数据生成)进行自动对比,形成检测报告,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通过对某铁路集团有限公司5个区段的检测数据进行伤损自动预警测试,将自动预警结果与人工预警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的工作原理,对两者用于检测车钩内部缺陷时的显示方式、检测效果以及适用场合等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说明了图像检测技术在动车组故障检测上应用的必要性,在介绍目前成熟的客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动车组图像检测范围和动车组物理构造,对动车组图像检测内容进行分析。在详细描述了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后,给出了动车组故障轨边图像检测设备的设计方案,并对西安动车所系统的应用情况和故障进行了简单的展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动车组故障图像检测技术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在信噪比较低时检测效果并不理想,利用混沌振子检测微弱信号具有灵敏度高、抗噪性强的特点,信噪比门限也比传统方法检测到的低得多,基于此对Duffing振子和Van der Pol-Duffing振子进行了耦合,建立了非线性微弱信号检测系统,并通过分岔图和二分法确定了临界点阈值,提高了阈值的求解速度和精度,最后分别对单微弱正弦信号和混合微弱正弦信号进行了检测,检测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杜志超 《电气化铁道》2023,(S2):127-130+133
针对高压电缆接头局部放电的危害,论述了声学检测法在高压电缆接头局部放电检测中的优势,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超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搭建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对电缆放电现象进行检测分析,并进行了重复性实验及误差性实验分析,证明了检测装置的适应性,为铁路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与预警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涡流检测技术在整体机车轮辐板检测中的应用,对仪器校准、灵敏度标定、信号分析等进行了阐述。实际检测表明,采用涡流方法能够对整体机车轮辐板裂纹和焊补层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整体车轮智能化磁粉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检测系统的设计和检测工艺的确定与验证,确定了可靠的智能化磁粉检测工艺。智能化磁粉检测系统的运用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检测质量的影响,实现了车轮磁粉探伤提质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弹性波层析扫描(CT)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检测方法,并结合某桥台台身混凝土的内部缺陷检测项目对该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桥台进行切面,通过弹性波层析扫描检测技术对剖面上弹性波的传播速度进行计算并以图像的方式呈现,然后将测得的弹性波波速与标准混凝土试块的弹性波波速进行对比,以此来确定桥台混凝土的内部质量。工程实践表明,该检测技术测试精度高,检测结果直观明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隧道衬砌、隧底检测技术和装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铁路隧道衬砌状态检测需求,对车载地质雷达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隧道状态快速检测车的技术方案,研制了铁路隧道衬砌状态检查车。该车可同时对衬砌5条测线、隧底3条测线进行检测,实现了全隧道的无损检测,最高检测速度可达10 km/h,并在新建和既有铁路上得到成功运用,显著提高了铁路隧道无损检测的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国内基础设施检测采用的专用检测车投入高、利用率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检测设备安装到运营列车上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小型化设备,通过对设备安装方式、合成算法、检测方式等进行重新设计研究形成搭载式检测系统,包括搭载式轨道动态检测系统、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通信检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地铁新机场线及6号线。结果表明,搭载式检测系统可以对铁路工务、电务、通信专业进行综合动态检测,实现了随车实时检测,避免了资源浪费,并极大提高了基础设施检测的效率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20.
鉴于传统方法检测继电保护装置存在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的停电在线检测方法 ,介绍了该检测方法的接线、测试数据等 ,并将两种检测方法的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