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隧道工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多变,再加上经济因素、勘察技术和自然条件对施工限制比较大,常常出现隧道坍塌事故,对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鉴于此,对隧道工程防坍塌的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隧道发生变形、裂缝、甚至坍塌等事故,严重影响了隧道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因此应加大对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的重视力度,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制定科学的控制方法来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在地质条件恶劣的海新三号隧道工程中采用超前管棚支护技术施工方案,有效避免因围岩浅埋偏压、岩体结构破碎段的坍塌事故,保障了施工安全,论证了该施工方案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深大竖井作为特长公路隧道重要的辅助通道,其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当竖井附近区域处在富水破碎带等复杂地质条件下时,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坍塌等不良地质灾害,因此需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文章将可拓理论与熵权法进行结合,选取恰当的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构成坍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适用于隧道深大竖井的坍塌风险评估模型,并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深大竖井坍塌风险控制措施。通过比较其他两种隧道常用风险评估模型,以及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照,验证了该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复杂边界条件,为了确保盾构施工安全,保护周边建筑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隧道覆土厚度、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合理设置与控制泥水压力,确定合适的同步注浆量等,以控制非正常的地层损失、避免灾害性地层损失、控制地表沉降、避免开挖面坍塌。本文结合武汉长江隧道盾构施工经验,对大直径泥水盾构推进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地表沉降控制和预防灾害事故及事故处理的一些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富水隧道施工过程中,常突发涌水、突泥等工程地质灾害,对施工安全危害极大。工程实践表明,单一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造成漏判、误判严重,难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文章结合铜锣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采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铜锣山隧道施工涌水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充分发挥TRT法、瞬变电磁法和超前水平钻法技术的各自优势。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种组合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为该隧道施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地质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隧道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结构承载力低、围岩节理发育、开挖稳定性差等隧道施工问题,在进行开挖面围岩处理、喷锚支护构造、混凝土喷射等喷锚支护设计的基础上,以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和镇的半嶂隧道为例,结合工程地质勘察结果,对隧道施工段喷锚支护过程及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根据分析结果,喷锚支护技术能显著提升隧道结构强度和承载力,避免施工期间出现围岩坍塌事故,强化、固定隧道,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软弱富水浅埋隧道施工中,如何避免坍塌冒顶事故发生,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在隧道工点设计中非常重要。为此结合合福高速铁路隧道设计分析软弱富水浅埋隧道的主要工程特点,探讨了相关处理措施及其适用条件,介绍了玻璃纤维锚杆、水平旋喷桩、袖阀管注浆、掌子面降水和井点降水的设计参数,为大跨浅埋隧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大变形、坍塌、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给施工安全带来重大灾难和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进行准确及时预报,是当前隧道建设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情况,首先介绍我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应用特点;然后,重点介绍和分析福建省内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程典型案例,给出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多年的实践,总结隧道不良地质体预报的有效方法和将要开展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并对下一步所要开展的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对我国推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创新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隧道工程项目是一项集多个学科门类的复杂系统工程,经常会遇到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而导致坍塌、涌水和突水等地质灾害发生,这些灾害的发生,将会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并且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甚至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在隧道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这些风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综合性、突发性及偶然性等特点。因此,结合承秦高速隧道施工的实际,依据提出的施工安全风险辨识理论,对承秦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系统分析了坍塌、洞口失稳、爆炸、触电等主要风险事件的风险因素,为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桃树坪隧道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岩层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岩层在国内隧道施工中极为少见,该岩性在隧道开挖后极不稳定,呈流塑状,极易出现溜塌现象,造成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甚至大范围坍塌,会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及成本。文章结合兰渝铁路LYS-7标段桃树坪隧道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处理措施,就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岩层中的隧道施工技术做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原隧道施工中常出现软弱围岩涌水、突泥等危害,直接威胁到生命财产安全和工期延误,对隧道施工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为了杜绝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遇到的涌水、突泥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依托花石峡至久治公路夏德尔隧道软弱围岩工程实例,对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施工中发生涌水、突泥等危害的安全保障措施、超前预报和应急处治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条件下隧道的建设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结合铁寨子13隧道工程实例,介绍了进洞方案的比选、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提出了在浅埋偏压、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明拱暗墙法进洞施工技术,既可确保洞口边仰坡稳定,又可保证进洞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前长管棚注浆预加固、钢拱架和喷混凝土作初期支护、分部开挖等技术措施,从而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公路隧道建设容易受地质条件、施工安全、工期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新奥法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新奥法施工技术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通过综合应用先进的支护措施、灵活的施工工艺和精确的施工参数控制,有效应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保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受反复冻融影响产生的渗漏水危害展开研究,在这一特殊地质条件下富水隧道中防排水的施工技术研究中,与普通隧道相比,渗漏水是隧道施工和营运期主要病害之一,易造成二衬开裂和渗水,从而影响其结构和行车安全。本文以花石峡至久治公路雪山1号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富水段的的主要处理技术及集中出水段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反复探讨和论证,优化施工方案,完善防排水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可避免隧道受到渗漏水的侵害,治水效果良好,可为类似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冉爱 《现代隧道技术》2004,(Z2):588-591
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围岩坍塌较为常见.文章通过实例介绍了西攀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徐家梁子隧道的右线出口浅埋段RK145+926~RK145+950坍塌的处理措施,并全面分析了塌方形成的原因,对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由于受到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其中,软弱围岩条件下的隧道开挖支护施工难度较大。为保证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开挖支护施工质量与安全,对开挖支护原则进行分析,然后从多个方面出发,对相关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提出相应措施,旨在提高隧道施工质量与效率,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以双永高速公路中洋隧道下穿省道203线为工程背时景,探讨隧道下穿工程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总结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保证施工期间省道通行安全以及隧道安全、顺利、高质量贯通,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在施工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故需加强隧道开挖及支护技术的应用。本文主要从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开挖及支护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入手,结合实例对该类隧道工程的坍塌开挖及支护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煤矸石隧道中出现塌方时,要通过地表注浆加固和隧道内长大管棚注浆,来达到内外兼治的目的;再配合超前小导管注浆,重新开挖隧道塌体,对隧道塌方进行综合治理,以保证施工及运营安全。文章结合吉林省某隧道处理塌方的工程实践,着重论述了不同岩体条件下的注浆技术及塌方体内大管棚安装技术,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