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点-连式信号系统在市域铁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市域铁路运营需求进行分析;从基于WLAN无线通信的CBTC移动闭塞信号系统、基于LTE无线通信的CBTC信号系统、基于信标通信的点式ATC信号系统、基于部分区域实现无线通信的点-连式信号系统、基于音频数字轨道电路的准移动闭塞ATC信号系统和基于LTE无线通信的点-连式信号系统等方面对市域铁路的信号系统制式进行分析;阐述基于LTE无线通信的点-连式信号系统的构成、基本控制原理和功能优势,其能很好地满足市域铁路的运营需求,具备市域铁路信号系统规划和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架构下信号系统有很高的独立性,无法实现多系统间信息融合。为实现与城轨生产网的信息共享及大数据挖掘,可选择将信号ATS子系统纳入城轨云平台。在保证信号系统核心设备独立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将ATS子系统中心级服务器、工作站纳入云平台,以1.0的复用比为例计算了ATS子系统的计算资源需求。ATS上云部分与非云部分的连接通过云平台核心交换网络实现;应用服务器及接口服务器配置刀扇式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配置机架式服务器。为满足ATS子系统冗余及无扰切换要求,云平台为ATS子系统提供两套配置相同的服务器资源;考虑到城轨信号系统需满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3级的要求,云平台均应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地铁信号系统中,如果部分子系统未实现冗余设置,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所管辖车站(或区间)关键信号系统失效,所有列车均需采用降级模式通过故障区域,严重影响行车效率,也对整个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信号相关子系统进行研究与改造,优化与完善其冗余功能,以提高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CBTC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设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部分城市着眼于远期规划,提出了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建设需求。从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技术实施方案和运营组织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信号系统实施互联互通的技术要点。并对互联互通线路电子地图标准化定制方案、客运服务组织和维护管理策略给出了具体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城轨云技术、互联互通等网络化新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信号系统内外部接口大量增加,随之带来内部与外界对系统网络环境的恶意攻击。作为地铁的“大脑”,信号系统的信息安全尤为重要。通过分析信号系统的整体网络架构,针对信号系统信息网络的安全隐患及防护现状,提出了信号系统信息安全的主被动防御体系,将现有的主动防御和被动防御技术相结合,建立基于等级保护的被动防御模型,并从安全技术、安全策略、安全管理3个维度出发,提出主动防御模型,达到充分保障信号系统的信息网络安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由典型案例入手,从防雷及接地技术对信号系统造成影响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提高防雷及接地系统的作用,保护后级信号系统、提高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点式ATP(列车自动保护)是CBTC(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的降级模式。以西安地铁2号线信号系统为例,在分析点式ATP信号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用户经验,对点式ATP模式下紧急停车及跳停功能的缺陷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的CBTC信号系统基本都配置了点式ATP的降级控制模式,国内及海外部分工程甚至直接采用点式ATP作为信号系统的主用模式。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和信号系统而言,列车追踪间隔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本文根据某海外城轨工程线路采用的点式ATP模式的特点,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仿真系统,对点式ATP模式的列车追踪间隔进行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9.
介绍武汉地铁2号线信号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多项信号新技术,包括采用自动化停车场、光线路自动切换保护系统、站间联锁条件复示、应答器设置疏散平台、信号系统与防淹门接口、设置应急调度指挥中心等,其中一些技术在地铁信号系统首次应用。通过分析其技术应用特点,希望能对其他地铁信号系统的工程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区间信号系统测试评估平台是对铁路区间自动闭塞信号系统进行可靠性、安全性测试及评估的平台。三维交互的虚拟场景子系统是铁路区间信号系统测试平台的一个子系统 ,它为该平台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现场环境。场景子系统划分为 3个子模块 :底层部分、三维模型库、铁路区间仿真部分。底层部分的设计应用了一种支持三维图形重用的动态链接库 (DLL)层次设计方法 ,从而使系统的结构更为合理。基于OpenGL的DLL能提供显示三维图形所必需的各种必要条件 ;能对三维模型库中的基本三维模型进行读取 ,并在OpenGL中重现等。场景子系统的设计中 ,描述了实体的运动层次链接关系和数据结构 ,并实现了三维虚拟场景的建模和铁路区间自动闭塞的仿真。  相似文献   

11.
山区电气化铁路贯通地线接地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国内山区电气化铁路存在因贯通地线接地电阻不达标,造成感应电流回流不畅,引起通信信号光、电缆烧毁及对信号设备干扰的问题,依托西康二线工程进行山区电气化铁路贯通地线接地系统的方案研究,通过贯通地线接地电阻理论分析,根据接地装置在不同土壤电阻率环境下接地电阻值的差异化,选取科学有效、设计合理的接地地网结构,采用合适的接地材料,结合山区铁路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善贯通地线接地电阻实施方案,并成功应用到西康二线工程。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客运专线信号设备雷害及综合防雷技术在客运专线信号设备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讨论了集装箱中继站的防雷和综合接地系统的特点.提出客运专线在建设时应当同步建设综合接地系统和建设综合防雷系统.  相似文献   

13.
对铁路10 kV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理论分析,总结了单相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接地故障查找方法——基于特殊信号注入原理的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详细论述了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可利用电力远动系统的通道和平台,实现调度中心对自闭、贯通接地故障线路接地故障点的自动判断。  相似文献   

14.
侯启方 《电气化铁道》2009,(3):11-13,16
从接地设计原则、接地网材料和寿命、接地网布置形式等方面,对常规铁路和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接地网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介绍了预防接地网故障及优化地网设计的~些新方法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铁供电系统供电方式的特殊性,其接地系统的方案一直存在争议。结合国内规范及国内轨道交通项目的常规做法,从接地网的设置、低压侧的接地、接地电阻值的选取、直流系统的接地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以后的地铁接地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隧道综合接地系统连接结构极为复杂,接地工程隐蔽,接地系统特性直接关系到隧道内电气设备运行安全。为研究高速铁路隧道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特性,对高速铁路Ⅰ、Ⅱ级围岩隧道和Ⅲ~Ⅴ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建立仿真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两类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在不同土壤电阻率和不同隧道长度时的接地阻抗特性,以及隧道洞室内电力设施接地端子处的接地阻抗和地电位升特性。计算结果表明:Ⅰ、Ⅱ级围岩隧道和Ⅲ~Ⅴ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可以满足GB 50065—2011规定的接地安全限值;高速铁路隧道洞室内箱变等电力设施不需要布设独立接地装置,直接与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可靠相连即可。研究成果已在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中成功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接地系统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接地系统的因素,提出了通过采用综合接地方式、选择铜接地体材料、以及降低土壤电阻率等方法来改善牵引变电所的等效电阻,以达到满足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接地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环保型铁路贯通地线的设计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合金护套铁路贯通地线与导电塑料护套铁路贯通地线的设计原理及主要性能.贯通地线是一种用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的电缆,新型贯通地线分别采用了合金铝及导电塑料这2种新材料,解决了贯通地线的耐腐蚀、环保及接地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城轨车辆接地系统的概念、分类和设计原则,对比分析了集中保护接地与分散保护接地、直接接地与接地电阻接地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100%低地板轻轨车的接地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20.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岗 《中国铁路》2006,(8):33-35
高速运行的客运专线列车,其机车牵引的工作电流将达到近千安培。强大的电流通过钢轨时,电磁耦合作用使线路附近的金属体表面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压。在不影响通信信号等弱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在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的电气化、电力、通信、信号、车辆、给排水等专业的设备及其他金属构筑物的接地,利用接触网回流线构成综合接地系统,形成等电位体。客运专线的列车运行速度为300~350km/h时,综合贯通地线的截面积至少为70mm2;速度为200~250km/h时,综合贯通地线的截面积最好选取35~50mm2,以满足综合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1Ω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