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余新明 《水运工程》2014,(1):117-122
透水框架群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具有减速、防冲、促淤的特点,在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清水下泄促淤有限的条件下,框架群在护滩边缘的防护效果明显,但对其作用机理,特别是透水框架群在整治工程中的水力特性还认识不足。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透水框架群的减速率与摆放高度、孔隙率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并对透水框架群内部和尾部的减速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可为规范护滩边缘结构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透水框架护岸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透水框架护岸是将透水框架铺设在岸坡坡面上,利用透水框架的减速促淤机理来防护岸坡。本试验开展了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和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铺设在岸坡坡面上的试验研究,对其护岸效果、减速促於机理进行分析,了解透水框架护岸的优缺点,分析透水框架护岸的应用部位。  相似文献   

3.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在水流的作用下有很好的防冲促淤作用,近年来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大面积使用,已逐渐成为航道整治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工程构件。四面六边透水框架预制件一直以来采用纯人工生产,工艺落后。通过对整体式四面六边透水框架预制使用泵送布料技术,以实现整体式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机械化预制,与传统工艺相比,机械化预制能够保证质量、生产进度、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透水框架群在航道整治护滩工程中常采用一次性施工到位的方式。这种施工方式不能充分利用透水框架的高度,会造成透水框架群堆积高度不理想。提出利用先期实施1~2层透水框架群淤积后的地形,再实施1~2层透水框架群,即分层分时实施透水框架群的施工方式。水槽概化试验表明,分层分时实施透水框架群可充分利用先期实施后淤积的地形,达到理想的堆积高度,从而有效提高透水框架群的促淤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实践中,透水框架群的促淤护滩效果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已有研究成果均集中在透水框架群及其周围水流特性和床面冲淤特征方面,而透水框架群护滩效果的衡量指标尚未见文献报导;此外,透水框架群不同平面布置形式对河床冲淤特征的影响远不清楚。通过概化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冲刷条件下透水框架群守护心滩的河床冲淤特性,提出了透水框架群护滩效果的衡量指标,并对比分析了透水框架群多种平面布置形式的冲淤特性和促淤保沙效果,提出了冲刷条件下,透水框架群护心滩的平面布置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实践中,透水框架群的促淤护滩效果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已有研究成果均集中在透水框架群及其周围水流特性和床面冲淤特征方面,而透水框架群护滩效果的衡量指标尚未见文献报导;此外,透水框架群不同平面布置形式对河床冲淤特征的影响远不清楚。通过概化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冲刷条件下透水框架群守护心滩的河床冲淤特性,提出了透水框架群护滩效果的衡量指标,并对比分析了透水框架群多种平面布置形式的冲淤特性和促淤保沙效果,提出了冲刷条件下,透水框架群护心滩的平面布置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7.
透水框架作为一种减速促淤的整治建筑物,近年来在航道整治工程逐步得到推广,在守护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发了一种新型透水框架——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并在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一期工程通州沙潜堤护底中进行了试验性应用.确定合理的透水框架护底检验标准,是保证防护效果的重要基础,而目前的航道整治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通过水槽试验提出透水框架护底的检验标准,利用测扫声呐图像分析提出相应的检验方法,并进行了室内光学图像试验验证,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透水框架因其具有较好的防冲促淤功能,在航道整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对单个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和双工字型透水框架进行三维水流数值模拟,揭示其防冲促淤机理,并对两者之间的差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透水框架通过改变水流的大小和方向及加速水流能量的消耗来促进泥沙的淤积,相对于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双工字型透水框架具有更好的防冲促淤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整体稳定性较差、杆件易脱焊散落的缺点,开展了新型透水框架几何形态、加工方法、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出具有较强钩连性的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结构及其专用施工设备,并在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中首次应用。监测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整体稳定性,可有效减缓流速,消能促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刘勇  武建中  胡蕤 《中国水运》2014,(10):339-340
航道整治工程中,透水框架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作用就是减速落淤。而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在该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这一点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已得到充分验证。作为一种新型护岸固堤技术,通过落淤造滩,能达到护岸的目的,还可以用于海塘防护工程。文中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液压振捣压制技术,标准化、机械化生产透水框架预制杆件,从而提高质量、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杆件液压振捣压制设备研制。2.压制模具的设计。3.在液压压制振捣过程中穿插钢筋的工艺。4.压制后防止钢筋变形、反弹。  相似文献   

11.
郑英  吴伶  赵德玉  王领元  陈建 《水运工程》2012,(11):127-132
通过水槽试验,研究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护滩结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四面六边透水框架防护后,河底流速有明显减小,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具有透水、消能、减小近底流速、局部改善水流流态的作用,从而有可能将近底流速降至不冲流速以下,甚至于使河床产生淤积.与传统护滩工程相比,四面六边透水框架能有效地避免实体护岸工程基础容易被淘刷而影响自身稳定问题,且适应河床地形变化能力强,不需要地基处理,不需要护底,直接抛投于床面,自身稳定,施工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抛石堤相对块体尺寸对透浪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中应用较广的透水抛石堤结构,通过一系列断面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抛石堤块体尺寸D与静水面堤宽Bswl之比与无因次波陡H/(gT~2)之间的关系。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透浪系数计算公式。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公式能较好地计算规则波作用下抛石堤堤后透浪系数,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道治理及航道整治工程中常用的岸滩守护结构分为实体结构和透水结构两种,其中透水结构具有较大的孔隙率,能够起到消能、防冲促淤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以植被及四面六边透水框架为代表,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透水结构作用下水流泥沙特性进行综述,进而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展望,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相关研究成果表明:与实体结构会引起局部水流剧烈变化不同,透水结构对水流能量的消减较为缓和,阻力特性与淹没程度、孔隙空间结构等有关,其产生的水流紊动呈各向异性,另外,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透水结构不阻隔物质交换,有利于生境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已有桩基透空式防波堤结构型式的分析,提出一种新型桩基透空堤结构型式。并通过波浪模型试验,将这种结构型式和已有的几种结构型式从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两方面进行消浪特性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根据规则波作用下的波浪力的频域解理论,以可透水海堤为模型,得到不同吃水、离岸距和孔隙参数下可透水海堤结构和护岸的受力情况。运用谱分析法理论,分析不同吃水和离岸距下的波浪力谱特征,确定了可透水海堤在不规则波作用下水平方向的累积频率波浪力。分析可知,考虑护岸的可透水海堤的受力和消波效果对孔隙系数和波浪频率敏感性强,设计中应避开波浪力峰值。  相似文献   

16.
对于透空式码头来说,准确计算透浪系数推算港内波高,是进行结构设计的关键因子.结合东营港扩建工程桩基挡板透空码头的结构尺度参数及波浪参数,在Wiegel、Kriebel等学者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透浪系数Kt值的计算作了进一步的理论推导,得出了较为适用的透浪系数计算公式,分别与Wiegel公式、Kriebel公式、挡板间距△W=0.0时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Kt值是合理的,并提出了分区间计算透浪系数的设想,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周生利  刘常全  张俊 《水运工程》2012,(10):102-106
混凝土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是一种新型江河护岸工程技术。室内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均表明,这种新型的透水框架具有十分明显的减速落淤效果,优于传统的护岸、护滩工程技术,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护岸护滩新结构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型附带消浪板桩基透空堤消浪性能,对波浪作用下该新型透空堤的反射系数、透射系数以及波能分布进行研究.采用FLOW-3D数值模拟方法,得出消浪板的开孔率、相对入水深度以及倾斜角度变化时透空堤反射系数、透射系数以及波能分布.结果显示:1)该新型附带消浪板桩基透空堤具有较好的消浪性能,开孔率越小,其反射系数越大、透射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