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提高纯电动游览船的续航能力,对其动力锂电池组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针对桂林地区的新型纯电动游览船,设计一种基于锂电池组的供电系统拓扑结构,采用基于锂电池的荷电状态(SOC)、电压和电流多参数约束算法估计锂电池组的动态峰值功率;同时,结合船舶运行工况研发锂电池组控制策略,开发相应的控制系统,并进行实船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池组控制策略能满足船舶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对功率分配的需求,保证船舶稳定运行,并能有效地控制电池组的功率输出,充分利用电池组的剩余电量,提高船舶的续航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纯电动游览船的续航能力,对其动力锂电池组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针对桂林地区的新型纯电动游览船,设计一种基于锂电池组的供电系统拓扑结构,采用基于锂电池的荷电状态(SOC)、电压和电流多参数约束算法估计锂电池组的动态峰值功率;同时,结合船舶运行工况研发锂电池组控制策略,开发相应的控制系统,并进行实船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池组控制策略能满足船舶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对功率分配的需求,保证船舶稳定运行,并能有效地控制电池组的功率输出,充分利用电池组的剩余电量,提高船舶的续航能力。  相似文献   

3.
唐柳  盛进路 《船电技术》2021,41(6):15-18
针对当前纯电动船舶在我国内河水域推广与应用上存在的不足,提出将SWOT分析方法运用于我国内河纯电动船舶发展上.从我国内河纯电动船舶发展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内河纯电动船舶发展的内在优势大于劣势、外在机会大于威胁,应采取增长型战略.  相似文献   

4.
纯电动船作为新兴的产品,具有零碳排放、无污染、噪音小等优势.随着纯电动船舶的研究不断深入,开始应用于内河运输领域.本文介绍了纯电动船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内河纯电动船舶的发展意义和国家相关的政策规划,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黄焱  孙剑桥  田育丰 《船舶》2023,(1):87-97
对于极地船舶而言,其设计建造必须依据先验性的冰区航行安全性能认识,而目前国际上可以借鉴的实船航行经验极度匮乏,这就必须借助有效可靠的预报方法。当前海冰力学与工程学的发展仍处于机理性探索阶段,因此,在理论方法与数值模拟上尚难以形成对冰区航行性能进行可靠预报的方法。据此,国际学术界和工程界已形成共识,冰水池模型试验是当前预报与评估船舶冰区航行性能的唯一可靠途径。文中从阻力、快速性与操纵性3个方面,对极地船舶冰区航行性能的试验预报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以期为业界充分了解冰水池试验测试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锂电池动力船舶与传统化石能源驱动的船舶相比动力系统工作原理有很大不同,存在的风险也不相同。本文分析船舶碰撞原理,确定4 000 kWh纯电动货船的碰撞工况,采用Abaqus对电动货船进行建模和碰撞数值仿真。使用Comsol对锂离子电池的单个电芯进行热失控仿真计算,将结果与实际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确定热失控仿真计算的可行性。之后对电池模组进行热失控仿真,分析整个电池模组热失控后带来的影响,从而制定出锂电池货船控制热失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精确估计船用锂电池的荷电状态,并根据船舶运行工况对锂电池组进行健康管理是保障船舶安全、经济运营的关键。通过最小单体负载电压V_(min)-无迹卡尔曼滤波(UKF)法对船用锂电池组的荷电状态(SOC)进行估计,仿真验证V_(min)-UKF法在估算电池组SOC时有较高的精度;同时,结合船舶运行工况研发锂电池组健康管理策略,对船用锂电池组的SOC、单体电压、电流和光伏发电功率等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将电池状态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3种状态。实船运行结果表明,该电池组健康管理能保障锂电池组工作在安全范围内,有效促进船舶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对用作动力源的锂电池进行了参数分析,并开展锂电池在电力推进船舶的应用实例研究。详细介绍了实例船的推进模式、推进系统方案、动力锂电池组作业方式、动力锂电池系统的设计与布置安装及试验,为电力推进船舶的锂电池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船用锂电池是新能源船舶的重要设备,如何精确的估计锂电池的荷电状态以及根据船舶运行工况进行对锂电池组的健康管理是保障船舶安全经济运营的关键。通过Vmin无迹卡尔曼滤波法对船用锂电池组的荷电状态(SOC)估计,仿真验证了Vmin无迹卡尔曼滤波法在估算电池组SOC时有较高精度;同时,结合船舶运行工况研发锂电池组健康管理策略,对船用锂电池组的SOC,单体电压,电流,光伏发电功率多参数综合分析,把电池状态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三种状态。实船运行表明,该电池组健康管理能保障锂电池组工作在安全范围内,有效促进船舶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纯电池动力船舶指的是以蓄电池为推进电源的船舶,具备振动幅度小、运行噪音低、污染物质排放量少等应用特点,能够有效减少动力船舶带来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为此,首先阐述了纯电池动力船舶国内外发展现状,其次总结了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20米、30米级纯电池动力船舶建造经验及技术,以期为纯电池动力船舶建造及发展提供参考思路,从而推动航运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型纯电动船舶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5,(7):132-135
随着高能蓄电池和快速充电技术不断发展,现代电动船舶完全可以用在短途的岛际交通运输中,可以实现与电动汽车同样的性能。纯电动船舶的电力推进系统采用蓄电池取代柴油机提供动力,可以避免柴油机产生的废气和噪声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大提高推进系统效率。而影响电力推进系统效率的关键之一就是电机控制器的性能,由于永磁同步电机与其他推进电机相比,具有优越的整体性能,因此本文以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纯电动船舶的推进电机,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欢  宋强  胡棋威 《船电技术》2023,(10):18-22
动力电池合理的冷却可以有效提高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综述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冷却发展的关键技术,考察了国外多家船用电池冷却技术的优势和特点,着重梳理了船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冷却技术发展的当前动向,以期为船用锂电池热管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敬梁  刘云超  孙烨 《船舶工程》2023,(S1):315-317+325
通过对我国首制油电混合动力拖轮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该类船舶推进方式的能效水平,并对未来电池动力船舶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未来船东选择油电混合动力船舶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快速性是船舶航行的重要性能之一,新型减阻技术不断被提出推动了船舶快速性的发展。从船舶阻力原理出发,对国内外船舶减阻技术展开分析,指出当前主流研究方向为空气减阻、仿生超疏水减阻、附体减阻以及断级减阻技术;针对这4种减阻技术探究影响减阻效果的主要因素,总结当前减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船体加热-超声协同减阻和网状射流等新型减阻技术,对未来减阻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为船舶减阻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晨 《船舶工程》2016,38(S1):186-190
针对电力推进船舶面临的由负载波动带来的难题,提出了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加入储能单元的解决办法。比较了常见储能元件的特性,阐述了船用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两者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含混合储能系统的电力推进船舶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的两种拓扑结构并说明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为后继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占雷  曾万鹏  叶城  郭国凡 《珠江水运》2023,(18):107-109
对内河纯电动集装箱船舶检验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最新的纯电池动力船规范,重点对纯电池动力船的检验要求做了具体叙述。  相似文献   

17.
杨晓丽  王庆利  梁小波  刘悦  包涛 《船舶工程》2020,42(S1):444-446
鉴于节能减排和能源危机双重压力,绿色船舶已成为未来船舶的发展方向。甲醇以其清洁、环保、可再生、可获取性强等诸多优势,已跻身未来船用燃料C位。然而,在世界范围内,船用纯甲醇发动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以船用柴油喷射系统为改装对象,通过比较甲醇与柴油的物化特性,指出纯甲醇燃料喷射系统设计开发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船用纯甲醇发动机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船舶安全管理作为航运业安全运转的核心环节,不仅关系到船员的生命安全和船舶的运营效率,同时也会对海洋环境的安全以及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航运业全球化进程加速,船舶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且暴露出一定程度的问题。本文针对船舶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加强船舶安全管理的对策,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控制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实现船舶绿色发展,船舶电动化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电动船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对相关政策规划进行解读,从国际环境、航运环境以及电池技术等方面对电动船舶进行适应性分析,并分析电动船舶在内河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雅  方林 《船电技术》2019,39(5):14-18
动力电池组是电动车船的关键部件,电池温度过高造成的电池性能下降乃至热失控会使整车面临严重的安全风险。本文从传统热管理方法(空气冷却、液体冷却)和新型热管理方法(相变材料冷却、热管冷却、喷雾冷却和液态金属冷却)等几个方面对电池热管理方法进行综述,给出目前电池热管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