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郑和远航的意义,与其说是因为它在那个时代突然开始,不如说它在那个时代无端结束。大明帝国的远航突然停止而且永远停止,首先因为它缺乏社会结构的合理性,在经济、政治上,都是一种挥霍。200艘大船在世界南方海域编队航行,去的时候,像节日里隆重的游行,带着大量的装备与  相似文献   

2.
7月26日12:02分,上海海运学院帆艇远航队的“天琴”号在驶向青岛的途中,主机突然遇到了故障。 7月26日18:05分,姐妹艇“天鹰”号的劳兰C定位系统突然失灵……一个就象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个就如在茫茫的宇宙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前者虽然抢修成功,不  相似文献   

3.
中国明代大航海家郑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先行者,他于公元1405年开始至1433年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远航,足迹遍及亚非三十余国,堪称世界远洋航海的千古绝唱。郑和下西洋是人类第一次通过科学航海,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成功实践,凸现了当时我国航海技术在世界上的先进性。但郑和航海事业未能像西方航海那样,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而是在郑和逝世之后便突然终止,表现出难以为继之局限性。这些成就与遗憾,均值得后人反思。  相似文献   

4.
当传统的时代成为过往的历史,那些曾经与中国人生活休戚相关的各式帆船是什么样子?如何建造?如何操帆远航?成为当今年轻人的遐想。  相似文献   

5.
戒子 《游艇业》2010,(10):100-101
首先说明我们这里指的航行,一般是指在海上行程至少会达到一星期的。因为只有远航,才需要大张旗鼓地做一份详细的购物清单.以便满足接下来在船上的饮食所需。短途的航行可以上岸及时补给物资,购物计划性上可以随意一些。  相似文献   

6.
亨利·哈得孙是17世纪初英国著名的航海探险家。他一生历尽艰辛,多次远航探险,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北美哈得孙湾及其他一些地方。然而这位探险史上的名人非但未能在活着的时候因探险发现而载誉受功,却成为众多航海探险英雄人物中少有的生不惬意、结局悲惨的探险家。哈得孙所在的时代,正值西欧许多国家竞相探索从北大西洋通过美洲北部  相似文献   

7.
白札贤 《游艇业》2011,(9):18-18
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帆船运动都为时不晚,因为一旦开始,就很难舍弃,它将成为你一生的伴侣。  相似文献   

8.
“银参冲剂”对核潜艇远航艇员保健效能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核潜艇25昼夜远航,评价“银参冲剂”对远航艇员的保健效能。方法:135名核潜艇艇员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银参冲剂”,银耳孢糖及安慰剂。在连续25昼夜远航前,后,检测心理,神经功能,血浆性激素水平,免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心肺功能及听力等,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服用“银参冲剂”可显著改善远航艇员视觉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改善艇员情绪状态,刺激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对辐射敏感的性  相似文献   

9.
在大家的认知中,档案管理工作好像没什么"存在感",它既不像销售部门那样"冲锋陷阵",也不像生产研发部门那般"招兵买马",它就像是后勤部队一名"管饭的",看似不起眼,但它却以其殷实厚重的信息资源支撑着企业的日常经营运转。企业档案传递企业信息。当今时代什么最重要,不是物质,而是信息。就像当初的海湾战争一样,功勋卓著的不是飞机大炮的先进性,而是信息战武器。因为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能让你始终快人一步,更为高效。档案就是信息,做好档案管理就是要对这个信息用合适的方式进行保存.  相似文献   

10.
航海史是人类征服海洋的英勇诗篇,它需要多种科学技术作为保证,包括提供良好的医学条件。远航的舰船,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医疗保健环境,而且还得掌握停泊和抵达的港口、岸陆的卫生状况。航海需要医学地理。郑和船队的科学记载人类远航史首举我国的郑和下西洋。郑和能屡次完成远航,  相似文献   

11.
顾仲和 《航海》2000,(6):13-13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停靠在港口的货轮在准备出海远航的时候,都要从船旁汲取一些海水来压舱,帮助货船在航行的时候维持平稳。当船抵达下一个港口的时候,通常要把这些压舱水从排水孔放掉。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压舱水更换的同时,也把那些顺便搭船的海洋生物留在当地的海水里。而在自然状况下,这些海洋生物根本不具有长途跋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远洋航行人员在特定环境中的一些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初次出海人员远航前及远航87h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血压、心率的改变。结果 远航中血浆AⅡ、ET、CGRP均明显高于远航前(P〈0.01);收缩压及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而舒张压上升明显(P〈0.001),但仍在正常范围。结论 远航时体内缩血管物质AⅡ、ET和舒血管CGRP可能参与了远航人员体内的应激发生机制;而需要引起我们临床医生关注的是对有高血压病及年龄较大的人群在远航时发生的血压改变。  相似文献   

13.
吴明华 《航海》2009,(5):12-14
全球港航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个时代感受着“环球同比凉热”的体温。无论身在地球哪一个角落,港航业的一个事件、一个变化、一个行动都会牵动人们的神经,尽管视角不同,但因为关联度、市场机遇,已经将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作为话题展开他们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袁德衡 《中国海事》2006,(12):66-67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美好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是一个没有句号的话题。因为永恒,人们往往容易懈怠;因为美好,人们往往熟视无睹;因为沉重,人们往往驱而避之;因为没有句号,人们往往生出厌倦。就在你稍有懈怠、不予重视、企图躲避、心生厌倦的时候,事故就会突然跳出来,给你  相似文献   

15.
INMARSAT--C电传业务是保证远航舰艇远距离通信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几次舰艇远航通信的实践,针对INMARSAT—C电传业务启用试验、L(X〉一1N(洋区登记)与LOG—OUT(退出洋区登记)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舰艇C站的普通与遇险电传通信过程中.分析了遵守国际通信业务的重要性,为舰艇远航通信节约通信费用、提高告警成功率和通信能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群为了国家利益默默奉献的人。他们不是军人,却在为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补给奔波;他们不是国家派驻国外的工作人员,却在为护航官兵的休整协调忙碌;他们不是护航官兵的亲属,却像所有的祖国亲人一样关心远航的子弟兵。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群为了国家利益默默奉献的人. 他们不是军人,却在为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补给奔波;他们不是国家派驻国外的工作人员,却在为护航官兵的休整协调忙碌;他们不是护航官兵的亲属,却像所有的祖国亲人一样关心远航的子弟兵.  相似文献   

18.
1967年秋的一天,一队北越士兵在丛林里静静地潜伏着,准备伏击美军UH-1直升机队。突然,两架从未见过的直升机斜刺里突然杀出,那奇特的外形和携带的武器让士兵们感到诧异,瞬时,诧异就化为了惊恐——雨点般的40毫米榴弹在人群中炸开,7.62毫米子弹像旋风一般扫过丛林…… 这是越战中后期一个普通的场景,那架外形奇特的直升机就是世界上第一种武装直升机——著名的AH-1G“眼镜蛇”。它诞生于美国陆军,却在海军陆战队打出一片天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1712年6月的一天,从荷兰开往巴达维亚的“朱伊特多尔普”号突然销声匿迹了,这是继“巴达维亚”号(1629年)和“威尔古德·德勒克”号(1656年)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在西澳大利亚海岸失踪的第三艘。该船配置了当时远航所需的最好装备,有40门火炮,8只船锚;船上旅客至少有250人,另外还载有黄金、粮食和杂货。“朱伊特多尔普”号的命运一直是个谜。它究竟是  相似文献   

20.
中远航运5万吨半潜船是目前世界上能够承运单件货物重量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半潜船。目前包括中远航运2艘5万吨半潜船在内,全球仅有12艘该类型船舶,其中8艘由单壳油轮或驳船改造而成,另外2艘船龄也已经超过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