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鲘门隧道位于我省海丰县鲘门镇新建村及梅陇镇南山冯、南山罗之间的咸台山下,是深汕高速公路上的一座长隧道,该隧道经省交通厅主持验收合格,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通车。  相似文献   

2.
深汕高速公路鲘门隧道病害的特点是二衬后空洞及渗漏水严重,施工在维持交通情况下进行,使得传统的隧道空洞灌注水泥砂浆的方法受到了限制。该文介绍的鲘门隧道病害治理中采用的创新性空洞轻质土灌注技术以及锚注加固与堵漏和锚喷新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公路隧道病害的治理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运行多年鲘门隧道的衬砌质量,查找隐患,开展了拱顶的地质雷达快速检测。在雷达波形剖面图上分析空洞、不密实异常,推断出大量隐患。物探成果经过开凿验证,证明其隐患定位成功率在85%以上。地质雷达快速检测方法为隧道病害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隧道空洞灌注水泥砂浆的病害整治方法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鲘门隧道病害治理工程采用了创新型的空洞轻质土填充技术、锚注加固与锚喷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病害整治效果,为公路隧道类似病害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位于安徽黄(山)塔(岭)桃(林)高速公路上最长的一座隧道马金岭隧道已于2007年10月30日提前实现双线贯通。这座隧道左洞长3325m,右洞长3380m,为特长隧道规模,也是黄塔桃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控制性工程。  相似文献   

6.
重庆两江大桥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公轨两用、桥隧一体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由东水门长江大桥、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和渝中连接隧道组成,是重庆主城区标志性建筑,线路全长约2770 m,连接江北区、渝中区和南岸区。东水门、千厮门大桥均为单索面公轨两用斜拉梁桥,上层为双向4车道公路交通,下层为双向轨道交通。其中东水门长江大桥为双塔,主跨445 m(该桥已于2014年3月30日24:00通车);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为单塔,主跨312 m(待通车);渝中连接隧道为双洞4车道,全长约720 m(在建)。  相似文献   

7.
大溪岭-湖雾岭隧道位于宁(波)台(州)高速公路临杨梅-乐清湖雾街段工程温岭同段及乐清合同段内。该隧道采用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道隧道(上下行分离),左右洞全长均为4110m,除进出口两端计长119.7m的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外,余长8100.3m的暗洞采用新奥法(NATM)施工。  相似文献   

8.
《中外公路》2007,27(5):47-47
近日,重庆江津至四川合江高速公路赵家隧道顺利贯通。江合高速公路赵家隧道为分离式双线隧道,左右幅长均为406m,特点是小间距(最小间距为8m)、浅埋(最小埋深为1.5m)、多处偏压,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威胁大。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最长一座公路隧道,万(州)-开(县)高速公路上的铁峰山隧道全长6033m。自2004年元旦开工以来,截至2005年2月13日已完成掘进3750m,占总长度60%上。由于该隧道是这条高速公路的关键工程,对按时全线通车起着控制作用,因此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最长的一座公路隧道位于个(旧)至屯(大屯)一级公路上,这座明珠隧道全长计6900m,经过建设人员的努力,已于近日全部贯通。  相似文献   

11.
双连拱隧道水平收敛位移控制基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宜(宾)水(富)高速公路鞋底坡双连拱隧道实际工程,利用数理统计和曲线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隧道(Ⅲ类围岩)水平收敛位移的量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对双连拱隧道的水平收敛位移时态曲线易采用双曲线函数或boltzman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在埋深小于65m,开挖宽度小于25m的条件下,建立了双连拱隧道水平收敛位移变化的控制基准;首次建立了双连拱隧道水平收敛位移的特征方程。围岩变形控制基准建立,为隧道的安全顺利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铁炉沟隧道上行线全长1406m,下行线全长1465m。采用三级控制模式,即监控分中心一级,汉中监控所一级和隧道本地控制器(PLC)一级。这是陕西省高速公路行业第一个完整的隧道监控系统,对以后我省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招标工作中,业主如何按“非迪克”条款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国情确定合理的标价、工期及对投标人的资格预审等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业主如何积极同承包商、监理工程师紧密配合,对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完工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对鲘门隧道工程建设的招标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就上述两方面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隧道建设》2009,29(4):419-419
一条在上,一条在下,两条最小净间距仅1.6m的地铁隧道上下重叠延伸684m,被称为全国首例长距离超近距重叠隧道——深圳地铁3号线3101标老(街)一晒(布路)盾构区间左线于7月24日胜利贯通,中铁一局创新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取得新成果,为国内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全长240km,起于已建成的成雅高速公路对岩镇,止于凉山州西泸沽镇,接已建成的泸沽至西昌黄联关高速公路。泥巴山隧道全长10.04km,是迄今为止四川境内的一座特长隧道,而位于雅西高速公路上的拖鸟山小半径双螺旋曲线隧道设计则为世界首创。为了克服12.35km,高差729m,避开断裂带,季节性冰冻带,拖鸟山隧道采用了双螺旋小半径曲线设计,两个隧道平面线型为单一圆线,曲线半径为600m,全隧道均为上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软硬不均地层盾构隧道纵向差异沉降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坚 《隧道建设》2019,39(Z1):57-64
为探明不同海水水位、地层损失作用下穿越软硬不均地层盾构隧道结构纵向变形与发展,依托厦门地铁2号线跨海区间隧道工程,采用相似模型试验,以堆载模拟上覆水位荷载、漏砂法模拟下卧地层损失,分析上覆荷载、下卧地层损失下隧道沉降和曲率半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1)上覆海水水位荷载下,隧道纵向沉降呈“勺形”分布,沉降过渡区范围为20环,原型长度为30 m; 2)随上覆荷载增大,沉降过渡区差异沉降呈二次函数增大,曲率半径呈指数形式减小,当上覆海水水位荷载为7.50 kPa时,原型水压为60 kPa(历史最高水位6 m),曲率半径最小,对应原型曲率半径为156 450 m,远大于《规范》控制值(15 000 m); 3)下卧地层损失下,隧道纵向沉降呈“高斯”分布,沉降槽范围为24环,原型长度为36 m; 4)随下卧地层损失增加,沉降槽差异沉降值呈三次函数关系增大,曲率半径呈三次函数关系减小,当地层损失率为4.57%时,原型沉降槽曲率半径达到《规范》规定控制值(15 000 m)。  相似文献   

17.
甘肃白(银)兰(州)高速公路上的高岭子隧道是一座长743m,双洞4车道的中型隧道,也是该路的一项控制性工程。由甘肃省公路工程总公司承包施工,工期三年,工程总投资4936万元。  相似文献   

18.
近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马池坝特长隧道(出口段)右洞顺利开挖完成,至此该隧道(出口段)左、右线的开挖全部完成。马池坝特长隧道总长为13421m,其中左洞长6708m,右洞长6713m。中交四航局承接出口段的施工任务共长6488m,约占隧道全长的48%,其中左洞长3238m,右洞长3250m。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5日上午,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设计的西南地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叫600m的方斗山隧道,提前5个月全线贯通,标志着沪蓉国道重庆忠(县)石(柱)高速公路最大的控制性工程被顺利攻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内昆线新寨隧道通过由可溶岩构成的箐门背斜,岩溶水成条带状发育分布。隧道施工中既要采取措施防涌(突)水,又要采取措施防止地表过量打水,从而保护好天然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