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鹰潭枢纽是华东路网中重要的节点之一,随着沪昆客运专线、皖赣新双线和鹰梅线的引入,枢纽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从客货运量预测入手,通过综合分析鹰梅线与枢纽既有和拟建线路的关系,经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鹰梅线与皖赣通道在枢纽内贯通形成阜鹰汕通道的观点,对枢纽的总图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杭甬深快速铁路通道(宁波—深圳段)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途径浙、闽、沪三省,沿线主要经由宁波、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等地区(枢纽),目前该通道已陆续和即将开工。试对上述地区(枢纽)正在实施的改扩建方案逐一进行剖析,探讨地处港埠的尽端式小型枢纽在新线贯穿引入后的改建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虎年的脚步合着迎春的爆竹声走来时,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济南工程公司的建设者胜利开通了鹰潭驼峰自动化改造工程,连同1997年顺利交付的重庆分枢纽一期万门程控工程,实现了通信、信号的比翼齐飞。 当我国铁路依靠科技进步,加速运输过程控制自动化之时,济南工程公司审时度势,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把目光投向了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驼峰自动化和数字程控通信领域。 鹰潭枢纽地处浙赣、皖赣、鹰厦三大于线交汇处,被称之为赣东咽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华东经济  相似文献   

4.
蒋银海 《铁道货运》2010,(11):23-27
阜六铁路是阜阳—六安—安庆—景德镇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线路功能定位、预测运量、选线及节省工程投资等方面的分析,推荐采用北起阜阳枢纽袁寨车站,南接六安地区分路口站的西线线位方案。并对西线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推荐霍邱铁矿区西侧和阜六高速公路东侧的西线Ⅱ方案。  相似文献   

5.
沪汉蓉通道(简称通道,下同)是指上海一南京一合肥一武汉一成都快速客货运通道。通道东段利用宁西线东段线路运行,西段从六安站并轨。沿宁西线西段接人合肥枢纽。通道引入合肥枢纽(即宁西线西合段引入合肥枢纽Ⅰ类变更、宁西线合宁段引入合肥枢纽和沪汉蓉通道合武段引入合肥枢纽工程)后,枢纽通过车流量将显著增长,畅通压力越来越大。合理开行枢纽小运转列车。加速枢纽内车辆移动,是确保枢纽畅通的一项重要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煤运通道在襄阳枢纽和荆门地区方案的研究,论述煤运通道在襄阳—荆门间与既有线联轨的必要性,从工程投资、运输组织、专用线接轨等方面对联轨方案进行比选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1武汉铁路枢纽概述武汉铁路枢纽处于京广通道和沪汉蓉沿江经济带"十"字形的交叉点,枢纽内有京广线、京广高速贯通南北,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九线和汉丹线承启西东,以武汉长江大  相似文献   

8.
兰州枢纽规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既有兰州枢纽为一字型枢纽的特点,结合陇海客运专线、兰渝线的引入及兰州市城市现状和发展规划,提出新建枢纽北环线,将一字型枢纽规划为环行枢纽的规划方案;枢纽内兰州西编组站迁出市区,其位置用来发展客运设施;强化既有兰州客站为枢纽主要客站的地位;规划兰州西为枢纽第二客站;规划既有线为客运通道,北环线为货运通道,在市区内实现客货分线运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下通道工程沉降缝渗漏质量通病 ,进行原因分析 ,提出预防措施 ,并结合鹰潭西客站地下车辆专用通道工程 ,介绍一种处理渗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记者11月8日从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南京市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根据规划,未来的12年内,南京还将再建7条高铁、2处铁路过江通道。在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格局中,南京位于京沪通道(一纵)和沿江通道(一横)的交汇点,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路网性枢纽,已基本形成"一环两跨八线,客货分线"铁路格局,铁路运营里程476 km,形成沪宁杭合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西南路网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四川出川通道进行规划展望,提出四川南向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探讨建设川南通道的方案和通道引入相关枢纽及地区的改扩建方案。 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西南片区铁路路网的特点分析,逐一分析出川通道的规划和发展;采用技术经济比较法对南向通道方案进行比较论证。 研究结果:在西南片区形成沟通广东广西地区的一条新路网,有利于西南路网布局及发展;带动相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相关枢纽总图布置特别是成都枢纽客运站布局提供合理的发展前景。 研究结论:四川南向通道宜采用沿成昆通道至峨眉,修建峨眉经宜宾、叙永至贵阳的双线大能力通道,经黔桂铁路至柳州,分别经湘桂线南下广西地区,经柳肇线可达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成都枢纽成都南站可作为川南通道客车的始发终到站;贵阳枢纽结合川南通道引入需新建枢纽内第二客运站。  相似文献   

12.
针对忻保、兰太高铁引入太原铁路枢纽造成的既有设备设施难以满足运输需求的问题,分析南北向四线通道与"两主一辅"客站格局对枢纽发展的制约。结合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枢纽车流特点、枢纽内通道通过能力与既有客站通过能力适应性等因素,对既有8条干线与规划京昆、呼南、青银3条高速铁路干线引入后,枢纽总图规划与客运系统布局思路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枢纽问题、促进枢纽客运系统发展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为枢纽后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北走向的皖赣新双线与东西走向的九景衢铁路在景德镇地区十字交叉。综合分析客货运量的流量和流向、既有设备状况、地形和地质条件,并结合城市规划等进行方案比选,旨在对景德镇地区铁路总体布局提供合理建议。景德镇地区皖赣新双线与九景衢交换客流量大,客站应在共同的轴线上,且主要转线方向车流应顺畅;货流以直通车流为主。地区总图筛选出皖赣九景衢引进景德镇站、九景衢南进北出方案,九景衢北取直、皖赣九景衢共设新客站、皖赣经既有通道方案与皖赣新双线外绕三个同精度比较方案。方案比选集中在城市规划、运营、工程造价等主要矛盾方面。经综合比选,推荐皖赣九景衢进既有通道、九景衢铁路南进北出景德镇站方案。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研究客运专线引入既有大型枢纽,分析枢纽内客运系统结构及定位与分工,确定合理的引入方案。通过对哈牡客运专线引入哈尔滨枢纽的分析研究,提出哈牡客运专线引入哈尔滨站枢纽的方案,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在研究新建客运专线引入既有枢纽时,应结合既有铁路枢纽布局、枢纽客运系统规划、客流的主要走形方向,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引入枢纽,尽量利用既有通道,减少对城市的分隔;(2)从哈尔滨枢纽总图规划、工程技术条件和工程实施难易程度、与城市规划协调方面进行分析,多方面、多方位论证和经济比选,推荐哈牡客运专线沿既有通道引入哈尔滨西站。  相似文献   

15.
已建成通车的横峰-南平铁路(简称横南铁路),作为福建省铁路第二出省通道,对福建的铁路建设极为重要。尤其是横南铁路的长途光同步数字通信网的成功开通,更为福建铁路提供了首条出省长途数宇通道和备用通道,联通了南昌铁路局鹰潭通信站和福州分局福州通信站,其间内设永平、武夷山、  相似文献   

16.
盛勇 《中国铁路》2006,(5):16-18,46
武汉铁路枢纽地处京广通道和沪汉蓉沿江经济带的交叉点,是铁路快速路网中心之一,衔接五个方向的铁路大型枢纽。为解决武汉铁路枢纽内过江通道能力不足、客运系统现状不能适应京广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通道引入、解编能力不足的矛盾“,十一五”期间,武汉铁路枢纽有八大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各建设项目相互交错,工期相互影响。为使各建设项目协调进行,制定全面的施工组织计划,分析控制枢纽施工的各种因素,抓住重点控制工程,是确保武汉铁路枢纽按时建成通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正在修编的西安枢纽总图规划及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分析西安枢纽现状、拟建铁路及总图规划情况。结合枢纽内客运站合理分工及相关线路引入方案,提出本线引入枢纽的研究思路,重点研究西韩城际铁路利用西延高铁通道和沿既有包西通道引入西安枢纽方案。经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利用西延高铁通道方案。结合本线及拟建的阎良至机场等铁路,研究阎良地区线路引入方案,推荐采用本线在西延高铁富平阎良站接轨方案。接轨站方案研究中重点对合场、并场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推荐采用合场方案。  相似文献   

18.
徐盐铁路位于苏北地区,连接京沪、陇海、连镇、沿海四大铁路通道,是长三角城际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沪通道徐州-上海段的辅助通道,其引入徐州东枢纽以实现京沪高铁、郑徐高铁以及连徐高铁等4条线路的换乘,而枢纽地区牵引供电方案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徐盐铁路引入徐州东枢纽供电方案进行论证比较,并根据电分相检算分析提出推荐方案,以保证京沪高铁运行可靠性及工程实施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19.
西南环线是太原铁路枢纽南北车流交换的第二通道,其开通运营对于优化枢纽运输模式、提高枢纽运输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西南环线概况的基础上,从太原铁路枢纽布局主要变化、运输组织主要变化、列车开行对数分析及预测等方面,对西南环线开通后太原枢纽运输组织变化进行分析,提出通道分工调整方案、列车编组计划调整方案、机车交路调整方案、车辆技检调整方案、列尾运用方案、天窗设置方案、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等西南环线开通后太原铁路枢纽运输组织方案,为既有铁路枢纽改造运输组织模式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何静 《中国铁路》2006,(8):66-69
作为上海交通主要客流集散中心之一的铁路上海站交通枢纽,汇集了铁路、长途汽车、轨道交通、常规地面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伴随着客流的持续快速增长,铁路南北广场的换乘通道已经成为整个枢纽的“瓶颈”,制约了上海站的轨道交通枢纽效应的全面发挥。为使铁路车站地区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完善,使乘客不出地面即可完成换乘,对枢纽换乘通道进行分析,提出改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