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大力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快,同时对高等级公路的路面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路面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公路本身、开裂、剥落、松散和坑洞等病害.同时也影响到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本身材料质量的不足,加上公路路面设计也达不到要求,在重力荷载和气象气候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害.从而使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除了存在公路材料及设计施工不当的原因外.与路面的材料类型有非常大的关系,故对公路路面材料的性能提高是防止公路病害发生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公路桥梁病害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包括梁裂缝、坑槽车辙、钢筋锈蚀、桥头跳车、铺装层松散脱落、伸缩缝损坏等。这些病害的产生主要与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检验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各种病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加强养护管理,以提高公路桥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崔耀鹏 《交通标准化》2014,(15):178-179
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公路的质量和运营寿命.鉴于此,阐述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并分析其成因,从施工前试验、路基填料选择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预防公路路基病害的施工措施,以提高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海林 《湖南交通科技》2003,29(1):40-41,60
通过对水泥公路面出现开裂、断板等病害的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早期的设计、材料、施工因素和使用期内的交通量过大、超载、养护不当等人为因素,从设计、施工、选料上提出了公路面开裂断板的预防措施及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往应用红砂岩作为路基材料施工,因缺乏系统、成熟的施工技术.只是用于二级以下公路.且出现了大量的病害。作者结合重庆奉云高速公路A1O标段红砂岩路基施工中的经验.分析了红砂岩路基开挖、填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检测要求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特殊地质区域施工难点,结合修建二级公路的工作实际,从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病害处理等方面,提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为交通工程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从材料上看我国的公路中沥青路面占绝大部分。早期建设的沥青路面当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出现了病害。产生病害的原因有很多,如超载、设计偏差、施工水平等。我国公路建设起步较晚,设计、施工水平受到限制,再加上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轴载的提高,早期建设的路面出现问题也在情理之中。随着改革开放大刀阔斧的进行,以及政府对公共事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公路路基的沉陷以及翻浆作为公路工程路基病害的主要形式,不仅会造成公路结构强度的降低,更是会直接影响到公路的安全通车。针对公路路基的沉陷以及翻浆病害,分别在病害的成因以及处理施工技术上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可以为相关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路基沉陷、翻浆病害的处理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 公路沉陷 公路沉陷是指公路正常使用过程中,垂直方向受到较大的压力或较大的沉落,导致公路路基下沉,最终造成公路整体塌陷问题的发生.造成公路沉陷的主要原因就是公路路基质量问题,主要是路基强度和硬度不够,公路荷载不符合使用要求,最终出现公路塌陷的现象.造成路基下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公路路基施工填充材料不合格,材料松软,支撑能力不足;路基施工技术部规范,路基材料压实度不够,路基防水性能不足,在降水的影响下或者路面压力的影响下,导致路基下沉问题的发生,引起公路塌陷问题.  相似文献   

10.
路基是道路各结构的基础,对公路的稳定性、平整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强化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是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分析公路路基施工中常见的病害,提出防治病害和提升路基施工质量的对策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就其在施工和养护中出现的各种病害、裂缝产生的过程,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水灰比、施工操作等对质量的影响,以及产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路建设由于资金和技术等原因,容易出现早期病害。分析农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形式,提出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在于材料、施工质量和使用管理等方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早期病害的原因在于施工质量、配套设施和使用管理等方面,最后提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董斌 《交通标准化》2012,(22):41-42
近年来我国公路病害日益增多,尤其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来提高施工质量,才能有效地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使公路长期处于较佳的使用状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路改扩建路基拓宽结合部的常见病害,深入分析其病害的成因———差异沉降。从填筑材料的固结本质、材料选取与施工工艺、拓宽结构设计方面探索了差异沉降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方法,为公路改扩建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水泥稳定基层对路面面层早期损坏的影响因素.提出只有在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加强控制,才能减少面层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与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 《北方交通》2007,(4):60-62
针对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各种病害,从原材料、结构设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过程以及运营维护等方面分析病害成因,提出相应防治对策,以增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断板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路面的使用寿命、外观、行车的舒适性和建设者的声誉。解决断板问题,要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综合考虑,严格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能给行车带来很好的舒适性,但同时也容易发生各种早期病害,故应扬长避短.重点应从优化结构组合设计,合理利用路面材料性能方面着手,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尽量在提高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更好的应用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公路桥涵台背回填材料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减少公路桥涵台背回填病害,对台背回填材料和主要处理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从构造差异、地基沉降、回填材料的压缩变形等方面分析了台背回填病害的主要原因,对常用工程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总结,包括桥头搭板、地基处理、反开挖填贫混凝土和压密注浆等,对石灰土、砂砾、风积砂、陶粒粉煤灰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加筋体、EPS夹层等常用台背回填材料的性能及其效果进行了比较与评价。研究认为台背回填材料的选取应该就地取材,采用新技术对现有材料进行加筋和改性,建议重点研究EPS夹层与格栅加筋的综合运用技术和新型轻质回填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技术,有效预防桥头跳车病害的发生,提高公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