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乳化剂、改性剂是成功制备优良改性乳化沥青的重要保证,对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贮存及使用均有很大的影响.文中选用6种国内外常用的沥青乳化剂、5种不同厂家的SBR胶乳改性剂,分别研究了不同种类、剂量的乳化剂及改性剂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择SBR胶乳与C9石油树脂作为复合改性剂,制备、研究性能符合规范要求的改性乳化沥青。通过试验对比得到该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最佳制备方案为SBR胶乳掺量4.0 %,C9石油树脂掺量5.0 %;通过常规路用性能试验对比复合改性组与单一改性组乳化沥青微表处的主要性能。试验表明:该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满足规范要求,其耐磨耗性能、抵抗车辙变形能力与水稳定性均有明显优势,分别提升12.7 %、23.5 %与14.1 %,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刘超  刘庚 《华东公路》2012,(2):72-74
改性乳化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材料,备受人们关注。沥青的种类、改性剂的种类及剂量、乳化剂的种类及剂量、皂液的pH值、乳化时间、稳定剂CaCl2剂量、沥青固含量的变化等等都影响着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质。以室内试验研究为基础,研究了乳化剂剂量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适合微表处用的改性乳化沥青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采用先改性后乳化的制备工艺研制。试验选用了一种线型SBS改性剂A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掺量选定为3.5%;乳化剂采用一种阳离子乳化剂A和一种非离子乳化剂B复配的方式对SBS改性沥青进行乳化,经过试验对比分析,选定2者的复配比例为2∶1,乳化效果最佳。稳定剂采用了一种有机稳定剂A和一种无机稳定剂B进行复配,并对2者的剂量进行了分析调整。试验还对影响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3种不同的乳化剂A、B、C,变化其剂量与SBS和SBR两种胶乳共同作用制备改性乳化沥青,并对乳液乳化效果及蒸发残留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A型乳化剂用量为0.8%,B型乳化剂用量为0.3%,且同时采用SBS改性剂剂量为4%时,乳化沥青的性能相对较佳;采用SBS改性剂较SBR改性剂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残留物的延度和软化点。另外,进行不同改性乳化沥青与不同集料的黏附性试验,试验结果说明使用碱性集料使得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和凝固速度明显加快,集料与沥青之间具有较强的黏结力,并且整体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6.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在雾封层养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德亮 《公路》2015,(2):212-215
雾封层预养护选用的材料主要是普通乳化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等,本研究采用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作为改性剂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该改性乳化沥青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纬公路进行了雾封层施工应用,经检测该路面防水抗渗功能明显提高,松散细集料得到有效固结,检测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作为雾封层材料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改性乳化沥青乳化困难、乳液贮存稳定性差等问题,以乳液性能试验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乳液制备过程中常出现的技术问题,以及影响乳液乳化效果、存储稳定性及残留物性能的技术参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最佳值。  相似文献   

8.
使用1.8%剂量MQK-1D乳化剂、3.5%PC-1468SBR胶乳改性剂、X-70#明色沥青,通过德国进口的AF 90S/2H-12胶体磨制备明色改性乳化沥青,与SK-70#基质沥青制备的改性乳化沥青进行了室内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明色改性乳化沥青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可用作明色改性稀浆封层或明色微表处混合料的胶结料,在彩色路面铺装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一乳化剂改性乳化沥青不能满足BCR规范对微表处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课题对季铵盐类阳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进行复配,并通过评价乳化沥青破乳速率、储存稳定性和筛上剩余量选择两者的复配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改性乳化沥青与单一乳化沥青相比,在各项指标满足BCR规范要求的同时,具有更优异的储存稳定性;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其耐磨耗性、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害性能和胶砂低温弯曲性能均满足规范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纳米改性沥青制备和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基质沥青的路用性能,采用纳米Ⅰ作为改性剂,并选用A,B和C作为分散剂,制备了纳米改性沥青并进行路用性能评价;同时将纳米工与SBS复合进行沥青改性,以考察纳米Ⅰ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对其中的优选改性方案,进行DSR和BBR试验,进一步评价其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纳米Ⅰ可以明显改善沥青的性能,使沥青的高温性能得以显著提高;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对沥青的性能有显著影响,有必要开发适用于沥青的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方案,以充分发挥粒子的纳米效应;纳米Ⅰ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表现为高、低温路用性能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再生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不足的问题,选择纳米SiO2和SBS为改性剂,分别制备纳米Si O2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SBS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SBS/纳米SiO2复合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和普通再生沥青混合料,对几种混合料进行试验,包括圆盘拉伸试验(DCT)、小梁试验和疲劳试验,以确定不同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改性沥青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有促进作用,且SBS/纳米SiO2复合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整体抗裂性能最优。为此,建议应用较高掺量旧沥青路面材料(RAP)时,采用SBS/纳米SiO2复合改性沥青会显著改善整体混合料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抗冰添加剂掺量、Zeta电位、细度模数、堆积密度等因素以及乳化剂类型对乳化沥青黏结料防冰冻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抗冰添加剂掺量的增加,阳离子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时间不断减少;阳离子抗冰添加剂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性优于阴离子抗冰添加剂乳化沥青黏结料,且阳离子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时间随其Zeta电位的增加而延长;堆积密度越小、粒径越细的抗冰添加剂与阳离子乳化沥青混合后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13.
SBS改性乳化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材料,备受人们关注。以室内试验研究为基础,研究了乳化剂用量的对改性乳化沥青筛余量、标准粘度、延度、针人度、软化点、60℃动力粘度、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综合比较,确定出BE-3X型乳化剂乳化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4.
张鹏  李晨迪  王娟  亢洛宜 《公路》2021,(2):271-275
为研究纳米SiO2和PVA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工作性试验和抗压试验,测得了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以及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纳米SiO2和PVA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均有较大影响;随着纳米SiO2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逐渐降低,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先增大后减小,在纳米SiO2掺量为5%时达到最大值;随着PVA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掺纳米SiO2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降低,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PVA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1.5%和1.0%时达到最大值。纳米SiO2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PVA纤维提高了纳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降低了纳米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胶结料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水性环氧树脂的水溶性及稀释稳定性,并标定了乳化沥青中乳化剂含量,通过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及3大指标试验测试了乳化沥青相关性能,通过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改性制得水环氧乳化沥青,测试了其抗剪、抗拉拔性能及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界面粘结力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高施工温度不应高于60℃。  相似文献   

16.
谢建立 《交通科技》2014,(2):128-130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了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上的应用,从改性剂的选用入手,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的4种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作为路面封层的配比、生产工艺及施工工序。实践证明,SBR改性乳化沥青降低了造价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路面封层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粘层材料对超薄磨耗层层间粘结和结构耐久性至关重要。该文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乳化剂的剂量、皂液温度以及稳定剂剂量、固含量等对高性能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乳化剂剂量为1.5%,稳定剂剂量为0.2%,固含量为65%,皂液温度为55℃时为高性能改性乳化沥青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8.
江海  刘大昌 《中外公路》2023,(1):215-220
为提高微表处路用性能,该文采用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并对改性乳化沥青相容性、微观结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储存稳定性试验表明:环氧乳液与乳化沥青相容性良好;随着水性环氧树脂掺量的增加,改性乳化沥青形成以环氧树脂为骨架结构的趋势;同时,随着水性环氧树脂掺量的增加,乳化沥青与集料黏附性、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在20%掺量下,黏结强度提高2倍以上,抗剪强度提升1倍以上;流变试验表明:水性环氧树脂能够提高乳化沥青抗车辙性能与弹性恢复率,高温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微表处混合料性能研究表明:水性环氧树脂能够显著提升乳化沥青水稳定性能、抗车辙变形性能,在掺量达到20%后,混合料水稳定性和抗车辙性能趋于稳定。综上所述,对于该文中改性乳化沥青体系,建议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为10%~20%。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探究SBR-SBS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BS、SBR复合改性剂的掺入能有效提高冷再生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当SBS掺量为3%、SBR掺量为3.5%时,混合料28 d的残留稳定度达85.3%,劈裂强度比也均达到93.6%,动稳定度超过10 000次/mm,弯拉应变达到3 500με。  相似文献   

20.
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评价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应用了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程序,包括原材料选择、级配设计和性能评价.专用于就地冷再生的改性乳化沥青采用了复配技术和改性剂SBR胶乳,新集料用于调整RAP级配,基于不同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泥含量的性能试验,确定了最佳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泥含量;同时,对通车1a后的再生路面进行了跟踪观测,推荐了用作面层的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评价标准.结果表明,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强度性能、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实践表明就地冷再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养护方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