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管理手段,通过获取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数据,建立仿真的三维立体模型,从而为工程项目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支持。在桥梁工程中,变截面桥梁可以节省一定的材料,减轻了桥梁本身重量,与传统的等截面桥梁相比具有更多的应用优势。以某桥梁工程为例,首先对BIM技术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概述,随后分别从建立模型、可视化协调和冲突检查等方面,就如何利用BIM技术提高变截面桥梁施工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常用高速公路桥梁检测方法信息零散化、覆盖不全、可追溯性差、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BIM与影像建模技术的桥梁检测新方法。在研究高速公路桥梁运维管养BIM模型特点、分类和编码规则基础之上,尝试建立了桥梁运维管养BIM模型数据库;为丰富BIM模型中的病害信息,采用影像建模技术,实现了既有桥梁的运维信息模型的快速重构和基于该模型的桥梁病害快速识别、测量与外观病害信息入库,为将BIM与影像建模技术有机融合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高效应用于高速公路桥梁维护和检测中提供了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重庆某高速公路桥梁,对其养护综合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对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包括施工信息精细算量、协同管理、施工优化等,为大桥施工提供技术保障。以建设和养护一体化信息管理为目标,构建了基于BIM技术的桥梁施工阶段信息管理平台,包括质量安全协同管理模块、工程进度可视化协同管理模块、安全信息化协同管理模块,从而实现对项目质量、进度、安全多方面信息管控。使用手机APP实现各种信息的录入。将BIM成果转化为养护数据,并在桥梁管理系统中输入养护数据,得到管养决策信息的管养报告,方便管理者对标注进行审核、利用,更新并修正BIM模型的信息,使工程工作效率、养护质量、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杜战军  吴继峰  任子健  温庆杰 《公路》2021,66(11):114-119
以某大跨钢桁梁桥的BIM模型建立过程为例,提出了一种参数化及精细化建模思路,通过对BIM模型的构件进行设计、施工信息匹配和编码,可用于桥梁施工全过程监控.基于BIM模型信息,以手机和个人电脑为采集终端设备,建立数据服务器和基础数据库,在云计算中心进行后台整理分析,从而构建BIM信息化平台,实现施工进度模拟、设计与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和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归档管理.BIM建模及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桥梁施工效率,优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构件安装精度和施工质量,为大跨钢桁梁桥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针对既有桥梁结构的特点,明确了运维期间桥梁结构BIM模型的使用需求,定义了既有桥梁运维信息的分类和格式,提出了将3D扫描技术和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同BIM建模相结合的思路,同时明确了BIM模型中构件的命名和编码规则,研究了基于《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评分方法的模型建模深度。本研究符合现行桥梁结构的设计规范和管养要求,为BIM技术在既有桥梁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峰  刘向阳  戈普塔  王博 《公路》2023,(1):217-223
随着BIM技术在工程中的不断深入应用,BIM模型成果的检查越来越重要,而由于BIM模型结构复杂、数据量巨大,人工检查面临时间长、效率低、易出错等诸多挑战,BIM模型自动化检查的需求愈发强烈。为此,提出基于知识库的桥梁BIM模型检查技术,以公路行业BIM技术标准中规定的IFC数据存储为基础,通过研究设计阶段桥梁BIM模型数据内容,构建语义知识库、元数据知识库和指标知识库,将数据检查分为完整性检查、正确性检查和合规性检查,并基于知识库提出各种检查算法,开发桥梁BIM模型SmartBridge检查软件,实现桥梁BIM模型检查的自动化,提高了桥梁BIM模型的检查效率和准确性。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对构建的知识库、提出的检查算法和开发的检查软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了解运营公路隧道的病害信息,利用BIM技术将运营公路隧道定期检查的病害展示图进行了三维可视化应用。通过Autodesk CAD和Revit的二次开发,利用平面坐标到空间坐标的转化关系,将隧道病害展示图中提取的病害信息数据绘制为与隧道三维空间模型结合的隧道病害三维展示图,使隧道病害信息的展示更加直观和真实。同时,对BIM技术与新的检测技术(3D激光扫描技术和线性相机扫描技术)的结合进行了展望和分析,指出BIM技术在运营隧道的管理和维护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桥梁工程领域,建筑信息模型(BIM)较少应用于结构模型受力分析,极大限制了桥梁工程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为促进BIM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文中对结构分析模型数据转换进行研究.依托某桥梁工程,建立其临时结构运梁轨道Revit三维模型,通过SAT格式将模型直接导入有限元软件中进行受力计算,分析该转换方式的可行...  相似文献   

9.
王德锋 《公路》2022,(4):275-280
BIM模型和施工管理信息化已在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特大桥的建设管理平台的轻量化,尤其是携带建筑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的特大桥梁轻量级建设管理平台的研发和应用对于提高特大桥建设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建设管理平台的轻量化,提出了基于BIM+GIS的特大桥梁轻量级建设管理平台,通过优化地理信息数据和模型构件信息,搭建轻量级应用模型。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将各类业务数据进行线上记录并与模型构件进行关联,实现特大桥梁建造的数字孪生。研究开发的轻量级建设管理平台在黄河特大桥建设中得以应用,实现了该特大桥建设管理数字化,应用结果验证了轻量级建设管理平台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市政规划中的应用现状.以城市道路及道路下方管网规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种道路、管线、桥梁等已知构筑物进行统一信息化数据库处理,以已知数据库为基础进行相关道路、管道等的协同设计,从而优化道路与管道网络布置与设计,节约成本,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1.
BIM technology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engineering field, and is the important orienta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BIM technology is briefly analyz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BIM model data structure is put forward. Taking the infrastructures of Shangri-La and the surrounding road network comprehensive regulating projects as the examples, the processes of Revit component modeling and project modeling are explained. The key information is extracted from the component and project models. Through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means to output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s, the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Revit to output construction drawings are summarized, which provides the new thinking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bridge design.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无人机、GIS和BIM技术,利用倾斜摄影与激光雷达形成GIS数据、工程地质调绘数据、工程钻探数据等成果,快速建立地表真三维GIS、地质体模型与道路模型的信息融合体.采用自主研发的“智绘地质建模”软件,快速建立包含海量信息的地理地质模型;通过“智绘路基设计”软件将成果应用于道路辅助设计和BIM建模工作中,为工程设计提...  相似文献   

13.
阎明  陶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92-194,M0020,M0021
目前道桥项目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不停地进行优化及调整。BIM技术可以作为一大技术手段,发挥其独有的功能优势。通过BIM技术将二维图纸转换成三维模型,进行方案可视化交底、交通仿真、专业协调等分析,优化设计成果,减少安全隐患。通过BIM施工项目管理平台,实现职责分工明确、文档集中管理、进度实时查看、现场问题及时追踪与解决。BIM技术可以提前发现道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项目整体的推进效率,助力道桥项目的实施管理。  相似文献   

14.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上应用的精髓是“协同”。以BIM技术切实指导施工为原则,通过多个项目的实践介绍了BIM技术在市政改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创新与应用。以智能化、精细化、信息化为方向,为市政工程管理方式提供服务,做到切实有效地指导施工,智慧管控,成为工程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助推了企业在工程管理上的升级。  相似文献   

15.
基于BIM的道路全数字三维地质地面信息模型构建是实现道路工程BIM动态设计的关键。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山区某道路工程为例,将道路地质地面信息导入到Civil 3D中,利用Civil 3D的点、块、曲面、实体提取等功能,构建了三维地质地面信息基础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综合设计,实现了基于地质地面信息的纵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初步解决道路设计中地质地面信息储存、管理、分析以及可视化的问题,为基于BIM的道路全数字化正向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卢钢  张泽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63-165,M0019
B1M技术正向应用在国内市政工程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云雾山路下穿隧道工程采用B1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建立三维模型,实现模型参数化及自动出图,协同道路、管线、结构等专业进行合模,获得项目正向设计信息流,为该项目的BIM全生命周期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地质勘察存在信息传递不畅,资料共享利用不足,地质信息表达不明确,成果展示不立体等问题。某高速公路地质勘察引入BIM+GIS技术后,地质基础资料管理更方便,资料的查阅、传递、利用更有效,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具有丰富地质信息体,使地质表达更直观,并优化了隧道支护设计和快速校核了桥梁桩基的桩长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交通强国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BIM技术成为信息化的重要抓手。通过分析BIM与力学分析数据的关系,得到了基于BIM构件理念的力学基础信息分类。同时,通过基于BIM模型的桥梁力学响应快速分析方法实现了力学数据动态可视化分析,通过本系统可以极大地完善监测的结果动态对比,辅助设计人员进行快速决策,为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BIM所构建的3D信息模型,可为道路工程设计提供一个信息流通平台,有着促进沟通便利、降低设计错漏率和提升工程质量的优势,能贯穿工程全生命周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通过介绍BIM的典型特征,简述了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功能实现;总结了BIM技术工程量造价计算、自动化输出功能;并针对BIM技术道路工程设计建模功能展开讨论,从3D路线设计、路基路面建模和快速道路整体建模3个方面的应用展开具体研究。最终得出了基于PowerCivil软件进行道路工程设计的完整流程,能够为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龙东大道是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内部的城市主干路,其线位从内环线向东延伸至郊环线,在上海市骨干路网规划中为城市快速路,拟于"十三五"期间完成快速化改造。龙东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面临工期紧、部门多、方案复杂、组织困难等重重挑战。随着BIM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龙东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全面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支撑复杂工程的智慧建造。总结了BIM技术在龙东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实践,列举出一些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BIM应用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的 BIM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