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跨度钢桁架系杆拱桥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允深  黄天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49-153,162,13
以赣州市赣南大道新世纪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大跨度钢桁架系杆拱桥采用悬臂拼装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技术。首先,应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跨度钢桁架系杆拱桥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各个施工控制工况下结构构件位移、应力和支反力理论数据;其次,对结构悬臂拼装过程中关键控制截面(拱顶、L/4、拱脚)的应力以及各控制点的线形进行了监测;通过对比实测结果与理论结果之间的误差,提出控制调整措施,确保成桥线形和应力状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80+102+88+110)m椭圆形空间变高钢桁架人行天桥设计为背景,结合总体布置及结构型式,对采用的支座布置、人致振动控制、节点构造、抗风及抗震等关键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建公路下穿已建公路桥梁时与已建桥墩发生冲突的情况,以某高速公路立交B匝道桥改建工程为背景,对已建桥墩改建为框架墩的应用进行研究。B匝道桥第五联B21号、B22号桥墩位于新规划线路上,因此将这2座桥墩改建为框架墩。采用MIDAS Civil建立该桥上部结构模型,确定框架墩横梁计算荷载,根据箱梁允许变形控制框架墩设计,框架墩采用1.5m圆形实心立柱,1.8m钻孔灌注桩基础,矩形空心横梁(支座集中力处为实心截面),墩梁刚度比取为0.18。施工中对顶升压力及顶升位移进行双控并对整体结构3次体系转换进行严格监控。对改建后的桥梁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建后曲梁结构受力与原结构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振动频率改变较小,符合等效替换原则。  相似文献   

4.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通航孔斜拉桥施工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北通航孔斜拉桥为背景,根据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对全桥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施工控制研究.利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和影响矩阵法进行合理成桥状态分析和合理施工状态的分析,按照自适应与反馈理论结合的施工控制方法进行施工过程控制,北通航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文中介绍的理论分析和施工监控方法是合理的,对同类型桥梁的施工监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支座是支承和连接桥梁上、下部结构的重要装置.它将上部结构的恒、活载传递给墩台,并根据计算假定适应或者约束上部桥跨结构产生的水平和转角变位.考虑到上部结构为钢桁架结构,球型支座不仅受力巨大且支点受力复杂.将常规放置在上方的球冠衬板倒置,支座水平滑移面从上方移至下方.根据支座结构和桥梁设计支座技术要求,建立支座有限元模型,运用接触分析更精确地对支座进行有限元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支座受力控制构件平面四氟板与曲面四氟板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3×10m现浇整体式斜板桥支座更换的工程案例,对支座更换中的千斤顶布置方式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控验证,一方面可使各千斤顶顶升力更为均匀,另一方面可尽量减小顶升施工对结构受力不利的影响,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提出对于整体式斜板桥支座更换千斤顶优化布置的方法和控制要点,以便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钢桁架斜拉桥施工监控的任务为:在施工过程中对结构参数进行有效的识别,对施工状态进行预测,优化并调整可调变量,使施工系统始终处于控制之中,保证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的桥梁结构线形和内力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本文以新疆果子沟斜拉桥施工监控为背景,建立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全过程的几何控制体系,包括制造体系、实时测量体系、现场测试体系、施工控制计算体系、应力预警体系、设计计算与施工控制计算校核等组成部分,按照此体系开展施工控制工作,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的安全、准确和快速。  相似文献   

8.
城市桥梁在建设运营数年后,由于桥梁支座寿命较短,会出现橡胶老化、支座脱空、钢板锈蚀等问题。该文以某市市府大道南北桥支座更换工程为例,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分步顶升法支座更换施工进行仿真分析及理论研究,并通过与应变、位移等现场实时监控数据进行对比监控,有效地解决了不中断交通施工过程中桥梁成为全漂浮体系及高压水管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9.
大跨度连续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梁桥在公路桥梁上应用的实例极少,且有关大跨组合结构桥梁施工监控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依托某连续桁架组合梁桥工程,采用了新颖的抗拔不抗剪剪力键,并对传统的混凝土桥面板浇筑顺序进行了调整,极大地提高了负弯矩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桥梁施工阶段的拆架跨中位移量、跨中混凝土预压应力、桥面板与钢梁滑移量是本桥监测的重点内容,为实现成桥状态设计目标,精确而有效的施工监控至关重要.将监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软件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全桥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钢桁架系杆拱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赣州市赣南大道新世纪大桥为研究背景,应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跨度钢桁架系杆拱桥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几个典型施工控制工况下结构构件位移、应力和支反力情况,对关键控制截面(拱顶、L/4、拱脚)上、下缘累计应力历程以及拱顶截面累计位移历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世纪大桥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安全可靠。计算理论数据可作为该桥施工监控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桥梁大规模建设,双层桁架桥梁逐渐增多,直线钢桁结构的设计与应用较为成熟,曲线桁架结构的研究较少。依托贵阳市人民大道筑城广场大桥,研究了小半径曲线桁架桥的合理构造布置,通过Midas Civil进行结构整体受力分析,采用ANSYS对关键节点受力性能进行研究,为小半径曲线双层桁架梁桥设计及施工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周泽晓 《公路工程》2020,(2):133-136
大跨径钢桁架连续梁桥由于其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一直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难题。以某大跨径钢桁架连续梁桥施工为工程背景,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该桥梁临时支撑受力状态,并提出了合龙中施工精度控制方法,最后从施工监控量测角度研究了施工中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杭甬高速钱塘江大桥结构形式采用悬链形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跨径组合为(73.4+122+4×240+122+73.4)m,全长1350.8m。上部结构主桁分别采用步履式顶推和拖拉式顶推方法从两侧向中跨施工,最后跨中直接合龙。为使该桥建成后线形及应力均达到设计目标,本文基于钱塘江大桥钢桁梁的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法,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确定了本桥的施工控制工作内容。施工控制结果表明:整个顶推施工过程中,本桥主桁线形、结构的应力状态均控制在规范限值以内,与理论值偏差较小,达到了施工监控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跨径为720 m、桥面距地面516 m的世界第一高钢桁梁斜拉桥—北盘江大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2016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大桥自振特性理论分析。介绍了钢桁架斜拉桥动力荷载试验方法和过程,对大桥的固有频率、动应变等实测参数与理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桥数值分析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实测整体刚度大于理论刚度,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结构受力特性正常,可为同类钢桁梁斜拉桥检测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戈铭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87-190,M0019,M0020
在以往工程实践中,同步顶升技术在公路与市政桥梁改造时应用案例较多,但铁路桥梁大高度整体同步顶升的项目还相对较少。依托某单线铁路特大桥调坡工程,研究了PLC同步顶升技术在多跨简支T梁整体顶升中的应用方案和施工流程,提出了支撑体系稳定性控制、顶升系统可靠度检验以及顶升过程施工监测等施工控制要点。该桥梁体最大顶升高度达0.754 m,整个过程安全可控,且实现了工期和造价双节约。实践证明,PLC同步顶升技术在铁路桥梁坡度调整、支座更换、净空增加等工程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集贤路跨派河桥主桥为53.9 m+132 m+53.9 m三跨连续桁箱组合形式,主桥钢梁结构复杂、栓接结构精度控制要求高、整体线型控制难度大等技术难题,厂内制作针对不同部位的构件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制作工艺方法,工地安装采用支架法从两端向跨中架设,支座段牛腿、桥面系及钢桁拱圈各部分,分别采用不同的架设方法.最后在主跨跨中合龙。  相似文献   

17.
以空间曲面桁架桥为例,采用桥梁专业计算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分析空间异形桁架各杆件的力学性能和特点,并拟定杆件尺寸,验算桁架各构件强度、刚度;通过屈曲分析,验算全桥整体稳定性及构件稳定性,根据曲面桁架受力特点优化构件尺寸.对空间曲面桁架桥结构动力特性的分析表明,其振型表现为横向振动,可通过增加两榀曲面桁架间的横向联系来抵消由构件本身引起的弯矩.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拉萨柳梧大桥概况及其主桥上部结构(主、副拱)的施工.根据施工特点确定了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主跨基础桩身应力监控、主桥线形监控、应力监测、吊杆内力监测.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时施工阶段进行了验算,并对施工工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内、外拱吊杆的张拉顺序和吊杆内力控制值对各施工阶段以及成桥后拱桥结构状态影响较大;结构特点决定了线形、应力和吊杆内力在施工过程中变化频繁,施工监控中应对桥梁动态跟踪;主桥预拱度设置合理,施工阶段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吻合,各项监控内容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