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对胃癌结直肠癌的预后价值及差异。方法采用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imFISH)检测平台检测32例胃癌和36例结直肠癌患者CTCs细胞数,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胃癌组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TCs<2组有8例(25%),随访结束时,全部患者存活;检出CTCs≥2组有24例(75%),仅有8例存活,两组的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结直肠癌组患者中外周血检出CTCs<2组有28例(78%),随访时间结束时,全部患者存活;检出CTCs≥2组有8例(22%),其中6例患者在随访终点时间存活,结直肠癌中CTCs<2组与CTCs≥2组的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胃癌与结直肠癌的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CTCs检出结果与胃癌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病理分级均无关(P>0.05)。结论采用阴性富集和imFISH技术检测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TCs,CTCs值升高的患者预后不良,且胃癌较结直肠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8、CD68、PD-1及PD-L1在微卫星稳定型(MSS)/不稳定型(MSI)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微卫星状态对胃癌的预后影响。方法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病医院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连续的胃癌病例,记录其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随访结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胃癌石蜡切片中错配修复分子MLH1、MSH2、MSH6、PMS2,CD8、CD68、PD-1、PD-L1表达水平。采用Log-rank法分析不同组间的生存预后。结果 60例胃癌中MSI胃癌病例15例(25.0%)。MSS胃癌及MSI胃癌中CD8、PD-1及PD-L1表达无统计学差异,CD68在MSS胃癌中表达高于MSI胃癌(P=0.046)。MSI胃癌以Ⅱ型免疫分型(CD8-PD-L1-)为主,占46.67%,MSS胃癌以Ⅱ型和Ⅳ型(CD8+PD-L1-)为主,占33.33%和31.11%。MSI胃癌5年疾病无进展(P=0.036)及总体生存预后(P=0.041)优于MSS胃癌。结论 MSI胃癌组织微环境存在钝性免疫反应,但生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远期生存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12月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以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51例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生存分析以及贝伐珠单抗的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3例,疾病稳定(SD)15例,疾病进展(PD)19例,有效率(ER)为33.33%,疾病控制率(DCR)为62.75%。一线治疗32例,ER为40.63%,DCR为75%;二线治疗19例,ER为21.05%,DCR为42.11%。贝伐珠单抗联合一线、二线化疗患者的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贝伐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及分别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ER和D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伐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明显优于联合二线化疗(P<0.001),但总生存期(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FOLFOX、XELOX及XELIRI方案的中位PFS及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以贝伐珠单抗联合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更佳。贝伐珠单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压7例(13.73%)、皮疹6例(11.76%)、蛋白尿2例(3.92%)、出血2例(3.92%),绝大多数是可控制的。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是肯定的,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的DCR及PFS均优于二线,且以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elta-like ligand 4(DLL4)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进展、预后及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26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DLL4表达情况,分析DLL4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肥胖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数据。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DLL4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7.4%vs. 17.7%,P<0.05),DLL4高表达的患者肿瘤分化程度低,且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率、TNM分期均升高(P<0.05)。DLL4阳性表达组无病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均较阴性组缩短(P<0.001)。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DLL4表达上调是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患者的DLL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患者,体质指数与DLL4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_s=0.578,P<0.05)。结论 DLL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DLL4的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提示DLL4-Notch信号通路参与结直肠癌进展,并且与肥胖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TREM-1、COX-2在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8例直肠癌组织和50例癌旁组织的TREM-1和COX-2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患者定期随访,分析两因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直肠癌组织中TREM-1、COX-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TREM-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COX-2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两因子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无关。两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0,P<0.001)。TREM-1、COX-2阳性表达组总生存期(OS)均较阴性组缩短(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REM-1的表达、病理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物大小对预后有影响。结论 TREM-1、COX-2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两者可能促进直肠癌的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且二者的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癌结节的起源、数目及其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71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Logistic回归法、Kaplan-Meier法、Log 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探讨癌结节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71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癌结节阳性者91例(33.6%),N分期、肿瘤位置及组织学类型是癌结节存在的危险因素(P<0.05);癌结节是影响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癌结节阳性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明显低于癌结节阴性患者(26.0%vs. 90.0%,P<0.01),癌结节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非癌结节患者的2.215倍(95%CI:1.560~3.146,P<0.05);癌结节数目是影响癌结节阳性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癌结节阳性的患者中,癌结节数目>2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是≤2患者的2.051倍(95%CI:1.191~3.531,P<0.05)。结论癌结节的形成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癌结节是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癌结节数目超过2个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单纯新辅助化疗(mFOLFOX6/CapeOX)与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和远期预后差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单纯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共118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Mann Whitney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接受单纯新辅助化疗与新辅助放化疗两组患者之间在短期疗效、淋巴结检出数目和远期预后之间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在疗效方面,新辅助放化疗组患者获得更好的肿瘤退缩(Z=―2.05,P=0.04)和实体肿瘤疗效(Z=―2.42,P=0.015),但两组在降低临床分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放化疗组的淋巴结检出数明显降低(单纯新辅助化疗组vs.新辅助放化疗组,13.19±3.83 vs. 9.55±4.00,t=5.02,P<0.001),但两组在淋巴结阳性数和淋巴结阳性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远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5(AQP5)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关系。方法收集术前未予任何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齐全的原发性结直肠癌病例4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QP5的表达。比较AQP5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肿瘤部位、淋巴结、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AQP5表达与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45个肿瘤标本中,14例(31.1%)高表达AQP5,29例(64.4%)中度表达,2例(4.4%)无AQP5染色。癌旁和正常组织中AQP5表达率分别为3例(6.67%)和3例(6.67%)。AQP5的表达还与TNM分期(P=0.002)、淋巴结转移(P=0.016)、远处转移(P=0.000)呈正相关。在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大小中其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QP5可能被用作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年轻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2-2017年所有胃癌患者,将发病年龄用五分位间距法对年轻胃癌和中老年胃癌进行区分(45岁被确定为年轻胃癌和中老年胃癌的年龄截断值),分析两组的人口学、临床病理、分子病理和预后特征。结果分析所获取的年轻胃癌组(n=108)和中老年胃癌组(n=216)患者的性别信息,性别比分别为1.4∶1和3.5∶1(P<0.001);年轻胃癌和中老年胃癌家族史的比例分别为8.33%和2.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与中老年患者组相比,年轻患者组以胃窦部发生病变为主,多部位发生更为常见,更多胃溃疡病史,诊断所需时间更长,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印戒细胞癌比例较高,BorrmannⅢ型和Ⅳ型更为多见,生存时间更短(P<0.05)。但两组在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EB病毒相关RNA(EBER)表达方面未见差异(P>0.05)。结论年轻胃癌患者在性别比例、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等方面不同于中老年胃癌患者,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可以考虑作为一个独特的临床群体。进一步研究年轻胃癌患者的病因和高危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Ⅱ期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56例Ⅱ期结直肠癌术后癌组织中ERCC1的表达,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癌组织中ERCC1表达低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复发或转移患者ERCC1表达低于未出现患者(P=0.002),T3患者ERCC1表达高于T4患者(P=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RCC1表达与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呈正相关(P=0.000;P=0.000)。ERCC1高表达组中,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辅助化疗患者和未接受化疗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51;P=0.465);ERCC1低表达组中,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辅助化疗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高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2)。ERCC1(P=0.031)和复发转移(P=0.009)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复发转移(P=0.000)是影响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RCC1是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ERCC1低表达患者预后差,但可从含奥沙利铂方案的辅助化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1.
纳米粒子在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癌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持续增殖潜能,是肿瘤耐药性、肿瘤复发迁移的根本原因。此外,肿瘤干细胞对于传统的化疗、放疗具有耐受性。因此,有效的清除肿瘤干细胞是治疗癌症的关键。纳米载体可以增强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安全性,延长循环时间,且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热疗等疗法中。目前,应用纳米药物靶向肿瘤干细胞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介绍了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纳米粒子在化疗、基因治疗、热疗方面的应用研究,指出多疗法、多靶向的联合治疗是提高纳米粒子治疗肿瘤的有效途径,诊疗一体化的纳米粒子是未来治疗癌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己糖激酶2(HK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14例正常卵巢组织及27例卵巢癌组织中HK2的表达水平;利用HK2过表达质粒及HK2siRNA瞬时转染SKOV3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HK2的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27例卵巢癌组织中HK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4例正常卵巢组织(mRNA及蛋白水平);临床分期越晚、病理分级越高、远处转移者HK2表达水平更高(P<0.05);过表达HK2后,SKOV3细胞增殖能力增强;敲低HK2后,SKOV3细胞增殖能力受抑。结论 HK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其具有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examine self-reported symptoms by the patients receiving cancer therapy, and find out the symptoms that should be coped with and managed during the treatment. Methods A pilot study was conducted on self-reported symptoms on 185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and/or radiotherapy for different cancers. The Therapy-Related Symptoms Checklist (TRSC) was used. Results Severe symptoms on the TRSC subscales: loss of appetite,feeling sluggish, weight loss, nausea and hair loss, were reported by the patients. The frequently reported symptoms by those on chemotherapy were nausea, feeling sluggish, weight loss, vomiting, and taste change. The frequently reported symptoms by those on radiotherapy were feeling sluggish, weight loss, loss of appetite, difficult sleeping, and changing taste. The symptoms of loss of appetite, feeling sluggish, weight loss, hair loss, and nausea were both frequently reported by those on radiotherapy and those on chemotherapy. Conclusion Symptom monitoring may be facilitated by TRSC, based on the severity and frequency of reported symptoms, more patients and caregivers could know which symptoms should be preferential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14.
胃癌靶向治疗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的死亡率在全球癌症死亡率中居第二位,而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其死亡率更是居于榜首.不幸的是,大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疾病已经进入晚期,此时传统的手术治疗、化疗及放疗都不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近几十年来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肿瘤分子靶向性治疗正逐渐在抗肿瘤治疗中占据自己的舞台,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就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从胃癌靶向性分子的筛选与应用、调整肿瘤微环境和抗肿瘤免疫治疗等三方面对胃癌靶向性治疗的分子基础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中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端粒序列重复扩增法(TRAP法 )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对 6 8例乳腺癌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的检测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 8例乳腺癌标本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 88.2 % (6 0 / 6 8) ,细胞凋亡指数为 (5 6 .7± 15 .3) % ;端粒酶活性强度及细胞凋亡指数与患者的年龄无关 (P >0 .0 5 ) ,与肿瘤的大小、分级、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激素受体状况有关 (P <0 .0 1) ,即端粒酶活性越高和 (或 )细胞凋亡越少 ,则肿瘤分化程度越低 ,提示预后越差。端粒酶活性强度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明显的负相关 (r=- 0 .6 7,P <0 .0 1)。结论 乳腺癌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与肿瘤大小、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和激素受体状况有关 ,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并有望成为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 mRNA、UHRF1 mRNA表达及其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112例,RT-PCR法检测宫颈癌组织Survivin mRNA和UHRF1 mRNA表达水平,评估Survivin mRNA和UHRF1 mRNA表达、年龄、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等临床特征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与宫颈癌放疗敏感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 112例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后,放疗抵抗48例,放疗敏感64例。与放疗敏感组相比,放疗抵抗组肿瘤分化程度低,肿瘤直径大,Survivin mRNA和UHRF1 mRNA表达水平更高(P<0.05),放疗抵抗组与放疗敏感组年龄、FIGO分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 mRNA、UHRF1 mRNA表达水平是宫颈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独立预测因子,Survivin mRNA、UHRF1 mRNA低表达的患者放疗敏感性较高。结论 Survivin mRNA和UHRF1 mRNA表达与宫颈鳞癌放疗敏感性呈负相关,表达越低,放疗敏感性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linc00460及miR-654-3p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食管癌预后和生物学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21例食管癌患者分为linc00460高表达组及linc00460低表达组,使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患者间临床指标的差异,通过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通过R软件绘制nomogram;使用C-index进行nomogram的内部检验。用CCK-8实验明确linc00460及miR-654-3p对Eca-109增殖的影响。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明确linc00460及miR-654-3p的调控关系。结果 linc00460在食管癌中高表达,而miR-654-3p则为低表达;卡方检验结果提示二者表达相关。生存分析提示linc00460及miR-654-3p与食管癌预后相关。CCK-8实验提示linc00460可促进Eca-109的增殖。且linc00460通过与miR-654-3p直接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结论 linc00460及miR-654-3p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预后有关;linc00460通过下调miR-654-3p在食管癌中发挥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乙烷硒啉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和Lewis肺癌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体内移植性肝癌(H22)和Lewis肺癌模型,每种属60只,分别设为5组:阴性对照、阳性对照(CTX)和乙烷硒啉3个剂量组,每组12只.于接种肿瘤第2天至第8天5组分别连续腹腔注射5g/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60mg/kg CTX及25、12.5、6.3mg/kg乙烷硒啉.停药3d后(第11天)每组处理一半动物,计算抑瘤率,并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另一半动物观察生命延长率.结果 乙烷硒啉在25、12.5、6.3mg/kg剂量下对小鼠肝癌H22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52.5%、43.6%和30.2%,生命延长率分别为56.6、38.7%和14.2%;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率分别为43.8%、29.6%和18.9%,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7.3%、17.9%和6.3%.乙烷硒啉各剂量组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25.0mg/kg组出现S期阻滞(P<0.05).结论 乙烷硒啉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和Lewis肺癌具有抗肿瘤作用,且随剂量的增加其抑制肿瘤作用显著增强.其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干扰肿瘤细胞生长周期,导致S期阻滞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手术切除的肺癌石蜡标本及3例正常肺组织中的PTEN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正常肺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肺癌患者,而在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低于非小细胞肺癌;②在56例肺癌患者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PTEN的蛋白阳性表达率也随之下降;③Ⅰ、Ⅱ期肺癌患者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Ⅲ、Ⅳ期患者;④在19例有转移的肺癌患者中,PTEN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的患者。结论PTEN基因的表达与肺癌的病理类型、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