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CT影像资料及三维重建斜矢状位图像分析髂嵴对腰5-骶1(L_5-S_1)经椎间孔穿刺置管可行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腹盆腔CT检查的无腰椎和骨盆骨性病变及局部软组织病变的30~50岁成年人的CT影像资料及重建目标斜矢状位图像,根据穿刺置管可行性将入组测量样本分为可穿刺置管组(Ⅰ组)和不可穿刺置管组(Ⅱ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影像图像中穿刺头倾角(α)、髂骨外展角(β)、髂嵴间距离(a)、骶髂关节间距离(b)、S_1椎体上关节突高度(c)、髂嵴高度(d)及斜矢状位图像中S_1椎体上关节突高度(c’)之间的差异,分析相关影像指标、斜矢状位图像中髂嵴对穿刺置管的影响。结果影像测量结果显示,Ⅰ组与Ⅱ组的高、低髂嵴例数分别为117/58 vs.63/0,男性/女性为64/111 vs.56/7;Ⅰ组影像测量指标α、b、c高于Ⅱ组(34.77±4.86 vs.31.11±5.16,P<0.001;137.19±19.24 vs.128.56±20.73,P=0.003;14.34±2.38 vs.13.02±2.68,P<0.001),而d低于Ⅱ组(27.51±6.73 vs.37.65±6.35,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通过CT重建方法分析发现,斜矢状位中c’与CT扫描冠状位中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9±2.53 vs.13.93±2.40,P=0.465)。结论基于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术前可以更加全面、有效评估髂嵴对L_5-S_1行椎间孔穿刺置管的影响,髂嵴"内聚"程度和髂嵴高度是评估的关键因素,髂嵴外观为"宽"且"低"时,穿刺置管更容易,因此,女性可成功穿刺置管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男,22岁,玩滑板时不慎扭伤左足。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X线片示,左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9mm,距骨向外移位。腓骨干下胫腓联合处骨折,骨折线从前下方走向后上方,腓骨远骨折块向外、后上方移位。后踝撕脱骨折约3mm左右。诊断内翻外旋型Ⅳ°损伤。伤后3h就诊。手法复位:将左足向胫侧推挤轻度内旋、石膏夹外固定。次日拍片,腓骨下端骨折及距骨向外移位仍未纠正,踝关节内侧  相似文献   

3.
股骨骨髓腔的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国人股骨骨髓腔的形态学参数,为设计和选择适合国人的股骨髓内钉内固定器械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择正常成人股骨全长X线片(含标准正、侧位片)52例,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形态学参数测量。结果股骨骨髓腔全长为(33.51±0.63)cm(男)和(33.13±0.64)cm(女);狭窄段长度为(5.61±0.49)cm(男)和(5.17±0.46)cm(女);髓腔最狭窄点位于髓腔中点近侧,距离为(3.55±0.15)cm(男)和(3.52±0.27)cm(女),狭窄点髓腔矢状径较冠状径大,分别为(1.215±0.113)cm和(1.077±0.116)cm,髓腔弧度半径为(120.608±6.089)cm。结论股骨骨髓腔长度、狭窄部形态及弧度等参数在交锁髓内钉的设计和应用中发挥着制约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影像形态学分析和尸体标本手术,探讨全内镜下后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PACS影像库中20例(男女各10例)正常颈椎CT的DICOM数据,利用Mimics软件进行颈椎CT重建后行解剖测量,包括齿状突最大矢状径、冠状径、高度和C1侧块可提供直径7 mm内镜操作的最大工作高度和宽度,以及C1侧块锚定点到齿状突两侧切迹的夹角,根据测量数据分析镜下手术的可行性。利用新鲜冷冻尸体,在C臂引导下俯卧位进行手术,克氏针锚定C1侧块下关节后表面,使用磨钻和内镜下工具磨除部分C1侧块,然后切除齿状突及相邻韧带,术后复查颈椎CT。结果 20例测量数据显示:齿状突的最大矢状径为(11.73±0.74)mm,最大冠状径为(10.97±0.71)mm,最大高度为(14.51±0.91)mm。磨除C1侧块可提供的最大工作高度为(13.53±0.57)mm、工作宽度为(10.00±1.27)mm。C1侧块锚定点与齿状突两侧切迹夹角P为(28.3±3.1)°,男女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均满足7 mm内镜置入及手术操作所需条件,并可提供摆动空间以完全或者部分切除齿状突达到脊髓腹侧减压要求。在尸体手术中,全内镜下后外侧入路通过磨除部分C1侧块,能够对齿状突进行完全切除。术后复查颈椎CT证实齿状突完全切除,并且未见硬膜囊及椎动脉损伤征象。结论经C1侧块途径,全内镜下后外侧入路可完全切除齿状突,为临床齿状突切除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用前视式胃镜在直视下经食管内腔测门齿至齿状线的最近侧距离间接得知食管长度,结果认为成人门齿距食管末端齿状线缘的平均长度:男性为41.08 cm±2.03 cm,女性为38.24 cm±2.08 cm,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05)。身高与门齿距齿状线间的长度有直线相关关系,得出由身高推测食管长度的公式男女分别为:y(男)=O.161x-1.19(cm);y(女)=0.162x-2.4(cm)。发现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门齿距齿状线间的距离长度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显微CT(Micro-CT)技术观察和分析小鼠骨关节炎模型中软骨下骨微结构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野生型小鼠12只,随机均分为内侧半月板-胫骨韧带切断术组(DMM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术后8周,取两组动物术侧全膝关节置于Micro-CT仪器中进行扫描,应用三维重建处理和分析软件对内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全部及其外、中、内1/3三个亚区域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组织骨密度(TMD)进行检测,并行膝关节的病理组织学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M实验组小鼠在Micro-CT成像和组织学染色上均出现软骨下骨骨小梁增宽、致密、排列紊乱不均匀等表现,关节内侧缘可见骨赘形成;在全部亚区域的Tb.Th、外1/3亚区域的BV/TV与TMD、中1/3亚区域的BV/TV、Tb.Th与TMD、内1/3亚区域的Tb.Th均升高,而在全部亚区域的Tb.N、外1/3亚区域的Tb.Sp、中1/3亚区域的Tb.N与Tb.Sp、内1/3亚区域的BV/TV与Tb.N均降低。结论对小鼠DMM骨关节炎模型的胫骨软骨下骨多个亚区域进行微结构的Micro-CT测量分析可获得小鼠模型更加全面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微创通道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7例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斜外侧入路微创通道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22例(微创组),接受开放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25例(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有无结核全身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沉(ESR)、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前凸Cobb角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188.64±18.59)min vs.(201.60±22.67)min]、术中出血量[(118.64±22.95)mL vs.(553.60±100.54)mL]、术后引流量[(134.55±36.48)mL vs.(291.20±61.53)mL]、住院时间[(12.86±2.17)d vs.(15.80±3.03)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融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各时间点ESR、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腰椎前凸Cobb角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创组患者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3.59±0.96)vs.(4.16±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同一时间点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外侧入路微创通道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而微创技术可减小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阿司匹林抵抗(AR)之间的关系。方法316例SCAD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IMT,以IMT作为颈动脉硬化的指标,根据IMT分为正常组(n=80)、硬化组(n=102)、斑块组(n=134),血栓弹力图仪(TEG)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根据ADP诱导的PAG(ADP-PAG)水平判定AR。分析ADP-PAG水平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SCAD患者发生AR的危险因素。结果斑块组的ADP-PAG水平高于硬化组和正常组[(59.12±11.44)%vs.(53.34±10.78)%vs.(49.58±11.62)%,P<0.01],其AR发生率和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发生率均较正常组要高。在校正年龄等因素后,对可能导致SACD患者发生AR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08)、女性(OR=5.06)、颈动脉硬化(OR=3.57)及颈动脉斑块(OR=6.35)是预测SCAD患者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当IMT的最佳临界值(cut-off值)为1.95mm时,预测SCAD患者发生AR的敏感度为86.3%,特异度为62.9%,曲线下面积为0.762(95%CI:0.670~0.853,P<0.01)。结论 SCAD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AR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颈动脉硬化是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供西安地区9-12岁青少年腰椎骨密度(BMD)的正常参考值,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多态性与9-12岁青少年BMD的关系。方法收集排除影响骨代谢疾病的西安地区9-12岁汉族儿童200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腰椎BMD;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s),分析VDR基因的2个限制性酶切位点BsmⅠ、FokⅠ的多态性分布。结果①各组青少年腰椎BMD值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且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01)。9-10岁男、女性之间BMD无明显差异(P>0.05),11岁以后女性BMD高于男性(P<0.05);②各组青少年身高(P<0.001,r=0.418-0.582)、体重(P<0.05,r=0.627-0.816)与BMD均呈明显正相关;③ff基因型BMD低于Ff与FF基因型,分别为(0.631±0.064)g/cm2、(0.654±0.012)g/cm2和(0.689±0.058)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4,P<0.05)。结论VDR基因在Fok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与9-12岁汉族青少年BMD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无牙颌包括下颌骨的颞下颌关节(TMJ)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戴用全口义齿无牙颌患者在牙尖交错位紧咬牙时颞下颌关节髁状突的应力分布特征。方法以活体人颅为标本,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图像数字化处理等方法在计算机上构建模型,然后在载荷状态下,利用ANSYSV8.0软件进行运算分析。结果建立了无牙颌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模型后牙相应位点加载、运算、分析显示:髁突近颈部应力力值明显大于近顶区;前、后斜面由外向内力值逐渐减小;外、内侧由前向后力值逐渐减小,前斜面、外侧上1/2(近髁突顶)区域压应力占主导地位,下1/2(近颈区)区域以拉应力为主,下外侧为主要应力集中区;后斜面及内侧上1/2以拉应力为主,下1/2以压应力为主。结论戴用息止间隙为2mm的全口义齿无牙颌患者,髁状突各区域拉、压应力并存,但每个区域应力分布特征及水平有较大差异;前斜面外侧即关节功能区应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符合正常人TMJ功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