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对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标准体系将企业内各个环节的标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有利于企业技术发展和管理提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应对各个环节的标准进行梳理和规划,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文章在分析国内外企业标准体系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叠加产品结构功能的企业标准体系构建方法,并以中船重工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为例进行详细阐述。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企业标准体系构建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餐饮和食品服务行业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要跟上这样的步伐,中国冷链供应商必须提升供应链基础设施和食品安全标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标准中企业标准体系的相关要求,对装备维修企业建立标准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装备维修企业标准体系的结构及内容,以及制定装备维修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在2002年7月公布了我国第一个国际货运代理服务标准交易条件,名称为《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标准交易条件》。英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均有各自的标准交易条件。德国近几年对其标准交易条件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最新的版本简称ADSp-2003。然而,CIFA标准交易条件在公布两年多时间里很少被采用,因此有必要对标准交易条件的一般性问题及CIFA标准交易条件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昕 《中国水运》2007,(10):35-35
今年10月1日,我国第一部船舶生产企业的行业准入标准——《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简称《船企评价标准》)将正式实施。《船企评价标准》将给我国造船业设置一道"门坎",没有达标的企业不能生产。对那些手里捏着一大叠订单的船厂来说,这是不可小视的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6.
标准体系的覆盖面十分广泛,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进行讨论。在当前建设领域现有标准体系下,如何保证这些标准,特别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如何进一步健全完善现有标准体系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国际劳工组织(ILO)《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与国际海事组织(IMO)《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以下简称《STCW公约》)是国际海事法规体系中两部重要的标准。在ILO《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即将达到生效条件、IMO《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将于2012年1月1日生效之际,本刊以问与答的形式,介绍两个公约中若干相关的规定、实施的分析及背景信息,供读者参考。以下提及《STCW公约》要求,如没有其他说明,包括了马尼拉修正案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赵春城 《中国水运》2007,7(3):45-47
结合我国海道测量的具体工程,按照国际海道特等测量精度标准(S-44)要求对工程的前期准备,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施工,最后对该工程引用特等测量的精度标准进行了分析,为以后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郭玉山  邢涛  刘佳 《中国修船》2009,22(3):9-13
文章根据国家标准对企业标准体系的要求,对舰船修理企业标准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企业标准体系的结构与主要内容,并结合现状,提出了完善企业标准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战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舰船装备面临的电磁兼容问题十分突出.电磁兼容性标准是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实现舰船电磁兼容性的基础.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研究,建立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将电磁兼容性论证、设计和建造工作标准化和量化,对提高舰船电磁兼容性和满足舰船研制对电磁兼容的迫切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舰船电磁兼容性特点,按照提出的体系建立原则及方法,建立了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为舰船电磁兼容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