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车贵远 《汽车杂志》2005,(1):126-126
在第二届广州国际车展上,一汽-大众携旗下捷达、宝来、高尔夫和新款高顶轿车开迪强力出击本届车展。其中,刚刚试生产成功的新款产品高顶多功能轿车开迪(CADDY)的悄然亮相成为车展新产品的焦点之一。此次是一汽-大众继北京国际车展推出开迪“概念车”后,试生产“开迪”首次在一汽-大众战略重点区域华南地区与消费者零距商接触。一汽大众05年又将会推出那些新车型,又会有什么动作呢?广州车展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市场促销部部长王枫。  相似文献   

2.
不到一年的时间,广州国际车展已经举办了两届,如此密集的车展令许多汽车厂商都开始应付了,而没有了“一炮打响”的决心和动作。再加上观众的审美疲劳,虽说这届车展有近400多款车参加展销,但大多数都是日系车在“家门口”做起了“地主”。  相似文献   

3.
正“轿跑型SUV X2概念车的亮相不仅意味着宝马突破了传统设计理念的桎梏,同时也表明了‘白云蓝天’军团要把UKL平台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的决心。2016年的巴黎车展,宝马终于用实际行动填补了X系家族在“X2”上遗留已久的空缺。不过,宝马X2这个新成员目前还仅处于概念车阶段,最终的量产版本预计会在2018年正式现身。  相似文献   

4.
每届类似北京、上海的车展都会受到业界的追捧。作为中国车展的后起之秀,刚刚闭幕的广州车展也不能例外。然而,其中一些声音尤其值得玩味,诸如“广州车展缺乏国际性”、“广州车展越来越沦为地方性车展”等等。此种论断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当今中国汽车展览业鱼目混杂、良莠不分的“批判”和“抗议”。但仔细想来,诸如广州这类大型车展空间是“地方性”还是“国际性”的争论再次甚嚣尘上,是不是也能让人看到其中隐藏着一些消极的情绪?古语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中国的大型车展就没有可学之处吗?  相似文献   

5.
《汽车导购》2005,(1):29-34
2004年11月29日,为期一周的第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广州车展的硬件设施,展馆规模,参展商和观众的数量都比第一届增强了很多,广州车展已初具影响力,广州车展的迅速崛起都归结于这两年广州市政府的支持、广州汽车业大好的发展形势、消费者高涨的购车热情以及庞大的广州汽车市场,随着本田、丰田和日产三大汽车厂都已落户广州,广州日渐成为中国汽车生产和消费最活跃的地区,各大汽车制造厂商都将广州及其辐射的华南地区作为今后的战略重点,广州车展也便受到厂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如果说2004年的北京车展是一次观看新车的“大潮”的话,广州车展便是“晚潮”,它带给我们一些北京车展上没有的“新东西”,对北京车展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更使我们对2005年的中国车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轿车情报》2006,(9):28-35
得益于北京国际车展的推迟举办,以“承载梦想,畅享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广州国际汽车展选择了酷暑的7月,也带来了现场的火爆,在规模上虽然不能同北京国际车展和上海国际车展相比,但已经大大超过了前三届,而且还有提升的空间,本届广州车展彻底改变了以前经销商参与为主的局面,成为各大汽车厂商推出新车的舞台,而世界著名顶级豪华品牌也悉数到齐。  相似文献   

7.
州车展的序幕刚刚落下,第42届东京车展便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序幕,紧凑的排期使得不少日本厂商的领导匆匆忙忙从广州赶回东京。两者不同的是,广州车展更像是“卖车”的舞台,而东京车展则是展示“理念”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广州车展看什么?这是去广州车展之前,一位热心读者问我的问题。相信这个问题也会困扰着很多人。从北京车展、上海车展、广州车展,再到各个地区的区域性车展,中国的车展也在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遍地开花”。面对如此频繁的车展,一些消费者和读者多少也会有一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国内除了北京和上海两大车展外,广州车展的人气也逐步变得更加红火,不少品牌借此机会推出了自己的重磅产品,让原本激烈的车市又增加了新的活力。自2001年进入中国以来,保时捷在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增长。自今年6月履新以来的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方智勇(Franz Jung)先生现身2015广州国际车展,就大家关注的销量、企业战略、产品规划以及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广州国际商用车展览会将于11月20~23日在广州琶洲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近日,记者从展会主办方之一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以下简称汽车贸促会)获悉,目前广州国际商用车展招展情况良好,各项工作在有序进行。据主办方介绍,广州国际商用车展逢双年举办,是国内两大商用车展之一(另一个是逢单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主办方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业内权威、特色鲜明、贴近行业和用户需求的、专业的国际化商用车展。  相似文献   

11.
佳俊  冯欣 《世界汽车》2007,(12):104-111
2007年11月19日,第5届广州车展在位于珠江河畔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虽然至今剐刚举办第5届,但是作为南方最大车坛盛会的广州车展此次无论是规模。包括参展厂家,展馆面积等;还是在车展的看点,包括众多国内首发车型,国内上市车型等都是达到了历届广州车展的顶峰。广州车展如今已经具备了国际大型车晨的规模。本刊将从国内首发车型和国内上市车型两个方面深度剖析此次车展,将众多的看点向您一一展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江浩 《时代汽车》2006,(8):22-23
采访第四届广州车展,除了欣赏靓车美女,也听到不少“陈言烂调”——中国车展太多太溢。包括广州车展在内,都被一味地打入了具有“地方色彩”的冷宫,仿佛这类“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车展在中国根本就无必要。然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却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中国的车展并不多”!针对两种观点,记者专访了业内资深专家贾新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信息快报     
菲亚特“派朗”亮相广州车展在广州车展上实现全球首次亮相的菲亚特“派朗”吸引了无数媒体和消费者的目光,一时成为整个车展的焦点。这款全新三厢轿车创造了很多“首次”:这是意大利菲亚特与南京菲亚特首次合作设计开发的新车型;是菲亚特集团首次针对中国市场投放的全新车型;更是菲亚特家族在中国市场首  相似文献   

14.
2017年11月17日~26日,第十五届广州车展在广州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展会规模达22万平方米,主要展示了乘用车、平行进口车、电动汽车、改装车、汽车零部件及用品、车用新材料等。本届车展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共吸引了1081辆车参展,其中全球首发车47辆,概念车25辆,新能源车131辆。总体来看,本届车展主要有以下一些看点。  相似文献   

15.
《汽车实用技术》2005,(12):10-15
为期一周的第二届广州车展终于在车市淡季开幕。除了有地缘因素倾情“献演”的日系车军团力挺之外,众多欧美国际车厂的“不尽合作”,使得致力于打造出第三大全国车展的广州车展,最终只能成为众多国内地域车展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16.
历时八天的第十届北京国际车展日前落下了帷幕。本次北京车展近70万人观展,再次创下参展规模等历史最高纪录,同时也延续了去年广州车展的环保主题,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凭借出色的节能与环保特性,克莱斯勒铂锐从众多车型中脱颖而出,在《南方周末》举办的“中国轿车50年——2008年新车型推荐”活动中一举斩获“最佳节油环保中高级车”奖项。同时,铂锐还凭借时尚的外观设计,获得了《名车志》“2008唯美汽车设计大奖”之中的“国产三厢轿车大奖”。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已经拥有百年历史的JAA比作一棵参天古树,刚刚举办2届的广州商用车展还只是一株刚刚萌芽的小苗。2014年11月20日,第2届广州国际商用车展在广州琶洲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开幕。广州国际商用车展逢双年举办,是目前国内2大商用车展之一。本届展会为期4天,展览面积约3万m~2,有来自国内外的多家参展商参展。展馆内的场面称不上火爆,但至少让人看到了国内独立商用车展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早在本届广州车展的筹划阶段.就有业内专家指出——广州车展实际上是日系双雄丰田.本田“兄弟阋于墙”在珠三角激烈市场竞争的延伸和爆发。的确如此,相比其他汽车巨头,丰田与本田公司对此次广州车展都十分重视。两家的展台大有对垒之势.台上的一众展品也如对攻.令另一家日系企业“日产”望尘莫及。除此之外,相比一些国内合资大厂,本届车展上更吸引人的反而是众多新近进入汽车行业的民营企业与自主品牌,众多推陈出新的“国货”.着实令看客们耳目一新了一回。  相似文献   

19.
马欣 《汽车导购》2007,(11):50-51
“车展热”,已经是国内汽车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了,而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大车展之外,国内还有很多不可计数的地方性车展。它们一方面是汽车生产厂家宣传自己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商家销售商品的渠道,更像是“汽车展销会”。而已经是第10届的成都车展则从它们当中脱颖而出。一天的报道工作下来,我们确实发现了不少亮点。  相似文献   

20.
霍庆泽 《世界汽车》2014,(1):100-126
历经十载风雨,广州车展已经由曾经的地方车展成长为中国名符其实的第三大车展,虽然每年举办一届,但是现场首发亮相的新车数量仍是其他地方车展难以企及的。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本届广州车展的盛况,我们特意从纷繁复杂的数十款新车中挑选了部分重点车型,通过详细的介绍和点评让您在了解这些新车的同时,也能够洞察到汽车业界最前沿的设计潮流与市场动向,最后辅以问答讨论的形式,我们的前方报道团队将从自身角度出发聊聊参加2013广州车展的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