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海长矛武器系统是一种密封的超音速远程反潜导弹,由攻击潜艇的鱼雷发射管发射。漂浮式运载器上升到水面之后,前罩分离,火箭发动机点火,把导弹和有效载荷从运载器发射到目标坐标。本文重点介绍了海长矛运载器(一种重量轻、强度高的复合材料压力壳体)的系统设计和舰载应用状况。鉴定了性能、环境和接口要求,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照不同的发射方法、材料和结构几何形状所做的原理性研究,得出了选择复合材料制作运载器的结果。本文比较了每种原理的密封性、浮力、水下推进原理的优缺点,确定了施加在用于保护导弹的运载器上的预定冲击负载,并导出对运载器的要求。另外,本文还阐述了根据运输、操作、潜艇武器的装运以及鱼雷发射等对运载器提出的要求。运载器圆筒材料是一种层状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夹层的表层由长纤维缠绕的石墨—环氧树脂组成,蜂窝状酚醛位于中间,由长纤维缠绕的凯夫拉尔保护层涂复在扁状蜂窝结构上。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运载器用于舰上的可能性。最后还谈到了复合材料运载器在海军工程应用中的优点。海长矛项目已在93年取消,但其运载器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波浪对运载器出水姿态角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载器是导弹水下发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载器在水中运行弹道和出水姿态直接关系到导弹发射的成败,因此水弹道设计和仿真是导弹水下发射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某运载器在水中运动弹道进行了数学仿真计算,并利用波浪理论对运载器近水面航行时的弹道进行修正,讨论了波浪力(矩)对运载器出水姿态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下导弹发射受很多因素影响,发射深度,运载器运动速度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应用ANSYS/LS-DYNA对某型导弹建立数学模型。对其水下弹道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重点分析计算了水下运载器运动速度对该导弹出水姿态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潜载飞航导弹发射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潜载飞航导弹发射技术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含前苏联)、美国和法国的发展概况。文章谈到了潜载飞航导弹由水面发射到水下发射的演变,重点分析了目前潜载飞航导弹实施水下发射的多种方式,即采用标准鱼雷管的无动力运载器发射、有动力运载器发射和裸弹发射;采用专用倾斜发射管和垂直发射管的运载器发射和裸弹发射等。在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后,本文认为,采用无动力运载器和专用垂直发射装置发射潜载飞航导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历经25年的忠实服役,英国海军“辉煌”号核潜艇已经退役,目前正准备被长期封存。“辉煌”号是英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曾经在部署前南斯拉夫时发射过“战斧”导弹。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海战中,潜艇作战的隐蔽性强,机动范围大,可寂静大深度发射,不暴露行迹,给敌人以防不胜防的毁灭性打击,所以由水舰艇发射的飞航式导弹开始转向由潜艇发射。世界各海军对潜艇飞航式导弹发射倍感兴趣,不惜研究飞航式导弹的水下发射技术,燕形成 潜艇发射飞导弹的两个导弹族。它们是法国的“飞鱼”导弹族和美国的“鱼叉”导弹族,这已在海湾战争中得到了成功的验证。与此同时,又掀起了飞航式导弹从潜艇垂直发射的热潮。本  相似文献   

7.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 ,英国海军“特拉法尔加”号潜艇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战斧”BlockⅢC巡航导弹的发射试验 ,为年底实现“战斧”武器验收铺平了道路。“辉煌”和“凯旋”号潜艇已具有发射“战斧”对陆攻击导弹作战能力 ,“辉煌”号潜艇最早于 1998年 11月完成了三次“战斧”对陆攻击作战飞行试验。在 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干涉行动中 ,“辉煌”号潜艇发射了约 2 0枚“战斧”对陆攻击导弹。“特拉法尔加”号潜艇是第三艘装备“战斧”对陆攻击导弹的潜艇。 2 0 0 1年 7月 ,潜航于墨西哥湾的该潜艇发射了一枚“战斧”导弹 ,导弹…  相似文献   

8.
用于从潜航的潜艇或其它水下发射装置发射导弹的上浮发射系统,采用套在导弹上的轻质刚性圆筒作为发射装置,其中装有导弹,以便不占用附加的容积。在发射时,利用燃气发生器使导弹的发射筒向上延伸,以构成浮力室,这样,便在导弹重心的前部产生了附加的浮力,并且浮到水面时仍然连接着,头部朝上,在水面处浮力室分离,导弹助推器点火。  相似文献   

9.
针对导弹水下垂直发射时的水中弹道进行了数学仿真研究,计算和讨论了艇速对导弹水中运行弹道的影响和波浪力对导弹出水参数的影响,并在水弹道研究的基础上对导弹与运载器水面分离弹道也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研究过程中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进行了水洞模型实验和水弹道模型实验.数学仿真结果与模型水弹道实验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相符.  相似文献   

10.
《舰船科学技术》2013,(7):109-114
潜艇在水下发射导弹瞬间受到巨大的发射反冲力和复杂的水动力作用,平衡状态受到破坏。而连续发射又要求潜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恢复到发射导弹允许的深度和姿态,这对潜艇的操纵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在分析导弹潜艇发射阶段受到的静力、艇体水动力和复杂激变力的基础上,结合潜艇空间运动方程,建立用于仿真的潜艇水下发射导弹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潜艇水下发射导弹仿真试验平台,分别对潜艇水下导弹单独发射和导弹齐射时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通过大量的仿真分析,对潜艇水下发射导弹阶段特别是导弹齐射时可能采用的操纵方式作了定性探索。  相似文献   

11.
潜射导弹无动力运载器的滚控暨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弹水下发射无动力运载器需要滚动控制技术,但该技术在当前研制的静力分离运载器中难于实施。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弹器分离方案-动力分离方案(即弹射分离方案),文中对动力分离运载器的结构和弹道性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与静力分离方案作了较全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改善潜艇水下发射导弹的稳定性和弹道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在导弹头锥部附近设置排气装置,从而在导弹的背风面(相对于潜艇的航行方向)形成空气覆盖层。这样,潜艇在以巡航速度或接近巡航速度航行时无须减速就可发射导弹。  相似文献   

13.
肖飞 《航海》1993,(1):24-25
反舰导弹,指的是能对水面舰只实施攻击的导弹。反舰导弹可以从空中发射,称空舰导弹;可以从舰艇发射,称舰舰导弹:也可以从岸上发射.称岸舰导弹。当然,从水下的潜艇也可以对水面的舰只发射导弹。  相似文献   

14.
导弹水下发射无动力运载器需要滚动控制技术,但该技术在当前研制的静力分离运载器中难于实施。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弹器分离方案-动力分离方案(即弹射分离方案)。文中对动力分离运载器的结构和弹道性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与静力分离方案作了较全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据《简氏国际防御评论》1 999年 9月号报道 ,德国LFK公司已成功地完成了“特里顿”潜载反直升机及对地攻击光纤制导导弹的研制及其水下助推器的前期测试工作。LFK公司称 ,这次点火试验是在德国南部山区开凿的一个水深为 6 0m的竖井中进行的 ,采用了Bayern化学公司生产的固体推进剂助推发动机。这些试验证明 ,该助推器可以成功地在水下点火 ,把射程 1 5km的“特里顿”导弹 (无运载器 )推出水面 ,进而使其进入巡航飞行 ,而且证明点火产生的气浪只需 4分钟就可到达水面。潜艇人员曾经担心 ,点火气浪可能会将潜艇位置暴露给反潜…  相似文献   

16.
潜空导弹运载器水弹道及下沉物砸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潜空导弹运载器水下6自由度运动模型建立方程的基础上,针对潜空导弹运载器与导弹水面分离后下沉物砸艇问题提出了2种弹道设计方法,并利用M atlab对这2种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与比较。本课题的研究在运载器的弹道设计方面具有实际意义,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法国的爱罗斯夏尔公司与德国MBB公司联合研制了一种短程有线制导潜射对空导弹,并取名为“独眼巨人”。目前,两家公司正加紧对导弹性能的测试工作,以便进一步完善这种导弹系统。“独眼巨人”潜射对空导弹系统的制导主要是采用了先进的光纤技术。在潜艇内只需增设一个小型的控制装置。而导弹则装填在一个特制的密封分离舱内。在遭到敌方反潜飞机攻击时,潜艇首先发射装有对空导弹的分离舱。分离舱按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模式以每秒钟15米的速度上升,并在脱离潜艇大约1公里远的  相似文献   

18.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 ,美国海军已计划在 2 0 0 2年以前部署一种新型的“战斧”陆地攻击导弹。这种战术型战斧导弹将用于攻击深层地下硬目标。战术型战斧导弹计划是由美国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和潜艇作战中心联合提出的 ,目的是大幅度地减少现役战斧导弹的采购和寿命周期成本 ,同时赋予其新的作战效能。为穿入深达 6 .0 9m的要求深度 ,战术型战斧的战斗部重量将比现役战斗部重 50 %。这种穿甲型高温燃烧弹头目前正在研制之中。由于使用了重新设计的低成本弹体 ,所以战术型战斧将不再采用潜艇鱼雷发射管进行发射 ,而由潜艇的垂直发射隔舱或水…  相似文献   

19.
用于海军垂直发射系统(VLS)的最新导弹是“标准”SM-2BlockⅣ导弹。该导弹采用Mk72推力矢量控制(TVC)助推器,这种助推器可使导弹的射高、横向距离和射程增大。Mk72助推器的燃气质量流量比旧式导弹大2~3倍(这是在评估最坏情况下燃气流对舰艇甲板设备的影响时得到的)。为了确定标准BlockⅣ导弹的装舰效果进行了一些试验。这些试验的总目的是保证“标准”BlockⅣ导弹装舰顺利和紧凑。通过装舰前的一体化试验,可了解“标准”BlockⅣ导弹的发射对有关人员和设备的危险性,并采取措施以消除这些危险。本文对Mk72火箭发动机的燃气流对装有“宙斯盾”垂直发射系统的舰艇甲板设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型火箭发动机的静态点火试验和垂直发射系统的发射试验均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  相似文献   

20.
潜艇低速运动时操纵控制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潜艇垂直发射潜射导弹,将受到很大的发射反力,同时潜艇航速较低,引起舵效较差,从而使潜艇的操纵控制比较困难。本文分析低速运动时潜艇在发射潜射导弹过程中受到的冲击载荷及其运动响应,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潜艇水下运动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潜艇低速运动时的操纵控制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参考文献中发表的数据较为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