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运用车辆-轨道-路基大系统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理论,对高速列车通过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桥间轨道基础刚度的变化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影响甚微,由路桥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轨面弯折变形对行车的影响则非常剧烈.在此基础上,对过渡段的变形限值与过渡段长度的确定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路桥过渡段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非线性分析模型,基于混凝土塑性伤损理论,研究严寒地区路桥过渡段无砟轨道结构的变形及损伤.结果表明:过渡段冻胀变形对底座板损伤影响较大,而过渡段沉降变形对复合板(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结合体)和底座板损伤均有影响;当过渡段长度较短时,冻胀变形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铁路路桥过渡段合理长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系统地研究路桥过渡段的力学特性和设计计算理论,确定了合理的路桥过渡段长度.利用离散化模型模拟轨道系统,建立了有砟轨道结构路桥过渡段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轨道结构过渡段的动力分析.分析了在动力作用下,过渡段长度对钢轨竖向位移以及由位移差引起的转角和基床表面应力的影响;研究不同轨下基础的竖向刚度差以及行车速度对轨道过渡段动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确定过渡段长度的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桩板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深厚软土地区地基处理,其对路基与桥梁间不均匀沉降控制具有显著效果,但针对桩板结构路桥过渡段上无砟轨道的结构动力特性却鲜有研究。以杭长高铁桩板结构路桥过渡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车测试,分析不同行车速度下过渡段和相邻桥梁上无砟轨道结构动力特性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行车速度增加,钢轨和轨道板加速度呈指数增长,轨道板动位移呈线性增长;同一行车速度下,过渡段和桥梁上轨道结构振动无突变现象,差异性小;由行车测试数据拟合结果预测行车速度达到350 km/h时,过渡段上钢轨加速度约为2 324 m/s~2,轨道板动位移约为0.49 mm,轨道板加速度约为17.89 m/s~2。  相似文献   

5.
根据单元板式无砟轨道路桥过渡段特点,提出4种搭板结构过渡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搭板脱空长度对轨道受力的影响,优化了单元板式轨道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设置搭板过渡方案可提高线路的平顺性、减少轨道板类型和优化轨道板受力。但不同的搭板布置对轨道结构受力影响较大,分析认为将搭板置入桥台一定距离,搭板两端和上方轨道板板缝对齐...  相似文献   

6.
铁路路桥过渡段加固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海峰 《铁道建筑》2001,(12):33-35
分析路桥过渡段轨道不平顺的成因、发展规律及处理原则;总结目前国内外对路桥过渡段线路病害处理的方法,提出针对不同条件下路桥过渡段轨道不平顺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路基工程一般是在桥梁建成后施工,路桥过渡段在铺轨前集中填筑,几乎没有静置沉降和趋于稳定的时间,运营后初期沉落变形较大,需进行频繁维修才能保证线路的平顺性,随着铁路运营速度不断提高,路桥过渡段桥头下沉引起的轨道不平顺影响列车安全.因此,分析路桥过渡段桥头下沉病害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整治,以满足列车提速对轨道平顺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建设经常会遇到不同轨下基础及其连接处的过渡段,由于强度、刚度、沉降等差异的存在必然会引起过渡段轨道的变形,产生不平顺[1]。通过在大西客专路桥过渡段、桥上无砟轨道、桥隧过渡段、隧道内无砟轨道布置测点,测试了动车组在160~275 km/h运行条件下轨道结构动力响应,评估了列车运行平稳性、轨道结构稳定性和振动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列车运行稳定性指标、轨道结构稳定性和振动参数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轨道结构动力性能参数在桥上和隧道内与路桥过渡段、桥隧过渡段差别不大,过渡段设置合理。  相似文献   

9.
不同轨下基础轨道连接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两类不同轨下基础轨道连接的动力特性分析计算模型,确定了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分析由轨下基础沉降差引起的钢轨初始变形以及行车方向,行车速度和轨道刚度变化对轮轨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提出确定轨道过渡段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在高速车辆-轨道-路基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轮轨关系。同时,各国铁路部门对路桥(涵)等过渡段型式进行了施工工艺、行车效果的现场实测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无砟轨道各种过渡段路基的动态响应,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过渡段试验工点现场实测数据,考虑车辆、轨道和路基结构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一个可靠的车辆-轨道-路基空间耦合模型,以便进行高速铁路过渡没动态响应研究。研究结论:(1)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到桥路过渡段结构的动态响应曲线变化趋势一致性很好;(2)高速铁路过渡段长度设置宜控制在40 m左右,可有效减小甚至消除过渡段结构层的动态响应,可以保证列车高速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3)桥路过渡段不同结构层的动应力、振动加速度、动位移等动态响应特征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峰值大小、峰值出现位置有所差异,设置过渡段区段后,列车行驶引起的动态响应会明显减小到普通路基动态响应值;(4)过渡段结构层的动态响应受行车速度、列车轴重大小等因素影响,通常随行车速度、轴重的增大而呈现出增大趋势,其中受列车轴重影响显著;(5)本文研究结论可对高速铁路过渡段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轨道折角限值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其昌  蔡成标  罗强 《铁道学报》1998,20(3):109-113
借助翟婉明教授确立的理论与方法,全面分析了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车辆与轨道及路基的相互作用特性,并通过对其动力学性能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给出了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轨道折角的容许限值。  相似文献   

12.
提速铁路过渡段的动力响应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提速线路路桥过渡段对于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的改善程度,本文对京九线过渡段的设计及轨道动力响应测试进行了研究,过渡段的设计采用20m的级配碎石填筑,轨道动力响应测试参数为钢轨垂直力、钢轨加速度、轨枕加速度。测试表明,当路桥连接处设了轨道过渡段时,列车从低刚度轨道到高刚度轨道时,钢轨垂直力、钢轨加速度、轨枕加速度是由小逐渐增大的,没有突变;当列车从高刚度轨道到低刚度轨道时,钢轨垂直力、钢轨加速度、轨枕加速度是由大逐渐减小,没有突变。当路桥连接处没有设置轨道过渡段时,列车从高刚度轨道到低刚度轨道运行时,其动力响应突然减小,有突变。通过对设有过渡段及没有设过渡段的路桥连接处实测分析可知,当列车速度小于200 km/h时,采用长度为20 m的级配碎石填筑轨道过渡段,对减小过渡段轨道动力响应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3.
快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土工格栅加筋结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路桥过渡段的工程特性及快速行车的要求,对路桥过渡段土工格栅加筋结构的设计要求与原则进行了讨论,并结合秦沈客运专线大成特大桥过渡段施工实例,介绍了该路桥过渡段的设计、施工及质量保证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依托美国交通技术中心(TTCI)加速试验线(FAST)中的大轴重环线(HTL),通过实尺实车试验,分析泡沫轻质土路桥过渡段在大轴重实载列车动力作用下的应力传递规律和动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泡沫轻质土路桥过渡段动应力水平满足路基结构设计要求;列车轴重和列车行车速度对轻质土路基结构动应力影响较小;泡沫轻质土路桥过渡段动位移对深度较敏感,对列车行车速度相对敏感,对列车轴重较不敏感;泡沫轻质土路桥过渡段动态响应性能良好,整体动态服役性能较好,满足重载铁路各设计参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无砟轨道路基膨胀诱发钢轨上拱是高铁建设运营面临的常见病害之一,路桥过渡段是路基膨胀病害的高发路段,为研究高铁路桥过渡段路基膨胀后钢轨上拱分布及路基结构变形规律。以一处典型过渡段路基膨胀工点为例,通过现场监测和室内试验判别轨道上拱情况及路基膨胀层位,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路基基床膨胀对过渡段路基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流下渗与基床填料中的蒙脱石作用是导致填料发生膨胀的主要诱因;桥梁对路基膨胀引起的钢轨上拱具有明显的阻隔效应,临近桥台侧钢轨上拱变化范围明显小于远离桥台侧;路桥过渡段基床填料膨胀率为0.08%时,钢轨上拱量达到无砟轨道钢轨上拱可调节临界值4 mm;临近桥台侧钢轨轴向应力峰值远大于远离桥台侧。  相似文献   

16.
不同型式路桥过渡段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响应问题,通过建立轨道路基动力分析模型,结合商业软件FLAC对某客运专线加筋土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进行了仿真分析,将2种过渡段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加筋土路桥过渡段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系统振动特性,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加筋土路桥过渡段比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更能阻止动应力与振动加速度在路基中的传播,能使路基受到更小的动荷载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吕关仁 《铁道建筑》2012,(6):114-117
为研究路桥过渡段和既有桥头线路对动车组动力作用的影响,在胶济线选择K68+475新建路桥过渡段和K34+272既有桥头线路两个工点,对CRH2型动车组通过试验点线路时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动车组通过路桥过渡段和既有桥头线路时钢轨垂向力、垂向位移、轨道刚度、轮载波动的测试结果,提出了动车组通过路桥过渡段和既有桥头线路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可为路桥过渡段设计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京沪高速路桥过渡段,路基与构筑物变形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高速铁路以及公路路桥过渡段的处理措施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了路桥过渡段的设计方法、结构形式及京沪高速铁路的路桥过渡段的设计形式等。  相似文献   

19.
既有线路桥过渡段的设计与动力学性能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介绍既有线路桥过渡段的设计 ,利用有限元法 ,通过建立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模型 ,对列车经过路桥过渡段时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性能进行评价 ,为既有线提速和新线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种确定轨道过渡段长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有碴轨道和无碴轨道的过渡段为例,进行了车辆-轨道过渡段垂向动态相互作用的仿真研究。指出了在确定轨道过渡段长度时,所采用的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提出了确定轨道过渡段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