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超临界CO_2管道泄漏扩散对周围环境的危害,采用PHAST软件对超临界CO_2管道泄漏后的扩散情况进行数值模拟。文中模拟了稳态泄漏时CO_2的浓度分布情况,研究了不同外界风速、不同大气稳定度和不同泄漏角对CO_2泄漏扩散的影响,并且得到了曲线拟合公式。结果表明:风速越大,CO_2扩散区域越大,相同距离下CO_2浓度越低;大气越不稳定,相同浓度下CO_2扩散区域越大;射流与地面方向的泄漏角越小,相同浓度下CO_2扩散区域越大。  相似文献   

2.
文中考虑热载荷作用,采用k-ε湍流流动模型和涡耗散燃烧模型,建立了架空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模型,研究了环境风速对泄漏天然气扩散燃烧及相邻火灾作用下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泄漏天然气扩散并且燃烧时,环境风速小于1 m/s虽对天然气扩散方向影响明显、但对其扩散范围和速度影响较小,环境风速超过7 m/s时,天然气扩散范围和速度明显增大;在相邻火灾作用时,低风速时天然气扩散受热源作用更大,但随风速增大其对天然气扩散速度和范围影响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文中总结了国内外燃气管道泄漏扩散研究技术进展,归纳了燃气管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软件和经典计算模型;从地面障碍物、燃气浓度变化、不同地质条件、危险区域半径等不同层面分析燃气扩散在土壤中的影响;通过建立不同场景的计算模型,探讨风速、建筑物间距、不稳定扩散等不同条件时燃气扩散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实际应用和研究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FLUENT软件对斜坡上的含硫天然气管道的泄漏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分3类情况进行分析:无风条件、向坡风和背坡风,根据H2S的毒性和CH4的爆炸极限分别得出了H2S和CH4的安全区域.经分析可知:无风和背坡风情况有利于H2S往下坡方向扩散,加上CH4的扩散,坡下和泄漏口上方形成较大的危险区域;向坡风情况能阻碍H2S和CH4的向下扩散,使危险区域能够近似处于竖直方向.将模拟得出的管道泄漏扩散规律与泄漏抢修的实际情形及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分析,对斜坡这一特殊地形的含硫天然气管道泄漏提出了一些抢修方法.  相似文献   

5.
激光技术是检测管道泄漏的重要手段,但泄漏扩散过程对其检测存在一定的影响。文中建立了架空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模型,并且分析了不同泄漏速度下管道泄漏天然气扩散过程,研究了不同泄漏时间内其对激光检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泄漏时间的增加,天然气会完全扩散并且趋于稳定;当中速泄漏时,泄漏时间对激光检测信号强度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和应急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输气管道泄漏率计算与扩散模拟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研究输气管道泄漏率计算与扩散模拟对管道泄漏事故后果评价和事故处理的重要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输气管道泄漏率的稳态、瞬态计算模型,指出其适用范围;总结了输气管道泄漏扩散模拟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建议建立较简单的气体扩散模型,应用三维计算模型及湍流统计、模式理论模拟输气管道泄漏情形.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管道试压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及时、准确地确定管道的漏失位置并进行修复,确保管道按时投产运行,是管道试压阶段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文中从管输天然气理论出发,结合管道试压过程的工艺特点,给出了描述输气管道泄漏的一个数学模型;应用偏微分方程数值反演方法,给出了确定泄漏位置、漏失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了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步骤.文中提供的理论方法不仅适用于输气管道试压阶段的泄漏检测,而且可以推广到运行中的输气和输油管道的泄漏检测中去.  相似文献   

8.
地形起伏、高差大的山区,输油管道一旦发生泄漏,其泄漏损失很难估算。为了准确计算大落差输油管道发生泄漏时油品的泄漏量,以实际情况为例,基于TLNET软件对大落差输油管道进行稳态、瞬态运行状况模拟,得到了管道泄漏点及其前后A,B两点处任意时刻的流量、压力值,并根据泄漏点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计算出了管道泄漏后直至维修完成时间段内的泄漏量,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证明了TLNET解决大落差输油管道泄漏瞬态问题的适用性,为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中借鉴顺序输送环道设计的有关经验,利用相似原理,设计了一个采用多种环道结构和元件的实验平台。该设计根据实际事故情况设置泄漏孔形状等边界条件,可最大限度模拟实际泄漏事故过程,研究各运行工况下管道破损处的出流特性和扩散规律,为泄漏量预测、泄漏后停泵方案优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从作业时间、堵漏成功率、工人作业环境与强度以及堵漏成本等方面考虑,针对中、高压天然气管道根部阀、TEG取压法兰微量天然气泄漏情况,对带压堵漏夹具进行设计、制造和实际工况模拟试验,堵漏装置便于安装,堵漏压力达到10 MPa。形成一套管道异形结构补强堵漏的可实施技术,不动火、耐高压、简单便捷以及封堵效果长久有效,可对类似工况下的补强堵漏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